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6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547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461篇
地球物理   638篇
地质学   1390篇
海洋学   331篇
天文学   78篇
综合类   332篇
自然地理   4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97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针对海底振动取样的一些特殊情况,介绍了自行研制的适用于海底振动取样的SSZ-1型双管双簧取心钻具,分析了其结构原理及对海底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52.
GIS和SDSS在高速公路选线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贾永刚  广红等 《地球科学》2001,26(6):653-656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工具CITYSTAR为平台,以VB为开发工具,在高速公路选线理论的指导下并考虑选线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如何把GIS和SDSS应用到高速公路选线中进行了探讨,并以青岛、黄岛、灵山卫、南岭等环胶州湾地区为研究对象,初步设计出了高速公路选线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953.
从直升机机降时的实际情况出发 ,研究了直升机对机降场地地形的需求 ;提出了利用数字地图为直升机选择机降场地和航线的一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4.
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爱民  刘加林 《热带地理》2001,21(4):364-368,373
我国科学化的人地关系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期,受西方“科学思潮”和我国古代地理学特质的双重影响,形成了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注重人文与自然统一和野外考察的传统。50年代至70年代,人文地球学一度遭到否定,地理学的自然研究与人文研究出现严重割裂,科学体系的建立被长期中断,致使人地关系研究全面衰退。80年代以来,我国人地关系研究在科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追踪、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文章在总结我国人地关系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今后研究方向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55.
新仙女木事件在热带湖光岩玛珥湖的记录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总有机碳,总氮,总氢,生物硅等有机地球化学指标以及AMS^14C年代明确地指示了新仙女木事件在中国南方地区的存在,它不仅表现为降水的显著减少,而且表现为气温的降低,显示了凉干的气候环境,反映了季风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了大规模重组,夏季风强度显著减弱的事实,这为西北太平洋低续度区存在YD事件提供了新的来自于陆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56.
距今五千年左右全球普遍存在一次变化幅度较大的突发性环境恶化事件 ,此事件导致各地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的我国新石器文化表现为衰退和在某些地点的中断。气候环境变化是该时段影响人类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环境变化对史前文化影响的可能原因是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环境变化 ,生态环境变化导致直接影响人类生存的生物营养源的变化 ,进而导致史前文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957.
北京平原区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联合剖面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地形地质、化探、浅层物探、钻探和槽探等多手段的联合剖面探测研究,首次查明了夏垫隐伏断裂和南口-孙河隐伏断裂的准确位置及其活动性,发现上述隐伏断裂同时具有缓慢同生断裂运动和间隙性突发位错两种运动型式。夏垫隐伏断裂在距今5000年以来有过两次与7级以上地震相当的突发性断层位错;南口-孙河隐伏断裂在最近的1.2万年以来仅发生一次约相当7级地震的突发性断裂位错。这表明,北京平原区的各个隐伏断裂自晚第四  相似文献   
958.
Th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ivide the Antarctic sea ice variation field into 5 sectors.Then,foreach of these sectors,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of vortex area and vortex intensity on the 500 hPa level have been calcu-lated.These data were used to analys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Antarctic sea ice and the vortexindex vari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Our results show that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are presented in the climatic pattern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sea ice data and vortex index in different sectors.The maximum sea ice extent varia-tions appear in sector 1 and sector 4.Oscillation periods of 2—2.5 and 5—7 years exist in the variations of sea ice extentand vortex index in most sectors.A positive trend is only found in sector 1 sea ice extent while the other sectors shownegative trends.The average extent of the Antarctic sea ice as a whole has retreated at a rate of 1.6 latitudes per 100years.The vortex areas for all sectors have decreased.Nevertheless,the vortex intensities in 3 sectors have increased.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ea ice and vortex characters in each sector is obvious,but a little complex.Sectors 1 and 5,which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Pacific and South Atlantic,are the most sensitive areas in terms of sea ice/atmosphere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959.
吉林省地体构造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吉林省地体构造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早古生代以前,伊舒断裂两侧分属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西侧的构造环境与华北大陆板块北缘相似,为受古蒙古洋作用的早生代活动陆缘,东侧为长白山一张广才岭地体添加带(也称联合地体(省内包括吉林-延边古生代增生褶皱带及辽吉台块。其中辽吉台块于新元古代到早寒纪位于赤道附的,以后沿巨型拆离面逐渐北移,于二叠纪末沿辉发河-古洞河拼贴带,与吉林一延边古生代陆缘增生褶皱带拼贴到一起。  相似文献   
960.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地质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弄巴组(原南皮可组上部)盛产化石抱粉,通过50多块样品的分析,获得了晚泥盆世末(Retisporalepidophyta)叶至早石炭世早期(Grandisporaspiculifera)孢粉组合。它们可以与西欧同期孢粉进行对比,并能部分地与澳大利亚同期孢粉对比。因原南皮河组岩性复杂,已经被刘本培等(1993)改为南皮河群。本文对原南皮河组上部地层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为弄巴组,其时代为晚泥盆世末至早石炭世。通过抱粉相分析和野外沉积标志的观察以及对孢粉比较学的研究,从而获得了对该套地层沉积相和植物古地理方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