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4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214篇
地质学   583篇
海洋学   127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空间离群挖掘可以发现空间数据集中非空间属性值与邻域中其他空间对象明显不同的空间对象。随着空间数据量的快速增加,传统集中式处理模式面临单机性能瓶颈、难以扩展等问题,已逐渐不能满足应用需要。因此,本文根据Spark并行计算框架,充分利用Spark快速内存计算和扩展性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考虑约束条件的空间离群挖掘算法(C-SOM)和Spark的并行空间离群挖掘算法和原型系统。该并行算法以C-SOM为核心,并行地在多个计算节点对全局数据集和各局部数据集执行C-SOM算法,得到全局离群和局部离群。轻量级的原型系统基于Spark实现了该并行算法,采用Browser/Server架构,提供给用户可视化的操作界面,简洁实用。最后,通过福建省东南沿海土壤化学元素调查数据和人工合成数据的离群分析,验证了该并行算法和原型系统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42.
943.
大陆地表温度场的时空变化与现今构造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图利用地表温度场数据获取中国西部的构造活动信息。在建立热与应变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国西部MODIS/Terra地表温度产品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发现:(1)地表温度在一些地区发生偏离年变现象,这种年变偏离与一些活动构造带的活动有关;(2)在扣除年变基准场等主要气候因素后,年变残差(ΔT)中长周期成分(LSTLOW)更接近构造活动所引起的热信息,能为构造活动提供一定的指示信息。研究发现,一个地震的发生对周围不同构造区的影响不同,有的地区升温,有的地区降温。2004年印尼地震最大的影响是引起青藏高原中部巴颜喀拉—松潘地块的降温;(3)与前者相对应,发生在中国周边地区的不同地震引起的温度变化格局不同,对同一地区的影响也不同,例如2001年东昆仑8.1级地震引起龙门山断裂带升温,而2003年斋桑泊7.9级地震和2004年印尼9级地震却引起该带的降温;(4)不同地区地温变化的时间过程不同。这些现象均对构造变形过程有一定的启示。在上述现象的基础上,笔者结合GPS观测结果,不同深度的地温信息以及地震活动等资料,对地表温度场中包含构造活动信息进行了初步检验,并对地表温度场反映的区域构造变形模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4.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是1976-1980年青海省物探队检查航磁M512异常时发现的。通过1:5万、1:5000地面磁法、电法、重力测量和钻探验证、勘探,目前查明矿床规模已达中型以上。鉴于尕林格矿床资料相对齐全,以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为例,建立尕林格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为在该区乃至全省范围内寻找类似矿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5.
以风力发电场工程勘察为例,介绍了岩土综合勘查技术在不同的地形地貌、地层和水文地质条件中的应用。由于拟建工程的风机塔基大多数坐落于地势较高的山坡处,故采取以井探、槽探方法为主,工程物探为辅的勘察方法;对于位于平缓地带的办公区、生活区和变电站的场地勘察,则运用了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和静力触探试验的方法。通过各种岩土勘察技术的应用,掌握了该场地的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基适宜性。地基变形监测和建筑物的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应用该方法所提供的岩土设计参数和各种施工方案经济合理、目的性和针对性强。  相似文献   
946.
Feasibility of using straw as sole substrate for in situ bioremediation of acidic mine drainage (AMD) wa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traw was more suitable than woodchips, which had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bioremediating AMD at the source, for establishing bioremediation layer. The sulfate removal rate of rice straw treatment was almost two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oodchips treatment when the initial pH of the synthetic AMD was set to 3.0. Straw treatment may be more efficient at reducing sulfate than woodchips treatment under stressful conditions. The sulfate removal rate of the rice straw treatment increased from 8.67 to 21.77 mg L−1 day−1 when initial pH increased from 1 to 7 while the removal rate of woodchips treatment increased from 3.80 to 11.95 mg L−1 day−1. The sulfate removal rate of the rice straw treatment decreased from 13.93 to 9.91 mg L−1 day−1 when temperature decreased from 25 to 5°C while the removal rate of woodchips treatment decreased from 7.43 to 4.98 mg L−1 day−1. Differences in soluble organic carbon release between rice straw and woodchips l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bioremediation efficiency. Concentrations of Cu2+ maintained at low level in the column effluent during the whole bioremediation period. Cu2+ was removed by forming sulfide precipitates.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bioremediation layer together with microorganisms capable of degrading rice straw caused the bioremediation of AMD. These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in situ bioremediation of AMD using straw as sole substrate.  相似文献   
947.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冬季SO2的变化与输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实施北京市奥运空气质量保障计划"北京市与周边地区空气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及北京市空气质量目标研究"项目的有利时机,于2007年1月15~27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站、香河站和兴隆站,采用先进的差分吸收光谱仪(DOAS)和SO2气体分析仪取得了高质量SO2浓度的连续观测资料,同时还获取了相应的常规气象资料和系留气艇探测的常规气象参数廓线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SO2污染的变化过程特征、日变化特征、输送特征、源排放特征以及与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的紧密联系.研究表明:1)北京站、香河站和兴隆站的SO2浓度逐日变化明显,变化趋势一致,通常处于同一个天气系统控制之下,SO2污染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2)冬季SO2浓度日变化明显,夜晚最高,15时(北京时)最低.3)SO2浓度与大气稳定度、风速、风向密切相关,风速越小、大气越稳定,SO2浓度越高;当吹西南风时,SO2浓度升高,西北风时浓度明显降低.4)HYSPLIT后向轨迹数值模拟结果和OMI卫星反演表明周边地区的SO2长距离输送对站点的贡献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948.
架空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雷击时雷电电磁场作用于架空线路的特点,通过建立计算模型推导出雷击点距架空线路任意位置的雷电感应过电压估算公式,对架空线路高度、架空线路距雷击点距离、架空线路旁被雷击物体的高度,以及上升先导长度等各类参数对雷电感应过电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与DL/T620-1997"交流电器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标准中架空线路上的雷电过电压估算公式的关系,试图为建筑物内电子和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进行定量分析以及更好地进行线路上的雷电防护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49.
利用ASTER数据分析南京城市地表温度分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环境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南京是长江下游人口密集的城市, 研究南京市地表温度分布对了解南京城市气候, 改善生活环境, 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气象服务具有一定科学意义。该文利用2002年8月21日10:30 (北京时) ASTER热红外数据, 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 通过劈窗算法反演南京城市地表温度, 进一步生成城市地表温度分布等温线图。用同时相ETM+数据进行验证, 二者十分吻合, 说明ASTER反演结果可靠。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明显的热岛效应, 城市地表温度分布差异大; 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差异明显, 城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郊区, 植被覆盖密集区地表温度低于植被稀疏地, 具有较大水域面积和较密植被的城中各大公园形成多个冷岛, 长江水体温度最低; 随着城市的扩大, 新城区热岛效应更加明显。水体和密集植被能显著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950.
2008年6月10日濮阳冰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8年6月10日濮阳冰雹天气过程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运用基本反射率、风暴相对径向速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等产品对冰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冰雹过程由局地对流单体发展而成,雷达回波尺度不大,但回波强度很大,强中心最大达60-65 dBz.风暴相对径向速度产品图上,大风区、逆风区和正负速度对等出现、发展,预示强风暴的出现.速度场的强弱变化早于回波强度变化,可更早得到风暴的发展信息,从而提前预报出短时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在降雹过程中有明显跳跃现象,大值区与冰雹落区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