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5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614篇
测绘学   415篇
大气科学   521篇
地球物理   685篇
地质学   1502篇
海洋学   375篇
天文学   82篇
综合类   371篇
自然地理   4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219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1.前言兰州地震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和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在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中,使用的大地电磁测量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为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的静磁原理、光电倍增管电路、模拟记录的大地电磁记录系统;中期为国家地震局北京地质所、兰州地震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感应原理磁力仪、模拟记录的LH—1型大地电磁记录系统;近期为德国进口的感应原理磁力仪的全自动数字化记录的MMS02E大地电  相似文献   
912.
延边地区闹枝金矿为一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盆地外缘的早海西期花岗闪长岩出露区,矿体严格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本文从矿床产出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区内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出闹枝金矿与中生代火山杂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闹枝金矿为—燕山期钙碱性火山岩浆活动所形成的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矿床形成于中温、pH值为弱酸—弱碱性、Eh值较低的弱还原—还原条件.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性。金主要以氯金络合物和硫金络合物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913.
储层构型研究方法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型研究是沉积学和储集层地质学目前一个重要的新的研究方法。它把过去二维的模式转化为三维的模式,对解决储集层(体)的不均匀性提出了新的途径。该方法是著名河流沉积学家Miall(1985,1988)提出的。现不少学者运用该方法解决各地区的沉积学和储集层(体)的问题。构型研究从选择构型体到构型单元的研究,直到运用,已有系统的理论和步骤。本文为提倡和推广该方法,向研究者们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914.
作者以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丰富的重力流沉积为例,借助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对重力流运动的特点和类型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重力流运动的特点是:具层移(流)运动、有旋性、挤压性、涡旋性、惯性、颗粒上浮性、颗粒下沉、颗粒碰撞、剪切作用和下切作用。重力流可分为:滑动流、混合流、碎石(屑)流、颗粒流、液化流和浊流。  相似文献   
915.
In this study,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eiofauna from nine sandy beaches at six latitudinal gradients along Chinese coast between 18 and 40?N was studied on their meiofauna abundance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latitudinal gradients.In general,meiofauna abundance was lower in four subtropical beaches in Xiamen(24?N) and Zhoushan(29?N) than that in other beaches.Meiofauna abundance differed little between tropical and temperate beaches.The taxonomic structure of meiofauna showed a dominance of nematode in colder area.The relative composition of turbellarians and polychaetes increased in warmer area.In addition to latitudinal gradient,salinity,oxygenation,sediment grain size affect also the meiofauna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As for horizontal distribution,the highest meiofauna abundance was found in low tidal zone at tropical beaches,and in middle tidal zone at temperate beaches.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meiofauna was controlled by both physical and biotic factors including feeding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Although meiofauna abundance exhibited a horizontal difference,the composition of meiofaunal main taxa was unanimous horizontally at all beaches at the same sampling latitude.  相似文献   
916.
安徽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较为发育,分布最为广泛。在蚌埠-凤阳、张八岭、宿松、北淮阳、休宁东南部、东至石台、绩溪逍遥等地均有分布。累计查明资源储量45t,占全省探明总量的7.5%。发现50多金矿床(点)个, 1个大型规模、10个小型规模,余为矿(化)点。矿体多为脉状,似层状,矿石矿物以金属硫化物为主,矿石类型为含金石英脉或含金蚀变岩型。该类型金矿是构造-花岗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据翟裕生,1992、孟良义,1995)。  相似文献   
917.
918.
热带气旋生成过程的中尺度涡旋活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舒婕  吴立广  梁佳 《气象科学》2016,36(6):779-788
热带气旋生成过程中包含不同尺度环流及其相互作用。为此,本文将热带气旋生成数值模拟的起点提前到模拟中尺度涡旋(MCV)的生成,从而利用高分辨率数值试验结果,对热带气旋过程中的不同尺度涡旋活动进行分析。模式首先模拟了季风涡旋的东南侧增强的西南气流中出现低形变旋转性扰动,随着扰动的旋转性增强,中层出现水平尺度为200 km左右的MCV。在扰动区内的不同高度上还发现10~20 km尺度不等的中γ气旋性涡旋扰动,其中部分涡旋扰动具有热塔的特征,中γ气旋性涡旋扰动在MCV的旋转环境内不断组织化,低层气旋性涡旋扰动的分布比中层更加集中。模拟表明这些较小尺度的气旋性中尺度涡旋扰动对热带气旋的生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9.
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对一次飑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013年7月4—5日一次产生大风、短时强降水强对流天气的飑线过程进行数值试验,研究了凝结潜热释放和地表热通量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1)凝结潜热释放对飑线系统有重要的作用,对飑线发展维持、移动及成熟阶段的垂直结构都有着一定影响。(2)当飑线系统进入成熟阶段后,小尺度的积云对流中的凝结加热作用于中高层大气,加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而对流系统内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又导致凝结加热作用更强。(3)凝结加热作用极大地促进了飑线的低层入流、高层出流的垂直结构,以及系统前方中层入流和高层出流之间形成的间接垂直反环流,促进高空动能下传的同时,使系统前方对流不稳定性增加,新的对流单体易于触发。(4)潜热释放间接增强了对流内部的冷性下沉气流,进而加强了低层的阵风锋,使得新的对流单体能在飑锋处触发,飑线以新老对流单体交替的方式向前移动。(5)在高低空急流的垂直耦合促进飑线发展的同时,成熟阶段飑线中较强的凝结加热对高低层急流有反馈作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种垂直耦合。(6)地表感热、潜热通量等边界层非绝热过程在对流系统的触发和发展中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地表热通量在白天加强了对流边界层的湍流混合作用,由此产生的特征维持到了夜间,形成了适合飑线触发的层结条件。另外,在对流形成之前,与地表潜热通量相关的边界层加湿作用为对流的爆发贮存了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920.
利用地面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观象台的探空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1960—2013年北京地区2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冻雨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发生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3年北京地区11月至翌年4月均可能出现冻雨天气,北京东南部的大兴区和通州区、西北部的昌平区为冻雨发生相对较频繁的地区。低层丰富的水汽和抬升条件有利于冻雨天气的出现,大气层结的垂直结构可分为无融化层(整层<0℃)和有融化层(冷—暖—冷)两类,两种类型冻雨出现的概率相当(各占50%)。通过对北京地区冻雨天气过程典型个例的对比研究发现:850—700hPa暖平流对逆温强度的变化有重要影响;无融化层时,云顶高度较高,700hPa以下气层温度为-10~0℃,降水以过冷却水的形式降落至地面发生冻结形成冻雨;有融化层时,湿层较浅薄(位于850hPa以下),暖湿空气在近地层的"冷垫"上滑行,是此类冻雨发生的有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