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545篇
测绘学   277篇
大气科学   289篇
地球物理   334篇
地质学   1084篇
海洋学   302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2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991.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Xiachayu-Gonghe geophysical profile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s simulated with Bouguer anomaly corrected for sediments and lithosphere.The forward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thickness of upper crust i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is about 20 km,and the density is 2.78 3 3 × 10 kg/m.The bottom interface of middle crust changes from 30 km to 40 km,the density of middle crust is 2.89 3 3 × 10 kg/m.The materials with low density of 2.78 3 3 × 10 kg/mexist in middle crust,and those with hig...  相似文献   
992.
基于PGIS的社区警务管理系统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层社区警务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分析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利用GIS技术来实现社区警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技术路线,并依托公安部PGIS平台,设计和实现了社区警务管理系统的系统原型,探讨了GIS技术在社区警务应用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有关房地产面积的纠纷比较多。针对这一问题,我处在最近几年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南京的现状,出台了多部关于面积测算方面的规范以及相配套的测绘业务问题处理规定,现就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几个问题,提一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994.
基于改进模糊统计分析模型的概念层次分类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概念层次分类处理,现广泛使用的方法是通过经验知识或主观判断进行处理,由于知识背景和经验层次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批数据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则知识,加大了对规则知识进行合理性评估的难度。基于此问题,对传统的基于模糊统计分析模型的概念层次分类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专家系统获取各模糊样本集,根据离散化的样本属性值及其相对隶属频率值对,进行RBF神经网络训练;然后,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求取各模糊集的最模糊点;最后根据最模糊点获得各模糊集的区域划分,从而实现概念层次的分类处理,避免了传统方法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和主观性。  相似文献   
995.
改进Fisher判别分类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科  张保明  谢明霞 《测绘科学》2010,35(4):160-162,96
Fisher判别分类的好坏关键在于训练样本集选取的精度和在降维过程中样本特征信息的损失程度,基于此问题,本文根据不同时相同一地区的遥感影像的差值影像中各像素本身的灰度值及其邻域平均灰度值特征获得其一维和二维直方图,针对差值影像无噪和带噪两种情况,根据直方图信息选取Fisher判别分析所需的训练样本,同时为了尽可能降低判别分析过程中有用信息的损失,将所得到的原训练样本集进行非线性变换,使其映射到高维空间中,利用映射后的训练样本求得Fisher判别规则。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原训练样本的Fisher判别分类和基于寻找更多的样本特征的Fisher判别分类方法生成结果相比,在差值影像无噪和带噪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好的变化检测精度和抗噪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并针对部分国家(美国、法国、日本、中国)的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策略进行分析。美国EOS计划和ESE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推动对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法国以高分辨率SPOT卫星系列为其对地观测技术的特色;日本制定了对地观测技术的基本发展策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对地观测技术方面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此外,笔者以滑坡灾害系统为例说明了对地观测技术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97.
雅鲁藏布江源头区的植被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雅鲁藏布江源头区是国家级重要生态功能区,该区域自然背景资料极为缺乏。2002—06和2002—11,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对源头区主要河谷典型地理环境位点植被进行了2次地面踏勘。结果表明:源头区主要植被类型有高寒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丛以及高寒垫状植物和流石坡植物。高寒草原类型主要有紫花针茅(Stipa pur purea)草原、青藏苔草(Carex moorcroftii)草原、固沙草(Orinus thoroldii)草原、藏白蒿(Artemisia younghusbandii)草原、藏沙蒿(Artemisia weiibyi)草原。高寒草甸主要类型有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藏北嵩草(Kobresia littledalei)、三角草(Trikeraia hookeri)草甸。高寒灌丛的主要建群种有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和变色锦鸡儿(Caragana versicolor)。在雪线附近有由多种高寒植物组成的垫状植物群落和流石坡稀疏植物。对群落的物种组成,分布区的土壤、水分等生态要素以及植被地理格局进行了概括性描述。  相似文献   
998.
地貌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学是现代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以来在地貌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河流地貌、黄土高原与坡地地貌、青藏高原及南极地貌与第四纪、喀斯特与旅游地貌、地貌实验与模拟、地貌制图共六个方面,对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团队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并就提高地理资源所地貌研究在学科发展和服务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广东丹霞山作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和命名地,对于其独具特色的红色成因至今仍存在争议,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对丹霞山红色地层石英砂岩开展了矿物学研究.结果 表明,该石英砂岩中含有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红色物质主要呈团簇状、串珠状和浸染状3种状态,分布于胶结物和基质中,并在矿物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岩石宏观上呈红色.Fe元素是致红色的关键,其来源可能是非晶态的铁氧化物,属于赤铁矿的无定形早期形态或铁络合物的形式.铁镁硅酸岩等母体矿物的继承,以及被地下水机械渗透的碎屑和粘土矿物,都能够为染色提供直接的铁来源.丹霞山的红色是在沉积后改造形成的,地下水的参与促进了长石等矿物的溶解,导致次生孔隙的发育和含铁物质的沉淀.含氧水环境的持续更新有利于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的进行,促使蚀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铁和溶液中的铁不断沉淀,导致红色加深,最终形成丹霞山广泛分布的红色地层.对于丹霞山红色成因的研究,有利于为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红色成因和致色机理研究提供新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南半球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可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3):672-679
本文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年前期(3、4、5月的季节平均)和同期(6、7、8月的季节平均)的南半球环流作对比分析,探讨南半球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关系. 结果表明前期和同期南半球环流均有显著差异,春季南极涛动对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影响较夏季显著,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在春、夏两季中有很好季节持续性. 因此,春季南半球环流异常可以作为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主要短期气候预测因子. 南、北半球中高纬环流相互作用是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可能的联系机制是从南半球高纬到北半球东亚沿岸经向分布的正压遥相关. 研究中还发现在长江中下游的涝年,整个对流层中南半球春、夏两季有持续增温,这说明了南北半球的温度梯度减弱也是东亚夏季风减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