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根据美国侦察飞机的观测资料,我们对1978年的西北太平洋的气旋风暴及台风的最大风速、中心气压和最大风速半径,进行了回归和相关分析,并在三个参数间建立了方程。  相似文献   
42.
I.D.科恩 《气象》1984,10(5):33-35
前言 飞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我们能够在大尺度云系移经我国时进行云的微物理观测。对风暴连续几天的飞行观测,可以得出粒子尺度的分布以及含水量是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使用MC-130E飞机对大尺度风暴系统进行了探测,先后对从美国中南部移到东海岸的三个风暴系统进行了观测,飞机飞进风暴测量了粒子尺度和类型、体积直径中位数、含水量以及温  相似文献   
43.
引言岩浆硫化物矿石中铂族元素的浓度显示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值范围,从一个矿床到另一个矿床可以有数量级的变化。例如Merensky层(布什维尔德杂岩体)的矿石,硫化物少于2(重量%),仅为萨德伯里矿石的1/15到1/20,而Pt和Pd的总量却是典型萨德拍里矿床的10  相似文献   
44.
1、引言许多学者在理论上和试验上对云内播撒吸湿性粒子增加降水的可能性,都进行过研究。然而,其结果是相当分岐的。这些试验是以在云中播撒吸湿性粒子,加速凝结过程和凝聚增长,引起降水增加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的。以大的吸湿性核,对对流云催化作用的数值模拟,需要比较准确的数值方法计算云内的碰并过程。近来,伯瑞(Berry)和里哈特(Reinhardt,1974)提出一些方法;波里斯克(Bleck)和斯屋(Soong,1974)给出了一些算法,已广泛应用。全部的云滴谱细分成单个不规则的间隔(谱的分  相似文献   
45.
Sedimentary aliphatic (AH)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were studied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the adjacent East China Sea. Total AH ranged from 2.20 to 11.82 μg g−1 and consisted of n-alkanes and a dominant petroleum-related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 (UCM). Within the n-alkanes, terrestrial plant wax compounds prevailed at nearly all stations. Of the PAHs, biogenic perylene dominated at stations receiving riverine inputs. Anthropogenic PAHs originating from combustion/pyrolysis processes varied from 17 to 157 ng g−1, while fossil PAH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42 to 187 ng g−1. Both biogenic and anthropogenic hydrocarbons are primarily derived from riverine discharges and accumulate at shallow-water stations. Distinct phase associations lead, nevertheless, to different sedimentation patterns. Fossil PAHs are enhanced at offshore stations where they are introduced directly by shipping activities. Biomarker fingerprints ascribe their source to Chinese crude oils. The overall levels of anthropogenic hydrocarbons are low compared to relevant areas worldwide and reveal a low/moderate level of hydrocarbon pollution.  相似文献   
46.
Paleoclimatic settings have been reconstructed for the Campanian using original oxygen-isotopic analyses of well-preserved molluskan and foraminifera shells from Russian Far East, Hokkaido, USA, Belgium and some DSDP holes (95, 98, 102, 390A, and 392A) in North Atlantic. Early Early Campanian climatic optimum has been recognized from data on high bottom shelf water paleotemperatures in middle latitudes of both the western circum-Pacific (to 24.2°C) and the eastern circum-Pacific (to 26.4°C) areas and high bottom shallow water paleotemperatures in high latitudes of the Koryak Upland (22.4–25.5°C), which agrees with the data on the Campanian Barykovskaya flora in high latitudes (Golovneva and Herman, 1998) and Jonker flora and its equivalents in middle latitudes. Judging from the data on comparatively high bottom shallow water paleotemperature values in high latitudes, South Alaska (19.4°C) and the Koryak Upland (22.4–25.5°C), we also expect Latest Campanian temperature maximum, which has not been confirmed, however, for low and middle latitudes by neither of isotopic nor paleobotanic data now. Main climatic tendency during the Campanian (with the exception of Latest Campanian) has been learned from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Campanian aragonitic ammonoid shells from the Hokkaido-South Sakhalin (Krilyon) marine basin. In contrary to Huber’s et al. (2002) assumption, we expect warm greenhouse conditions during the most part of the Campanian.  相似文献   
47.
含矿相从酸性熔体中分离出来的条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热液学说不能完全解释金属从岩浆 (或岩石 )中分离和富集的自然条件。酸性岩中包体研究表明 ,存在特殊的硅酸盐熔体卤水 (silicate saltmelt brine)相 ,它在熔体结晶早期即从中分离出来 ,其中富含盐类 (质量分数可达 70 %)、金属、水、F、Cl、B等。而实验研究显示 ,原始的酸性熔体在冷却过程中分裂为硅酸盐熔体 (silicatemelt)和熔体卤水 (melt brine) ,熔体卤水还可进一步分离出更多的熔体卤水系列 (melt brines) ,它们也富含金属元素。熔体中高度富集的流体是产生这一过程非常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48.
首次在Mir金伯利岩筒中的锆石中发现了烃类包裹体。利用低温荧光光谱仪测定出烃类包裹体的成分为萘和菲的同系物 ,芘 ,1,12苯并芘等 ;其成分与Udachnaya岩筒中的橄榄石内的烃类和Mir岩筒中的石榴石中的烃类的成分相近。测定出锆石的δ13C值为 - 2 1 83‰~ - 3 3 5 4‰ ,与用榴辉岩共生组合中最轻的金刚石测出的同位素δ13C值范围相符。文中引述了有关有机物来源的讨论及多环芳烃 (PAH)由缩聚作用形成的论述。伴生矿物中相当数量的PAH的存在证明在形成金刚石及其伴生矿物的情况下 ,若有相当浓度的自由氢存在则可能发生缩聚作用。这些缩聚作用中碳的来源显然与形成金刚石时碳的来源是相同的 (即液态的CH4,CO及CO2 )。  相似文献   
49.
从世界古生界油气保存条件看我国海相盆地的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世界含油气盆地的统计数据表明,保存条件对于古生界油气有着压倒一切的重要性。首先是盆地的保存,其次是油气系统的保存。高保存的古生代盆地在形成后基本上未发生构造逆转和岩浆侵入或溢出,在中、新生代沉积和侵蚀作用大体处于平衡,因而盆地实体较完整,一般均上覆有相当厚度的中、新生界。中保存盆地虽经一定程度的构造逆转,但古生界层序的基本格局仍然存在,而且在中、新生代再次接受了一定厚度的沉积,因而仍有可观的产油气潜力。低保存盆地多已发生强烈构造逆转和广泛岩浆活动,盆地实体比较破碎或已全面出露,其含油气性大大下降。油气系统的保存主要涉及油气生成、聚集后大地构造作用的强度和区域封盖层的有效性。我国古生代海相盆地的油气保存条件具有西优东差和北强南弱的特点,其中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大体属于中保存盆地,而中、下扬子和滇黔桂等地区似已进入低保存状态。中保存的三大盆地已分别有可观的油气发现,而且仍有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对于低保存的南方海相分布区,则需作深入分析。从国外此类盆地的勘探经验看,寻找构造逆转程度较低的区域或次级构造单元,也许是我国南方海相领域获得油气发现的关键,但所发现的可能以小油气田为主。  相似文献   
50.
河北张家口水泉沟岩体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采用先进的 SHRIMP测年技术对河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东坪金矿区水泉沟岩体二长岩锆石 U- Pb年龄为 (390± 6)Ma,后沟金矿区水泉沟岩体正长岩年龄 (386± 6)Ma,比较可信地确定了水泉沟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这表明北部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加里东俯冲造山运动强烈地影响本区,水泉沟岩体是这次运动的产物。根据前人测得的东坪和后沟金矿床蚀变围岩钾长石的 Ar- Ar和 K- Ar年龄,金矿化的时代是中生代燕山期,与岩体的成岩年龄有 200 Ma的时差,成因上可能与碱性杂岩体关系不大,因此,东坪和后沟等金矿床可能不属于碱性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