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建立准确描述体系动力特性的有限元模型是应用反应谱理论进行抗震计算的关键,以公司SCB10-800/6.3变压器为例,建立了干式变压器本体及外壳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体系的模态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建立干式变压器抗震模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2.
深圳市人口分布的细网格动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深圳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为应急处置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实时获取高分辨率的人口动态分布信息。本文利用"基于移动基站的人口分布动态监测系统"提供的时间分辨率1 h,空间分辨率1 km的人口密度信息,分析了深圳市人口细网格动态特征。深圳城市移动用户总人口是1082.59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545人/km2,最高16.5万人/km2,超过5.0万人/km2高密度人口主要分布在商业中心、海关口岸、火车站和居民集中居住区。最高人口密度的数值与选择的网格尺度有关,1000 km2网格和1 km2网格之间可以相差18倍。在深圳50%的人口聚集在10%的空间范围内,6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高度50~100 m的土地上;网格上的建筑密度、道路密度与人口密度线性相关,建筑密度增加1%,对应人口增加约1000人,道路密度增加0.01%,人口增加约2000人。城市总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变化幅度在4%以内,逐日之间变幅在1%左右。深圳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春节期间由于大量人口返乡或外出旅游,总人口净减少48%。本文选择9个典型网格分析人口日变化规律:海关口岸属于早高峰型,大量的出境、出行、出游人员在早晨8时前后集中;城镇集市区属于午高峰型;商业中心区属于晚高峰型,高峰前后每小时的净流入 (出) 人员可达2万人;居民区属于午低谷型,周末与周日相比各时段人口均偏多;政府行政办公和公共服务区,周末比周日人口明显减少,春节期间减幅75%;工厂区因错峰用电,夜间4时形成人口高峰;郊野公园春节期间人数不减反增;偏僻乡镇人口日变化振幅很小;农业区在上午9时形成人口低谷,与日出而作的传统习惯相对应。  相似文献   
73.
甲流感疫情时空聚集性的GI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肆虐全球的甲流感疫情是由一种突变的猪流感病毒引发的流感,故又被称为猪流感。自2009年5月11日发现首例甲流感病例传入我国以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疫情迅速蔓延并呈现全国大爆发的态势。深圳因地理位置特殊,流动人口众多,一直是我国流行病的高发地区。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对2009年5月26日至2009年11月15日间通过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所上报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分别依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属性进行了统计,同时以日发病数为基本单位对这期间的甲流感疫情进行了时序与特征分析;并将病例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空间定位,选取病例患者的家庭住址作为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单元,利用回顾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的方法对这期间深圳市的甲流感疫情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的甲流感疫情的时空聚集性重点表现在9月份上旬与香港接壤的南部地区,对深圳市疫情的防控要重点布置在与香港往来的几个通关口岸处。  相似文献   
74.
岩土工程现场及室内参数测试数据是工程施工、设计、评价的基础.异常数据的存在往往会误导施工、设计等参数的确定,数据异常检测是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的最基本但极为重要的工作.针对传统异常检测算法没有模型选择这一过程而导致检测的盲目性,提出了基于元学习的异常检测算法(meta-learning outlier detection,...  相似文献   
75.
韩城断裂是汾渭断陷带临汾盆地WS边界的一条控制性断裂,据最新的野外调查研究结果将该断裂分为3段,其中NE段活动性最强,形成的构造地貌也最为显著。本文在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基础上,在NE段选取4个地点进行了探槽开挖和年代样品测试,并对揭示的古地震事件进行了分析探讨,综合各个探槽及典型地质剖面古地震事件分析结果认为,韩城断裂NE段最新的活动时代为距今6~8ka。  相似文献   
76.
本文根据位相当温度与相当温度以及气压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在气压给定的情况下,位相当温度与相当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当相当温度确定时,位相当温度与气压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进而提出在第一次调整中应当先线性内插得到对应的相当温度、再由三者关系的另一种表达式计算对应的气压的新方案。同时也指出,由于时间平均可能造成某些θe。无对应参考气压Pr,在考虑区域问题时,第二次调整宜用空间平均,以及为了避免再出现不稳定层结,宜在计算程序中增加一次类似于第一次的调整。文章最后通过实例对比,证实了新方案在客观地确定参考气压、准确地计算湿有效位能等方面都比原方案有较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77.
四川华蓥山浅层杂卤石钾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浅层杂卤石钾矿分布于华蓥山背斜北倾没端下中三叠统之硬石膏岩层中。杂卤石钾矿体呈透镜体状分布,伴有多钙钾石膏和硫锶钾石,为富钾溶液交代作用形成。浅层杂卤石钾矿具有资源及固态可溶性钾盐找矿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8.
详细研究了离石北部一带阶地的地层地貌特征,并尝试对吕梁山山体的隆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有过三次间歇性隆升,并且三级阶地形成以来即晚更新世早期山体隆升相对快速强烈,二级阶地形成以来即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时期山体隆升处于相对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79.
艾金泉 《测绘学报》2020,49(1):133-133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面临湿地面积萎缩、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以及海岸侵蚀等诸多退化风险,实际应用中由于缺乏高质量长期连续的湿地变化监测资料,严重制约着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这对长远的湿地生态修复策略制定、湿地的生态修复和重建效果评估、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遥感数据可获取能力的不断提高,基于高质量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分析湿地生态系统长期演变过程、规律、机制及其生态效应成为可能。本文以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例,利用长时间序列多源遥感数据,针对已有湿地产品存在的时空不连续、一致性差、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面向典型河口海岸湿地生态系统长期演变的遥感监测新方法,开展了长时间序列的长江河口湿地的遥感制图和变化监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分析并探索了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长期演变过程、特征与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80.
Water inrush from completely weathered granite has presented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suggesting the urgency and importance of revealing the water inrush mechanism. In this paper, a seepage eros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water inrush. Assuming that completely weathered granite consists of solid grain phase, fluid phase, and fluidized grain phase, the three-phase interaction was constrained by mass balance equations, and the erosion of fluidized grains was described by a modified porosity evolution equation. The fluid flow is governed by a coupled Darcy–Brinkman/Navier–Stokes equation, which responds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flow pattern in the evolution process. Then,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has been proved, and the superiority has been studi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previous models. Th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low patter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re pressure, water velocity, and mutation time, and the proposed model can more accurately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of velocity. Furthermore, this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inrush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predicting the direction, channel size, and whole evolution process of water inrush. The research findings from the paper can benefit tunnel engineering in the case of water inrush disas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