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1篇
  免费   2270篇
  国内免费   3002篇
测绘学   1401篇
大气科学   1746篇
地球物理   2464篇
地质学   5893篇
海洋学   1859篇
天文学   540篇
综合类   975篇
自然地理   1295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18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602篇
  2017年   592篇
  2016年   613篇
  2015年   664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869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844篇
  2009年   802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722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587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407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1 INTRODUCTIONThe mixing length theory (MLT) for stellar convection originally developed by Vitense(1953, 1958) has been the most popularly used local convection theory in the studies of stellarstructure and evolution. The theory was later modified and revised by many investigators,who suggested some different expressions. In fact, MLT is not a real hydrodynamic theory,rather, it is a simple "ballistic" theory which traces the motion of imaginary convective elements. In reality j stell…  相似文献   
962.
西藏易贡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地貌与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4月9日19时59分18.2秒,在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易贡乡发生了特大崩塌—滑坡—泥石流。构造上它发生在印度板块阿萨姆楔入角复合地带的西侧,也是高原腹地向东侧山地下降的过渡带,重力作用明显。根据便携式GPS定位仪实地测定和滑坡前后的卫星影像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堆积物形成了一座长约5.7km、宽约1.5km的“天然大坝”,完全堵塞了易贡藏布河干流,崩塌滑坡体总方量超过3.8×10~8m~3。根据区域地震台网的记录,其振动持续的时间为6min,其中最大振幅的持续时间为2min。震相分析表明有3组较为明显的震相,对应着3次较大的地表振动。计算获得崩塌滚落的平均速度约为48m/s,伴随崩塌滚落的同时,滑坡泥石流的平均滑动速度也达到了16 m/s,比一般泥石流流动速度要大一倍。  相似文献   
963.
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中 ,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火山机构受NE ,NW向断裂联合控制。根据隐爆角砾岩筒的地质标志 ,结合对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七宝山地区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64.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弧形构造区(105deg;~107deg;E,36deg;~37.5deg;N)的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处理分析和二维反演,得到研究区内东西宽约160 km、深约60 km范围的地壳电性细结构. 结果表明: 研究区呈现南西——北东的带状分布特征. 由南西——北东可分为6个电性区块,依次为西吉盆地(Ⅰ)、西、 南华山隆起(Ⅱ)、兴仁堡-海原盆地(Ⅲ)、中卫-清水河盆地(Ⅳ)、中宁-红寺堡盆地(Ⅴ)和鄂尔多斯西缘带(Ⅵ). 各区块在平面上呈北西撒开、 南东收缩的ldquo;扫帚状rdquo;形态;弧形构造区弧顶附近构造完整、规模大,自弧顶向北西、南东两端构造规模逐渐减小. 地表到深度10 km左右,西、南华山隆起和鄂尔多斯西缘带呈高阻特性,西吉、兴仁堡-海原、中卫——清水河和中宁-红寺堡4个盆地的电阻率较低且呈盆地凹陷形状. 其中兴仁堡-海原盆地电性基底最深,显示为南西深北东浅的ldquo;簸箕状rdquo;起伏形态. 研究区发育不连续的壳内低阻带,与该区中、强震活动密切相关. 1920年海原大震区存在明显的电性结构差异,震区南西侧和上部区域为相对高阻,北东侧和下部区域为相对低阻.   相似文献   
965.
填充墙与钢框架协同工作性能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ANSYS有限元中的接触单元建模,对加气混凝土填充墙钢框架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与纯钢框架结构在强度、刚度、以及延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墙与钢框架协同工作能够改善钢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这为钢结构及其围护体系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6.
地质找矿过程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质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六个方面讨论了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如何提高物探工作质量,更好地发挥物探作用.这些问题均为作者在多年野外工作中遇到后加以总结.这六方面内容为:测网敷设,物探数据的观测及室内整理,资料成图,岩矿石标本的物性测定,物探工作方法选择,成果解释.  相似文献   
967.
龚平玲  邓飞 《矿产与地质》2005,19(2):207-208
利用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砂土在某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与干密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图,可避免人工处理数据的随意性,减小了误差。  相似文献   
968.
根据铜厂沟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含金黄铁矿热电性与微量元素分析等的研究,认为铜厂沟矿区自东向西黄铁矿热电性主要为N型电子导型,且有高负值→低正值→低负值→高负值变化趋势,提出Ag、As、Sb元素高浓度特征是金矿富集的有利部位,高硫黄铁矿与低硫黄铁矿混生或P、N导型黄铁矿混生是金矿富集的标志,含黄铁矿硫化物石英脉是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6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利用现状及潜在环境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军 《矿产与地质》2005,19(6):732-734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在2010年前全国主要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要达到70%,这将使我国的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污泥的处置和利用问题.污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有选择地控制使用,既可满足作物生长对养分的需要,又可培育土壤.符合污泥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处置要求.  相似文献   
970.
地面植被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掩盖或屏蔽了岩石和土壤的光谱和空间信息.另一方面,植物的群落、分布和生长状态与下伏岩石土壤特性和构造之间常表现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植被的毒化往往指示矿化的可能存在,植被空间分布和地貌影像特征揭示了构造的展布特征.构造分析和毒化植被的识别是植被发育区1∶ 5万多光谱遥感地质找矿预测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