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北京利用土地处理技术将再生水回补地下水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北京市再生水的现状.土地处理技术的理论、国外已经开展再生水土地处理后回补地下水含水层的实践,以及北京的实际条件出发,分析了在北京开展再生水通过土地处理技术后,回补地下水含水层试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对五龙沟金矿矿集区NW向韧性剪切带中金矿点中的黑云母进行40Ar/39Ar法同位素测年,结果为(242.72±1.69)Ma,表明含金剪切带韧-脆性剪切活动时代及金成矿时代为印支期.区域地质资料显示,此韧性剪切带变形运动学和变形时序与印支期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事件较一致,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为造山带构造演化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3.
夏清  李永胜  李雪峰  寇银川 《岩石学报》2021,37(6):1713-1730
安房坝金矿床位于"甘肃崖湾-大桥地区金锑矿"整装勘查区,是近十年来找矿工作中新探获的一处中型规模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区内花岗闪长岩脉发育,空间上与石英脉型金矿体密切伴生,局部有金矿化。通过对两类不同矿化蚀变程度脉岩样品中的锆石CL图像特征及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本文识别出了岩浆锆石与热液锆石两类不同成因的锆石。其中热液锆石通常作为岩浆锆石增生边出现,具有典型的暗色增生边结构,更高的普通铅含量及Th、U含量,比原生岩浆锆石更加富集轻稀土且Ce正异常特征不明显。通过对花岗闪长岩样品AFB.21中的岩浆锆石U-Pb定年获得安房坝金矿区花岗闪长岩脉体的侵位年龄约为219.6±2.8Ma,安房坝金矿床金成矿作用应晚于该时间。AFB.20、AFB.21两件样品中热液锆石U-Pb定年工作表明安房坝金矿区存在224~217Ma的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两类锆石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表明两者是同一岩浆作用过程演化的结果,ε_(Hf)(t)值为-2.5~-15.8,t_(DM2)=1917~3097Ma,指示其可能来自于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本次研究支持大桥-崖湾-安房坝一带存在隐伏岩体的剩余重力异常解译结果。蚀变花岗闪长岩脉体与隐伏岩体,以及该脉体中热液锆石与矿区内的金矿化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4.
The Cryogenian is a critical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the Earth. It is marked by multiple extreme climate changes that caused alternating global glacial and interglacial intervals. These dramatically changed the sedimentary system, and metal ores and source rocks distributed widely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fore, studying the Cryogenian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nd sedimentary basins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stratigraphic resolution for metal mineral and hydrocarbon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in China. This review paper firstly divides three tectonic-stratigraphic regions in China in the Cryogenian, including the tectonic-stratigraphic regions of Great South China, Xingmeng-Tarim, and North China. Secondly, geochronologic data and geological records are combined to clearly depict the Cryogenian sedimentary sequence of continental blocks and micro-continental blocks in different tectonic-stratigraphic regions.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propose a new comparison scheme of stratigraphy for the Cryogenian in China. Finally,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of sedimentary evolution and tectonic evolvement, sedimentary basins and their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are identified and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5.
兴岭滑坡发生于1998年3月,为防止边坡再次滑动,需要对滑坡体进行加固治理。由于强降雨和人为因素,在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滑坡体发生滑动,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工程事故。介绍了兴岭滑坡治理工程概况、事故情况,对兴岭滑坡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挡土墙倾覆的具体原因进行了稳定性理论分析,根据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环境剖析了设计、施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
目前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治理正大规模地分期实施,监理作为治理工程参建的重要一方,如何根据监理理论采取相应的手段及措施,发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3大目标的控制作用,从而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三峡水库区Ⅱ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实践经验,就监理在治理工程中的控制作用分别从“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地探讨。最后指出,与其它建设工程一样,监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发挥着其他任何一方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提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尚存在“监理取费偏低,监理人员的专业配置不合理,未对监理人员针对地质灾害工程的特点专门培训”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深埋隧洞围岩分类方法--JPQ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某深埋隧洞围岩分类为例、以著名的巴顿岩体质量分类Q系统为基础,建立了高地应力、高外水压力条件下的围岩分类方法--JPQ系统,经验证该方法在某深埋隧洞围岩分类中适用性好,并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鄂霍茨克海是西太平洋沿岸最北的边缘海,库页盆地是研究该边缘海地质问题最好的窗口.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分析了库页盆地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详细讨论了库页盆地的沉积特点、深部结构和地质特征;并对库页盆地地质演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库页盆地的研究结果,将对鄂霍茨克海以及中国边缘海盆有很好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9.
榆神低硫煤中硫含量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煤大部分属于特低硫、低硫煤,硫的赋存形式以硫化物硫和有机硫为主。本文论述了榆神侏罗纪煤中硫含量特征及硫的来源、形成及沉积环境对低硫煤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各样地质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其中大部分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有地下水的参与。据大量事实统计,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所造成的地质灾害具有类型的多样性、机理的复杂性、分布的广泛性、灾害的严重性和可控性等特征。同时,目前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对地下水作用致灾的重要性认识及勘察研究投入不够,在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中对地下水作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个薄弱环节。因此,必须强调和加强地下水与岩土体互相作用效应的勘察研究。地下水与岩土体间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必然引起二者物质成分、性质和状态的变化。其中尤以地下水位升降和水力坡度的变化影响最大,从地下水作用致灾机理看,有静水推力、有效应力变化、渗透压力增大、水力楔入、冰劈、水的加载、水化、水击、土体冻融、淋溶和沉淀等作用。文中以渗透变形灾害为例分析了地下水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勘察工作应以查明地下水的埋深和补给来源,查明沿渗流方向的地层岩性、成因、物质成分、厚度、空间分布和透水性为主。指出防治对策应针对灾害类型、机理、地质环境、保护目标不同,既以治水为主,又要区别对待,与环境保护同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