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1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353篇
地球物理   255篇
地质学   565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藏高原近地层通量特征的合成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计划 ,设置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拉萨、日喀则、那曲和林芝 4地 1993年 7月~ 1999年 3月近 7a的自动气象站 (AWS)近地层梯度观测资料 ,确定出分季节的高原地表粗糙度和逐日的地面总体输送系数 ,以此为基础用总体输送公式对地面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进行了计算 ,并用合成方法分析了 1993~1999年高原近地层通量夏季、冬季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用现今小震推断洪洞、临汾两次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山西临汾地区是一个历史强震多发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3/4)两次特大地震,这两次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在持续不断的小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大震区地震长期活动特征,我们对临汾无线传输地震台网记录的1987-1999年期间发生的1670次中,小地震重新进行了震源定位,根据对这些地震震源位置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和震源机解制的分析,认为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应是长80km,埋深5-26km的NNE走向,高倾角的右旋走滑型断层,而临汾地震的震源断层是长70km,埋深5-22km的NWW走向,高倾角的左旋走滑型断层。这与洪洞,临汾两次大震极震区的等震线及该地区应力场的构造环境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天山1号冰川厚度和冰下地形探测与冰储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的雷达回波探测 ,清晰地揭示出冰川底部冰 /岩界面的位置及其起伏变化特征 ,显示出雷达波对山地冰川良好的穿透能力和对冰下地形的高分辨能力 ,冰川雷达测厚的误差小于 1 .2 %。研究结果显示 ,1号冰川东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5 8.77m ,西支冰川平均厚度为 44.84m ,冰体厚度最大值发育于冰川中部趋于主流线位置。冰川冰储量计算表明 ,东支冰储量为 0 .0 5 1 868km3,西支冰储量为 0 .0 2 0 2 1 0km3。表面和底部地形有明显差异 ,主要因冰川动力过程对基岩强烈的地貌作用所致 ,意味着冰床的起伏地形对冰川浅层冰体的运动过程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正压模式,采用滞后平均法(LAF)对2000年热带气旋进行路径集合预报试验,并与基于热带气旋初始结构扰动的集合预报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AF方法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具有较好的改进作用。但LAF的集合预报效果受模式本身误差的影响,在完美模式的假设下,LAF集合预报相对于控制试验的技巧水平20~40%。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分省地质灾害图集与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中国分省地质灾害图编图的意义,编图原则和方法,通过分省地质灾害图集的编制和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分类方案,论述了我国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液态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安娜  惠荣耀 《沉积学报》1996,14(1):135-142
文章报导了准噶尔盆地不同地区、不同产层原油和烃源岩样品中正构烷烃和类异成二烯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在nC11-nC34之间,保罗系湖沼相成因的原油,正构烷烃δ13C值大部分分布在-27.0‰──32.4‰之间,比海相地层的原油重,具有富集13C的特征。ⅡA型烃源岩产出原油的单烃δ13C值比ⅡB型的轻,相对富集12C。碳源组成相同的原油在正构烷烃和类异成二烯烃碳同位素组成上,有相似的分布范围和较为一致的总体变化趋势,因此单烃碳同位素组成可用于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电子探针对岩浆和变质重结晶锆石进行了成份分带的研究,结果表明,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从晶体中心至边缘P2O5含量增大的特点,可作为它们的成因标型特征,岩浆锆石则P2O5含量变化不稳定,本文论述了它们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The major gold deposits in east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occurrence in pre-Cambrian host metamorphic rocks,restriction in some specific stratigraphic-structural terranes,tendentious localization in ductile or ductile-brittle shear zones,association with the syntexis type granitoids,and significant remobilization,superimposition and enrichment by the later stage Mesozoic tectono-magmatic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9.
A new method of detecting th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for single-pile with high strai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 heavy hammer or a small type of rocket is used to strike the pile top and the detectors are used to record vibration graphs. An expression of higher degree of strain (deformation force) is introduced. It is testified theoretically that the displacement, velocity and acceleration cannot be obtained by simple integral acceleration and differential velocity when long displacement and high strain exist, namely when the pile phase generates a whole slip relative to the soil body. That is to say that there are non-linear relations between them. It is educed accordingly that the force P and displacement S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amplitude of wave train and (dynamic) P-S curve is drew so as to determine the yield points. Further,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for single-pile is discussed. A static load test is utilized to check the result of dynamic test and determine the correlative constants of dynamic-static P(Q)-S curve. Foundation item: Key projects of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of Yunnan Province (documented Yunnan district [2002]54-02-02) and Geophysical Society of Yun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20.
天津盛夏降水趋势与初夏华北高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初夏(6月)的天气气候演变,预测盛夏(7~8月)的短期气候趋势,一直是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揭示了自1958年以来天津盛夏降水趋势与初夏时节临近地区上空的环流特征之间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初夏华北高压强时盛夏天津降水偏少,反之盛夏天津降水偏多,不仅逐年的对应关系显著,而且变化趋势相反,转折时期也一致。初步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以前天津(华北)盛夏多雨和80年代至今天津(华北)少雨的物理原因。以此为主要根据建立了初夏对于盛夏天津降水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1998~2003年连续6年预报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