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297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要求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提升国家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已有关于马铃薯种植空间布局的研究缺少定量支撑的相关优化证据。本文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中国马铃薯的消费结构及其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应用ARMA模型预测中国2022—2040年马铃薯年均需求量。结合耕地空间分布数据和马铃薯县域种植面积数据,应用GAEZ模型以适宜性等级作为优先级对未来中国马铃薯种植布局进行县域尺度空间推演,提出未来中国马铃薯县域尺度的种植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 1961—2019年,中国马铃薯的总消费量由1290万t增加到了9152.5万t,其中食用消费结构变化最为显著。② 2022—2040年,中国马铃薯年均需求量为1.10亿t,基本适宜及以上程度马铃薯种植区域共计5423万hm2,种植其中532万hm2可满足相应消费需求。③ 基于适宜度指数的未来中国马铃薯最优生产布局为东北一季作区、华北一季作区、西北一季作区和西南一二季混作区(包含55个县级区域)。建议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原则,推动马铃薯种植布局优化升级。研究结果能够为中国粮食安全政策制定和马铃薯种植空间布局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12.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储层压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层改造是煤层气井提高产能的重要措施,水力压裂是煤层气储层改造的重要方法.为研究煤层气储层压裂过程及其天然裂缝对煤储层压裂时破裂压力的影响,本文以山西沁水盆地南部高煤级煤矿区为研究区,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地应力条件下、裂缝处于不同位置时煤储层的破裂压力.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地应力场对破裂压力的影响不同.对于均匀应力场,破裂压力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其增幅约为围压的两倍;对于非均匀应力场,当一个水平主应力不变时,破裂压力会随着水平主应力差的增加而减少;(2)如果地应力条件不变,煤储层破裂压力随着天然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的增加而增加,水平主应力差越大煤储层破裂压力增幅也越大;(3)在有天然裂隙的地层中进行压裂,当天然裂缝的方位不同时压裂裂缝既可能是沿着天然裂缝扩展的裂缝,也可能是压裂过程中产生的新裂缝,因此天然裂缝的方位对破裂压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13.
孟加拉湾西南季风与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比较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NCAR/NCEP再分析数据和APHRO_MA_V1003R1降水数据,对比分析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南海热带季风的气候特征异同以及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比南海热带季风爆发更早、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久、向北推进更北.(2)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建立过程缓慢,主要是索马里越赤道西南气流的逐渐加强和热带印度洋ITCZ(赤道辐合带)的逐渐北移;而南海热带季风建立过程迅速,主要是东亚大槽的一次替换过程伴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突然东撤和热带西太平洋ITCZ的突然北跳.(3)孟加拉湾西南风纬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前后主要变化在于偏西风的强度;而南海西南风经向分量较强,季风建立后风向突然逆转,东南风由于副高东撤而迅速被西南风取代.(4)孟加拉湾西南季风撤退较快,而南海季风则撤退较慢.(5)根据季风进程将夏季风期划分为季风发展期(5月)、强盛期(6-8月)和减退期(9-10月).其间对流活跃区的发展和推进、季风槽的位置以及对应降水区域均有明显差异.(6)在夏季风期,孟加拉湾和南海经度上分别存在着由ITCZ北抬引起的、在季风槽对流活跃区上升而在南北两侧下沉的、南北对称分布的季风经向次级环流.由于孟加拉湾和青藏高原强大热源的存在,孟加拉湾上升区南北跨度比南海的更大;孟加拉湾经圈环流更加稳定,而南海经圈环流的南北摆动更明显;孟加拉湾上升中心区比南海的偏北;在季风减退期,由于南海ITCZ撤退较慢,其上升区比孟加拉湾上升区偏北.  相似文献   
714.
岩溶隧道在勘察设计阶段很难对岩溶发育情况给出准确具体的评价,导致此阶段进行的围岩级别划分与实际施工阶段揭露的情况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岩溶隧道进行施工阶段的围岩动态分级。本文通过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的综合修正,得到岩溶隧道围岩动态分级的定量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仙人洞隧道岩溶围岩的动态分级中,使围岩的分级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确保了施工的安全与合理。  相似文献   
715.
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动力学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7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引入中国后,中国地质学家(包括笔者)普遍接受了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导致中国东部中生代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相应的成矿作用的观点,乃至成为被认知的理论至今仍然广泛流传。但是,2000—2006年国土资源部开展的《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专项研究成果表明:深部软流圈(层)物质上涌才是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在进一步研究中国东部巨厚的软流圈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中侏罗世以来,中国大陆受到了来自4个不同方向的动力挤压,由此导致软流圈物质汇聚到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之下。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力只是4个方向中的一个——由东向西挤压,它起到了阻挡软流圈物质继续向东部"洋区"流动的作用,可称它为"远程力效应"。  相似文献   
716.
天宝山大型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缘,西拉木伦-长春断裂带与敦(化)-密(山)断裂带交汇部位的北东侧,已发现矽卡岩型Pb-Zn-Ag矿化(如立山和选厂后山)、隐爆角砾岩中的Pb-Zn-Ag矿化(如新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CuPb-Zn矿化(如东风南山)和热液脉型Mo矿化(如东风北山)等多种矿化类型。为建立该区的成岩成矿年代学格架,采用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法,对立山成矿闪长岩与东风北山含矿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开展了同位素测年研究;并对东风北山钼矿床开展了辉钼矿Re-Os法测年。结果表明,立山闪长岩体与东风北山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体中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66.2±3.9Ma(MSWD=14)和278.4±1.8Ma(MSWD=2.9),两岩体均属海西晚期岩浆事件的结果;东风北山钼矿床中6件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介于190.3±3.1Ma~194.6±2.8Ma,等时线年龄为192±3.1Ma,表明钼的成矿作用发生于燕山早期。立山铅锌矿化属接触交代型,成矿岩体的年龄基本代表成矿时代,所以立山铅锌矿床形成于海西晚期;东风北山钼矿床为热液脉型,虽然含矿岩体的侵位时代为海西期,但钼矿化发生于燕山早期,成矿与矿区深部或外围的燕山早期侵入体有关。因此,天宝山矿集区至少发生过海西期和燕山期两期大规模岩浆成矿事件。不同期次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叠加应是该矿床矿化类型复杂、矿种多和规模大的主因。  相似文献   
717.
718.
高分一号多光谱遥感数据的面向对象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书含  顾行发  余涛  王珂  张周威  鞠颂 《测绘科学》2014,39(12):91-94,103
文章针对高分一号(GF-1)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的面向对象遥感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对GF-1卫星数据进行分水岭分割,并利用仿射不变矩形状特征算子获得遥感图像的几何特征;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灰度共生矩阵获得遥感图像的纹理特征;然后,基于多特征数据进行均值漂移滤波,并利用自动标记分水岭分割方法实现遥感图像分割;最后,结合基于像元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结果做投票分类处理,从而实现面向像元与面向对象相结合的遥感数据分类.以高分一号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19.
中国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1:10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近期完成的小比例尺地质图数据库,该数据库内容包括1:100万国际标准分幅的64幅地理底图和64幅地质图,数据格式为MapGIS格式,总数据量约2.0G。为了科学地管理和应用这些数据,使其更有效地应用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基于MapGIS设计开发了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首次将1:100万地质图数据库与地层数据库进行了集成。这套管理系统设计的原则是:操作简单、应用灵活、方便、实用。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空间范围检索、地理要素检索、地质要素检索、综合属性显示、自动生成图例、元数据查询等功能。应用本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实现空间数据库的图形可视化,实现动态制图,综合编图,方便生成专题图件,为数据库的应用提供了可视化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720.
贺启鑫  季玉国 《探矿工程》2010,37(8):58-59,63
介绍了钻孔咬合桩在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应用及效果。通过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加以阐述。实践证明,在中型基坑围护结构中采用钻孔咬合桩技术,其强度、垂直度、整体性和止水性等方面效果较好,值得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