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对2007年10月24日下午发射场多普勒雷达资料的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了发射场西北方向的对流云的发展趋势,准确预报了发射窗口时段发射场无雷电及降水天气,保障了"嫦娥一号"在预定的时间窗口顺利发射.  相似文献   
62.
崇通盆地第四系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林  黄定华 《地球科学》1990,15(5):473-480
  相似文献   
63.
后沟—水泉沟碱性正长岩体的成因及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北省赤城后沟一祟礼水泉沟一带以其众多的金矿床引人注目。但目前对该地区与金矿成矿有关的岩石类型认识颇不一致。本文认为与其有关的岩石类型为碱性正长岩,属印支期至燕山早期侵入的中浅成复式岩体。岩体侵入活动是导致工业矿体就位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这些认识对该地区的金矿勘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马俊林  谢智 《华南地震》1997,17(4):26-30
应用广义时间分维理论,对河南省及邻区1970年以来发生的12次ML≥4.7级地震前后的中小地震活动进行了时间扫描,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内发生的这12次中等地震前1-2年内,震中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广义时间维Dt都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降维过程;地震大多发生在Dt下降后开始恢复的过程段内;其发震时间大约距Dt异常最低点2-20个月;地震发生后Dt值常快速回升,并逐步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5.
新的金矿类型——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类型金矿床。在综合分析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碱性岩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与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特征、找矿标志和成矿模型等。  相似文献   
66.
针对广州超大城市综合观测建设中,为了获取典型天气过程特征风数据,需使用最优观测设备连续观测城市上空边界层内风分布状况的问题,选取3部不同类型的测风雷达与清远探空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计算测风雷达数据的可用率、风向风速准确率及误差情况,对3部测风雷达的探测效能做出评估,得出在边界层内不同垂直高度上探测效能最优的设备,为广州超大城市综合观测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人类活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性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南极局地人类活动的影响两方面。本文在对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环境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南极环境中存在源于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人类核活动产生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37Cs:土壤表层(0~5cm)、苔藓活体层、枝状地衣、壳状地衣体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6.0~14.8、25.1、29.0和58.1Bq/kg;而中国北方地区土壤表层(0~10cm)、壳状地衣体中137Cs比活度分别为6.4~37.3和294.0~312.0Bq/kg,可见这类全球陆地表面广泛分布的壳状地衣是监测人工放射性核素长期扩散影响极为敏感的信息载体。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对局地生态系统和地表冻融过程有一定程度的干扰,南极生物体(特别是地衣体)和水体是对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敏感的环境信息载体,考察站区周围的生物体和水体中Cr、Cu、Ni、Pb、Zn等污染物含量明显偏高。菲尔德斯半岛作为南极科学考察站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其环境与陆地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明显,故加强本区环境和生物保护工作已成为当前南极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8.
廖康明  林雨良 《台湾海峡》1992,11(3):268-272
为了解决HBF1-1型近海遥测波浪仪的原始数据保留方式与数据处理能力,本文提出了以IBM/PC微机代替原系统单板机的方法,并设计了“ADL”与“SPE”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经与ENDECO 956浮标观测资料的比较以及1a的海上观测应用,证明该方法所获得的资料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9.
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北利亚、塔里木、中朝四大板块的拼合部位,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背景、矿体形态和目的层岩石学特征独特。以野外岩心观察、钻孔对比分析、镜下微观研究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等为手段,从构造、铀源、古气候、沉积砂体特征和氧化流体活动等方面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控制条件,认为丰富的铀源、含矿层形成后的构造反转、辫状三角洲前缘互连通砂体、古气候转变和层间氧化带的发育等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后期热液活动促使铀矿化的富集。根据矿体形态与空间分布、矿石组成成分等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成矿模式,认为塔木素地区铀成矿以层间氧化作用为主,后期热液改造叠加使矿化进一步富集;同时推断在南部层间氧化带尖灭的地方,应该存在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70.
北极东北航道通航策略及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航道是沟通东亚、北美和欧洲的最便捷航道,相对于经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的传统商业航线具有缩短航程、节省运输时间、减少油耗和废气排放等优势。通过对东北航道地理环境的分析(特别是冰情的分析),从而确定一条合理的适航航线。在此基础上对通航船舶进行经济性分析,制定最优的通航策略。东北航道的通航将改善中国的对外贸易平衡,对于中欧经贸往来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