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1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326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123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n film methods and X ray energy dispersive technique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sulfate-containing particles in Beijing in order to examine their features and sources.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were collected on electron mi-croscope meshes according to two size ranges: coarse particles (r>0.5μm) and fine particles (0.5μm≥r≥0.1μm) by using a two-stage impactor. It was found fiat more than seventy percent of the fine particles and about twenty percent of the coarse particles were sulfate-containing particles. These particles were formed mainly through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The element composit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atmospheric aerosol particles in Beijing were domi-nated by crustal particles and construction dust.  相似文献   
72.
新疆艾维尔沟煤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艾维尔沟矿区是侏罗纪天山褶皱带中的一个小型山间含煤盆地。多项煤变质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煤级在横向上分带明显,垂向上煤级突变,煤岩组份中出现热变显微组份,煤晶核指标(La/Lc)大于1,矿区广泛发育热液石英脉和方解石脉,煤层围岩也具有中低温热液蚀变现象。所有这些特征都充分表明,艾维尔沟的煤变质属区域热变质类型。推测其附加热源位于该煤盆地西部,地下水热液的对流为主要热传导方式。矿区及其外围的构造、地层结构、地势、水文等条件均有利于地下水热液循环。  相似文献   
73.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是中国北方罕见的特大型岩溶-裂隙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为52×10~4m~3/d。为了对岩溶地下水进行有效监测,需要建立最优的地下水监测网。文中在对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流系统确定性-随机性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与卡尔曼滤波耦合的模拟递推算法,对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监测网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显示:现有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难以达到监测目标,最优地下水位监测网由14个监测井,每月监测一次的监测频率组成,比现有地下水位监测网减少了2个监测井。  相似文献   
74.
全国天气雷达数据处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天气雷达终端更新》和《全国天气雷达定标》项目的技术规定,研制了一套完整的雷达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实现了全国布网天气雷达数据格式统一、产品生成、产品分发和图像回显的全自动化业务,提高了我国天气雷达网的业务质量、以及数据处理和产品应用水平,收效显著。在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业务条件、实际要求和探测技术的发展,系统功能丰富,算法先进,接口开放,设计精美,投入业务两年来系统运行稳定。该系统放弃了传统对话框和工具栏的设计方式,创新设计了操作面板控制。文中的研发思路,设计方法,系统特点对我国业务软件的研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5.
从不同的陆面资料看城市化对北京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晓燕  刘伟东 《气象学报》2006,64(4):527-536
2004年7月10日,北京地区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该次过程主要是由中尺度对流云团的活动造成的,整个大环流形势给暴雨的发展提供了水汽条件。分析近地面的特征场发现,在降水发生前1—2h,北京城区存在一个暖中心,其温度比周边地区高出2—3℃,存在明显的热岛现象。该城市热岛现象的出现,使得城区的气压相对较低,郊区有较冷空气向城区辐合,有利于城区产生上升运动,形成对流降水。另外,对该次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使用了最新的陆面资料的模拟结果明显好于没有使用最新的陆面资料的模拟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对该次强降水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本文采用了最佳气候找相似的预报方法来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由于这种方法使用了地面、高空、太阳活动和海温资料,具有长时段,多要素,综合性强的特点,所以预报较客观,对预报年的年景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由于不同站点资料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气候背景,因而能分片制作短期气候预测,为解决目前短期预报中小尺度天气难的问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气候背景和可靠的预报依据。此方法虽属统计方法,但与中、短期数值预报有某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预测因子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对要素的预测如同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相似文献   
77.
INTRODUCTION The Olongbuluke microcontinent , which wasdisintegratedfrom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aidamblock (Lu,2002) ,is composed of a two-fold base-ment with cover strata . The lower basement is themedium- to high-grade Delingha complex and theDakendaban Group, and the upper is the low-gradeWandonggou Group. The Wandonggou Group of theupper basement experienced a Late Mesoproterozoicmetamorphic event (see Yu et al .,1994) ,consistentwith the early isotopic geochronological respo…  相似文献   
78.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对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上元古界可分为五个沉积层序,由下到上分别对应于贝义西组、照壁山组、阿勒通沟组、特瑞爱肯组至水泉组和汉格尔乔克组。第1层序由贝义西组构成,发育由粗碎屑斜坡扇和低水位楔构成的低水位体系域,向上逐渐变为粉砂岩、泥岩的海进体系域,并以向上变粗的退积准层序的高水位体系域结束,反映陆缘发展初期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第2层序由照壁山组构成,底部为粗粒石英砂岩,向上变为细粒砂岩、页岩互层,上部出现厚约30m 的泥岩,顶部为紫红色砂岩,代表了由低水位经快速海进到高水位的变化过程,整体为水体较浅的滨浅海沉积环境。第3层序由阿勒通沟组构成,为冰成杂砾岩、砂岩、页岩组合,顶部出现厚2~3m 的白云岩,沉积主体为低水位体系域,顶部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第4层序发育最为完整,特瑞爱肯组冰成杂砾岩为低水位体系域,冰成杂砾岩之上"盖帽碳酸盐岩"为海进体系域,扎摩克提组浊积岩、育肯沟组页岩、水泉组碳酸盐岩为高水位体系域,其中育肯沟组页岩为凝缩段沉积。第5层序低水位体系域由汉格尔乔克组冰成杂砾岩构成,顶部泥灰岩和白云岩为海进体系域,由于顶部被寒武系不整合覆盖,缺失高水位体系域。研究区上元古界层序基本可以和我国华南及印度 Lesser Himalaya 地区对比。  相似文献   
79.
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地层化学蚀变指数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应用化学蚀变指数(CIA)方法,研究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并探讨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贝义西组总体 CIA 值较低,介于51~56之间,具冰期环境特征。照壁山组 CIA 值为60左右,表明气候有所变暖。阿勒通沟组的CIA 值变化范围在48~61之间,顶部突变为69~71,说明阿勒通沟期经历了另一次寒冷事件,并以温暖环境结束。其上的特瑞爱肯组 CIA 值介于49~53之间,说明第三次经历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扎莫克提组,育肯沟组和水泉组的 CIA 均值为65,反映温暖条件下的沉积环境。新元古代末期汉格尔乔克组 CIA 值下降为56,暗示第四次出现寒冷气候环境。以上特征表明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新元古代的气候环境出现四次冷热交替变化。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阿勒通沟组中下部应为寒冷气候环境,而顶部突变为温暖气候环境,因此该组反映了一次明确的从冷到暖的气候变化过程,可以作为贝义西冰期和特瑞爱肯冰期之间的另一次独立冰期。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地球化学角度支持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划分方案。通过与扬子板块新元古代冰期划分方案的对比,认为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四次冰期的前三次均已在华南板块以冰期或寒冷环境沉积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80.
Secular variations of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ganic carbon can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the carbon cycle, stratigraphic delimitation, and biological evolution, etc. Organic carbon isotopic analysis of the Nangao and Zhalagou sections in eastern Guizhou reveals a negative excursion near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that correlates with a distinct carbonate carbon isotopic negative excursion at this boundary globally. Our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several altern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shifts occur in the Meishucunian, and an obvious negative anomaly appears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Meishucunian and Qiongzhusian. The isotope values are stabl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s but became more positiv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Qiongzhusian. Evolution of organic carbon isotopes from the two sections in the deepwater facies can b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at of the carbonate carbon isotopes from the section in the shallow water facies. Integrated with other stratigraphic tools, we can precisely establish a lower Cambria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rom shallow shelf to deep basin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