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314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05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黄河三角洲前沿的陆地由于受地面沉降的影响,使地面高程不断发生变化.在水深测量中,深度基准面是根据陆地水准点高程确定的,陆地水准点高程的变化影响深度基准面的确定,从而影响水深测量的准确性.又由于黄河海港附近有一无潮点,其附近的潮汐性质变化大,在黄河三角洲前沿大范围水深测量中,根据测区潮位变化设立足够的验潮站及统一各个验潮站的水尺零点到同一个深度基准面上,是保证水深测量结果可靠的关键.通过黄河三角洲前沿陆地高程的变化和验潮获得的资料,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前沿深度基准面的变化和潮位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72.
以秋茄(Kandelia candel L.Druce)幼苗为材料,在全日潮海区广西英罗湾开展为期5个月的野外梯度淹水胁迫实验。3座平台作为重复,每座设置8个梯度,相邻高程组间的高度相差10cm。实验5个月后测定幼苗的生长状况和一些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秋茄幼苗的生长高度、节数、叶数和大根数这4个外部形态特征指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360cm高程组。生长高度、节数、叶数的曲线较为一致,幼苗大根数的略有不同,但总体上可看出太低的高程均不利于这4个指标的增长。叶面积对淹水胁迫的反应与叶数一致,但高程组之间的差异更大。叶绿素含量则表现长时间淹水胁迫促进含量增高。在任一高程组,秋茄幼苗各新生器官生物量分配均表现为:茎>根>叶。各新生器官及全株生物量的最大值出现在360cm高程组,它们的干重曲线表现比较一致。幼苗根系中的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均高于叶片。根系中SOD酶和POD酶的分布规律较为一致,都以360cm高程组的活性最高。叶片中SOD酶和POD酶的变化则相反,叶片SOD酶随高程增大而降低,POD酶则随高程增大而增大。根系中活性氧清除酶类活性的水平与幼苗全株生物量的关系均呈显著相关,叶片中的则无此相关性。360cm及以上高程组幼苗全部存活,较低高程组有部分死亡。综合本文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北部湾沿海秋茄造林的滩涂高程不宜低于当地平均海平面。  相似文献   
973.
刘于新  马建立  陈明轩  史朝 《气象》2024,50(4):488-498
随着X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网的增多,与S波段双偏振雷达开展组网观测愈发具有必要性。利用北京地区2021年7月27日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观测资料,对X波段双偏振雷达组网观测值和S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值进行一致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两者观测的反射率因子(Z)一致性好,差分反射率(ZDR)差异集中在0dB值附近,Z≥30dBz时,差分相移率(KDP)差异显著。根据观测值差异特征,比较了探测参量直接融合和距离指数权重融合两种数据融合方式,通过分析偏振参量垂直剖面图发现,融合后可以相互弥补探测盲区,KDP通过距离指数权重融合的方式过渡更加自然。本文融合效果可供不同波段雷达融合组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4.
深化改革 积极探索 大力实施净采矿权出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净采矿权出让""采矿权",是指在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矿产品的权利。"采矿权出让",是指登记管理机关以协议、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向采矿权申请人授予采矿权的行为,即国家出让采矿权的行为。"净采矿权",是指审批手续完备、资源储量清晰,无附带其他资产;矿山建设、开发时需征(占)用  相似文献   
975.
地貌是指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即地表的形态。地貌划分对气温、降水、太阳辐照等诸多应用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空间分辨率为90 m的福建省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作为地理信号,运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多个具有不同尺度、不同物理意义的本征模函数(BIMF1-BIMF3)以及对应余量ORIG。这些BIMF分量对应不同尺度的微观地形,ORIG余量表现为该研究区的地貌分布趋势,体现了平原、丘陵与山地的大致分布区域。运用变点分析法确定最佳计算单元,利用地形起伏度对各个信号区域进行一级分类,依据绝对高度进行二级分类,最后将一级分类与二级分类相结合,实现对地形的分类,这一分类过程体现了研究地区地貌组合复杂的特征。结果表明:①叠加BIMF分量,提取出分量和大于74 m的区域为高频信号区域。该区域以小起伏度的低山为主,并伴随有丘陵和小起伏度中山。②ORIG余量中余量高度小于等于340 m的区域,去除其中包含的高频信号区域后为低频信号区域,该区域以平原、丘陵为主。③剩余区域定义为中频信号区域,该区域的地貌以平丘陵和小起伏的山地为主。研究成果表明福建地貌可分为7种主要类型:低频平原,低频丘陵,中频丘陵,高频丘陵,中频小起伏低山,高频小起伏低山,高频小起伏中山。  相似文献   
976.
孙艳  曾燕  邱新法  徐金勤 《气象科学》2023,43(1):110-117
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1960—2019年逐日降水观测数据以及2015年1 km格网的GDP和人口数据,借助区域降水事件提取方法共识别出2109次区域降水事件,并利用不同分布函数确定不同重现期下降水强度和降水日数的阈值,进一步采用国际减灾战略(ISDR)的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从危险性与脆弱性综合评价长三角地区区域降水风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对于降水强度,GEV函数拟合效果最优;对于降水日数,EXP函数和POISS函数拟合效果最好;(2)长三角不同重现期下区域降水的危险性均从中部地区向南北两侧递减;(3)长三角脆弱性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4)不同重现期下长三角区域降水风险均是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降低,其中各大中心城市始终是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977.
微地震是岩石的微小破裂.微地震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剪切破裂或具有很强的剪切破裂成分.通常人们感兴趣的是监测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微震活动,为环保、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一般地学科研提供参数和建议.观测微震信号,以及对其实施的数理、地质、工程等的分析研究,构成整个微震监测系统.对此系统的每一步骤,从观测仪器研制、微震台网布设、微震记录的整理和去噪、微震或其释放能量分布的定位,到分析微震时空活动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监测目标之间关联的解释,都必须从上述微震的两个特性出发.微震监测照搬常用勘探地震学和一般小震以上的天然地震学软硬件是不恰当的.微震监测方法的研发必须严格服从地震学基本原理并进行大量实验.本文对微震及其监测进行了一般综述,说明了由于微震的两个重要特性及其监测的艰难程度,也由于微震监测成为伴随生产生活的性价比较高的常规手段的需求,而不得不研发基于微小信噪比数据记录、实施地面监测的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较详细地描述了其原理、微震仪器、台网布设原则、去噪、分析解释原则、和应用中所得到的重要分析结论,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78.
利用1971-1996年的地面气象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逐次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确定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以4月为最多。根据沙尘暴的起源,可将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两类。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两条。外源型沙尘暴的入侵地点集中在:1)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西部的二连浩特市、阿巴嘎旗;2)哈密市以东至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中蒙边境。内源型沙尘暴的起源地主要集中在腾格里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979.
基于2009-2019年实测资料分析研究我国三大河口咸潮入侵的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以来,珠江口每年都会受到咸潮入侵的威胁,2019年咸潮入侵程度为近8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全禄水厂超标时间超过210 h;钱塘江口除2014年外均发生较强咸潮入侵,其中2019年咸潮入侵程度为近9年最为严重的一年,南星水...  相似文献   
980.
为了更好地评价浙江省的气候宜居性,采用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选取起伏地形下的人体舒适度指数作为气候舒适度评价的指标,选取高温、连阴雨和台风这3个灾害进行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并将舒适度评价和灾害风险评价的结果叠加,最终得到气候宜居性分布结果。结果表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气候宜居性适宜区,全省气候宜居性以较高等级为主,特别是春季和秋季气象灾害少,气候尤为舒适。省内气候宜居性处于较高和高等级的区域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偏西的平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宜居性尚可但须注意防范气象灾害的发生。气候宜居性适宜区整体上由西南部向东北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