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288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73.
<正> 1980年12月17日将轻便的MITES天线(见Bull.Geod.53,139—163,1979)设在Haystack天文台附近三座测量标志的顶部。这些天线获得了全球定位系统卫星(NAVSTAR/GPS)的射电干涉测量结果,经过分析后,便确定了这些测量标志之间的基线向量。  相似文献   
74.
科马提岩熔融体的化学的和热力的模拟试验进行了我们对卡姆巴尔达型镍矿床成因的认识。化学模拟的价值明显地受工程使用资料的质量的限制。现有的模式是以Rajamani和Naldrett(1978)提出的镍分配系数的实验测定为根据的。这些系数是在1200℃和1300℃间温度的玄武岩熔融体在未知S及O逸度条件下测定的。如果把这些资料用于模拟科马提熔融体的分馏,就可外推更多超镁铁质成分和超过1500℃温度条件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75.
对西澳大利亚东部金矿田省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地壳发展的几个不同模式作了系统的阐述。由于缺少以下几个方面资料,引起了许多争论: 1)绿岩和花岗岩的连续出露。 2)具有充分的区域的综合性多学科研究。 3)在对岩套研究中,用几种同位素方法进行补充的地质年代和岩石成因方面的研究。 4)标准地区的详细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76.
在西澳大利亚,太古宙这个名词一般应用在早于2400Ma的岩层,这与最近由前寒武地层分会提出的2500Ma界线是有一定偏差的(James,《前寒武纪研究》,7,193—204页:1978)。无论应用那个标准,西澳大利亚地盾的二个最老部分—皮尔巴拉(Pilbara)和伊尔冈地块—在太古宙期间就已清楚确立。上述两个地块均以典型的绿岩—花岗岩类为主所组成,其中许多花岗岩类深成岩由含高比例火山岩同时形成的绿岩带所包  相似文献   
7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极灵敏的试剂用于六价铀的比色测定。这个试剂的名称是1-苯-3-甲基-4-(3-羧基-4-羟基苯-偶氮)-吡-唑-5-酮。  相似文献   
78.
3C454.3是近几年引起广泛注意的一个强活动射电类星体,它有毫角秒尺度的核——喷流结构,其核在1981年的一次流量密度大爆发之后,显示出“超光速增亮”现象,在6厘米波长,用包括欧洲、美国及南非的9个射电望远镜,于1983年10月对3C454.3进行了甚长基线干涉网观测。观测结果除了证实其核——喷流结构,显示了从毫角秒到角秒尺度上该类星体结构的系统弯曲外,还清楚地揭示了“超光速增亮”所预期的,在1981年8月到1983年1月期间,核的超光速膨胀现象。  相似文献   
79.
80.
The potential for endocrine disruption close to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nd pulp mill effluent discharge points along the Swedish Baltic Sea coast was explored using a dual survey strategy employing two stationary fish species. The levels of vitellogenin and spiggin as biomarkers of endocrine disruption were determined in juvenile three-spined sticklebacks (Gasterosteus aculeatus L.) together with the sex ratios and the presence of intersex. As an indication of exposure, estrogenic and androgenic substances were analysed by GC–MS in bile from perch (Perca fluviatilis L.). Spiggin and vitellogenin levels in juvenile three-spined sticklebacks were generally low, and, for most sampling sites no deviation in gonad type ratios were observed. No remarkable levels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estrogens or androgens were observed in bile fluid from perch, while bisphenol A and 4-nonylphenol were detected in perch from both reference sites and exposed sites. Taken together, the results did not indicate estrogenic or androgenic disruption in the investigated 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