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55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的历史根源及治水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家其 《水科学进展》1992,3(3):221-225
太湖流域渲泄不畅的排洪格局,形成于明清,根源在南宋,它是造成洪涝灾害的因素之一.因而“以泄为主、泄蓄并举”应成为太湖流域的治水方略.  相似文献   
372.
天山积雪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依据气象、野外调查和部分文献资料写成,着重分析了天山最大积雪深度、积雪初、终期及其积雪期特征。研究表明,天山积雪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中天山和南天山南坡部分山区最大雪深超过100cm,甚至达到200或300cm,而东天山南坡盆地雪深仅15cm。中山带及其以下地区最大雪深出现在冬季始末,而高山带在暖季。林区雪深随海拔而增加,并在林线附近达到最大,然后急剧减小。天山中段北坡海拔440—3500m之间,每上升100m,积雪期延长80天;南坡小于此值。  相似文献   
373.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矿物包裹体特征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位于曲仁盆地南侧,大东山—贵东东西向构造带与雪山嶂北北东向隆起带的复合部位。本文拟据大宝山矿床包裹体温压地球化学特征和氢、氧同位素以及矿物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的系统研究,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期后含矿热液,其成因应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74.
本文依据近几年来在西安及其邻区开展地裂缝和活动断裂调查、监测所取得的大量资料,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西安地裂缝的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地裂缝“构造—重力同生机制”的成因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地质力学材料模似和数学模似分析研究,从而再现了地裂缝形成及发展演化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75.
中国点暴雨量极值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暴雨极值是大型水利工程设计洪水重要依据之一。本文根据中国暴雨资料讨论了点暴雨量极值的主要内容,包括最大24小时点暴雨量、各历时最大点雨量、暴雨极值的季节变化;给出了大量最大点雨量记录图表;探讨了全国暴雨极值的地域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76.
江东辉  刘嘉麒  郭正府  丁林 《地质科学》2009,44(3):1001-1011
对藏北可可西里中新世钾质火山岩的主要斑晶矿物化学成份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火山岩中的辉石为普通辉石、紫苏辉石和古铜辉石,角闪石为钙质角闪石,云母为钛铁黑云母和富铁黑云母,长石为中长石、更长石、钠透长石和透长石,不透明矿物主要为钛铁矿和磁铁矿,可见钛铁矿?磁铁矿固溶体。根据火山岩中单斜辉石?熔体温压计估算的辉石斑晶的形成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 065~1 100 ℃和5.3~9.1 kbar。二辉石地质温度计结果表明,辉石的共结温度为976~1 020 ℃。而钛铁矿?磁铁矿固溶体平衡计算结果表明,钛?磁铁矿的平衡温度为841~974 ℃,logfO2为-13.71~-10.87。研究结果显示,可可西里火山岩岩浆房的埋深深度小于30 km,中?酸性系列火山岩是岩浆房在相对低压条件下的中上部地壳部位,经分离结晶后形成。  相似文献   
377.
郭佳奇  刘希亮 《岩土工程技术》2009,23(3):139-142,154
疏排水沉降引起的竖直附加力导致了华东地区多个立井井筒破裂,高应力下土与结构界面剪切特性研究是解决这一工程问题的关键。在自行加工、改造的高应力单剪仪试验系统上进行了一系列单剪试验。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高应力下砂土同钢材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可用非线性弹性-理想、塑性本构关系描述;高应力下界面的强度准则符合无粘聚力的莫尔-库仑公式表示。  相似文献   
378.
塔里木盆地的环境格局与绿洲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它经过长期海陆变迁和盆山耦合作用形成。从元古代到晚二叠纪,一直处于海洋环境,几经海侵海退,有大量海相沉积。从二叠纪末开始,全区抬升,海水退出,盆地进入陆地发展阶段,以湖相和河流相沉积为主,仅在西部边缘有泻湖相沉积;至渐新世,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帕米尔地区碰撞拼合,盆地彻底与古特提斯海分离,形成统一的内陆盆地。盆地的气候环境从晚白垩世就已向干热发展,形成了广泛的红色沉积和膏盐;上新世以来,青藏高原及其他山地快速隆升,对盆地的环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盆地腹地出现荒漠化,风成沙堆积面积扩大;第四纪时,干旱化气候进一步加剧,塔克拉玛干沙漠逐渐形成;一些天然绿洲在盆地周围和河流流域相伴而生,从而奠定了今天塔里木盆地的环境格局。古时绿洲大部分是丝绸之路的连接点和集结地,在距今约2000年前的汉朝还比较繁荣,后来变成了废墟和荒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缘向南推进约100~150km,而注入盆地(沙漠)的河流向上游收缩几百公里。  相似文献   
379.
The authors conducted a sourcing study of stone adzes recently excavated from the Damaoshan site on Dongshan Island, Fujian province, China. They used XRF, ICP‐MS, and petrographic thin‐section techniques for geochemical and petrographic analysis of six stone adzes from the site and three geological samples from Dongshan Island. The chemical data of these samples compared with other lavas in Fujian, Zhejiang, Penghu, and Taiwan suggest that the Damaoshan people imported stone raw materials either from the Penghu Archipelago in the Taiwan Strait or from the Niutoushan area on the Fujian coast. This indicates that exchange networks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and possibly spanning the Taiwan Strait, had developed as early as 4300–5000 yr B. P. © 2005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380.
塔里木盆地新垦地区奥陶系层间岩溶地区缝洞发育,是塔北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通过储层发育特征分析,发现该区储层主要以裂缝-孔洞及溶洞型储层发育为主,纵向上主要发育在一间房组顶面以下100 m范围内;根据沉积环境、古地貌恢复、岩溶作用条件分析,认为台地相沉积的较纯灰岩是岩溶的基础,多期岩溶作用是优质缝洞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其中一间房暴露期岩溶形成了早期的孔隙,而在这基础上,良里塔格暴露期地下水顺层区域径流岩溶,形成了一间房组、鹰山组大型缝洞空间,该期岩溶是层间岩溶区优质储层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在岩溶过程中,断裂或深切河谷控制了地下水径流、排泄方向,即控制了岩溶缝洞储层的分布。根据以上结果,建立了新垦地区层间顺层岩溶模式,以此指导该区奥陶系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