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257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21.
The Yuqi block is an important area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northern Akekule uplift, Tarim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The Upper Triassic Halahatang Formation (T3h) within the Yuqi block can be subdivided into a lowstand system tract (LST), a transgressive system tract (TST), and a highstand system tract (HST), based on a study of initial and maximum flood surfaces. Oil in the lowstand system tract of the Halahatang 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medium to lightweight (0.8075 g/cm3–0.9258 g/cm3), low sulfur content (0.41%–1.4%), and high paraffin content (9.65%–10.25%).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s principally controlled by low-amplitude anticlines and faults. Based on studies of fluorescence thin sections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reservoirs in the T3h were formed in at least two stages of hydrocarbon charge and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first stage (Jurassic–Cretaceous) both the structural traps and hydrocarbon reservoirs were initiated;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Cenozoic) the structural traps were finally formed and the reservoirs were structurally modified. The reservoir-forming mechanism involved external hydrocarbon sources (i.e. younger reservoirs with oil and gas sourced from old rocks), two directions (vertical and lateral) of expulsion, and multi-stage accumulation. This model provides a theoretical fundament for futu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Tarim Basin and other similar basi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522.
岩溶水流系统特征研究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合理评价和开发利用.借鉴水文学的研究方法,统计并量化了典型岩溶水流系统的空间特征以及其水文动态响应、温度场和电导率特征.划分了扇状、树枝状、平行状、梳状4种地下水系来综合反映岩溶水流系统的地表地下岩溶特征,前两者主管道垂直于地层走向,构造裂隙起汇水作用,后两者主管道平行于地层走向,...  相似文献   
523.
中国麒麟菜族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麒麟菜是生产卡拉胶的主要原料(Doty,et al.,1978)。麒麟菜的研究在其他国家起步校早,Agardh J.于1847年创立了麒麟菜属 Eucheuma,随后,荷兰藻类学家Weber-van Bosse(1928)、日本藻类学家Yamada(1936),以及Kraft(1969)都有较详细的报道;此外,还有一些区域性的研究报告(Taylor,1960;Dawson,1961;Dawes, et al.,1974; Cheney,et al.,1988)。我国从5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麒麟菜的资源保护、繁殖及养殖工作,主要开发利用的是琼枝 Betaphycus gelatinum。1985年我国从菲律宾引进了异枝麒麟菜(吴超元等,1988),现称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从分类的角度来说,琼枝藻属和卡帕藻属在我国为属的新记录。 1985年,美国藻类学家Dory和 Norris从商业角度出发,提出了15种具有商业价值的麒麟菜的分类标准,使麒麟菜属的分类研究获得较大进展;1988年,Doty再次修正了18种麒麟菜的分类标准,并在红翎菜科内新建了麒麟菜族Eucheurnatoidae,其中除麒麟菜属外,还建立了一新属一一卡帕藻属Kappapyrus,1996年再次新增了琼枝藻属Betaphycus。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目前卡拉胶的需求量大增,作为其主要原料之一的麒麟菜种类甚多,每属富含的卡拉胶的种类不同(琼枝藻属以β-型、麒麟菜属以t-型、卡帕藻属以k-型卡拉胶为主)(Doty,1996),同时特定的工业也要选用特定类型的卡拉胶,因此,正确区分这三属的不同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迄今,我国关于麒麟菜的研究,除了一些区域性的调查外(夏恩洪,1963),还没有分类方面的专论性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所能收集到的标本的分析研究,明确我国产的琼枝藻属、麒麟菜属和卡帕藻属的种类、产地和种类间的区别,为卡拉胶实验的科学研究部门和生产单位在选择实验材料、选种养殖或收购原料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4.
The selection of representative input ground motions (IGMs) is important for a proper nonlinear response time history analysis (NLRHA) of modern structures. The prevailing IGM selection procedure requires that the response spectra of selected ground motions are matched with the code-specified design spectra,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frequency contents combination in the time domain on the multimode interactions is not considered. Ignoring the effect of the frequency contents combination in the time domain of IGMs may cause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 analysis results for selected IGMs, although they are matched to the same design spectrum. In this paper, a modal-based ground motion selection (MGMS) procedure is proposed as a supplement to spectrum matching-based IGM selection procedures for selecting proper IGMs that can sufficiently induce the multimode interactions. In the proposed procedure, three equivalent single-degree-of-freedom (ESDOF) systems are developed by pushover analysis. NLRHA is then conducted for these ESDOF systems with a set of 20 seed IGMs chosen by the spectrum-matching–based selection procedure. Finally, seven IGMs are selected from the seed IGMs for NLRHA in the full structural model. To verify MGMS, seismic demands of high-rise buildings were computed by NLRHA with seven MGMS-selected IGMs, seven IGMs with closest spectrum matching, and groups of seven randomly selected IGMs derived from three different sets of 20 seed IGMs. The computed seismic demands with MGMS-IGMs show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n demands determined using the whole set of seed IGMs, while the deviation is much lesser compared with those groups of randomly selected IGMs.  相似文献   
525.
水泥土支护体稳定的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况龙川 《岩土力学》2000,21(1):45-48
以土层剪切强度指标为基本变量, 对水泥土支护体稳定性设计内容建立了可靠度分析方法, 依据上海软土地区 21 例地质资料, 利用一次二阶矩验算点法( JC 法)对有关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可靠度指标的核算与分析, 探讨了基本变量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26.
热液流体泵吸上侵管流动力学模拟及其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流体相在各种地质过程中的行为和作用 ,是地球物质科学的核心课题。通过对山西义兴寨脉状金矿热液流体上侵动力学的模拟计算证明 ,构造泵吸驱动的矿液流动具有有压管流的性质 ,并探索引入柏努利方程对其流动状态进行描述。论证了地质流体因其性质和所处地质环境的不同 ,可划分为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和较宽阔裂隙中的管流 (流动 )两种。赋存于地壳中深部或由岩浆冷却分异形成的成矿流体 ,在张剪性断裂活动中 ,主要由构造泵吸机制驱使其上侵成矿。热液在相对封闭 (未喷出地表 )的较宽阔的断裂系统中受应力驱动上侵流动 ,其性质接近于流体力学中的有压管流 ,可以用柏努利方程进行描述。推导出了描述热液管流上侵动力学特征的柏努利方程关系式 ,表明热液的流速与所处构造压力差、流体的性质 (温度和密度等 ) ,以及流动通道的结构特征有关。对义兴寨脉状金矿进行的计算结果证明 ,热液上侵流速场的空间变化与金矿化分布格局相吻合 ,流体的高流速地段指示含矿石英脉密集区 ,因此具有成矿预测意义。针对热液管流上侵过程建立的动力学总方程中 ,每一个变量都有明确的地质意义 ,并可以在矿区实际测量 ;绘制的几组理论关系曲线有助于具体分析各种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27.
岑况  钟玉芳 《现代地质》1999,13(4):408-414
攀西地区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从下到上具有套叠式韵律结构的特征 ,这种韵律由岩石的颜色、矿物的成分、结构等表征。在长期的地球重力作用下 ,物质的液态分异或固相结晶分异为层状岩体韵律成因的关键。提出用类似于 Cantor分形集合法构筑重力分异时空分形集合 ,结果以色谱条带图和直方图表达 ,并与攀枝花层状岩体的野外岩石观察的颜色韵律以及岩体实测的矿物成分、长石的 An号码进行了对比 ,表明岩体实测数据与构筑的重力分异时空分形理论图式很相似 ,揭示了攀西层状基性 -超基性岩体的套叠式韵律结构在成因上具有时空分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528.
幔-壳地球化学演化和岩浆期后金属富集成矿的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岑况 《地学前缘》1999,6(2):375-383
系统论述了岩浆期后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整个发展过程及其与地球壳幔物质分异演化的关系。笔者认为,岩浆侵位冷却结晶过程或随后金属矿床形成的时间相对于地球元素演化富集的历史是很短暂的。金属成矿的演化历史开始于元素的幔壳分异,其后成矿物质伴随全球性板块运动,经历了地壳不同构造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迁移演化,最终到达和定位于现今矿床的位置。因此,地壳中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因类型的划分与成矿元素所经历的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环境有关。文中还论证了应用矿床中的热液黑云母和岩体中的岩浆成因黑云母的x(F)/x(OH)和x(Mg)/x(Fe)等成分指标,由此可识别岩浆源岩性质和岩浆冷却结晶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529.
华北降水时间序列资料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利用小波变换时域局部性特点,对华北地区降水时间序列资料作了多时间尺度小波分析.在对华北地区降水100年资料的分析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时间尺度分别得到6~7年、21~22年和35~36年的时间周期规律.这些结果为探讨华北地区长期旱涝趋势的可预报性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此外,还对这些特征尺度下的小波分析曲线进行了重构,得到的重构曲线与用原始数据作十年滑动平均所得曲线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530.
黑色岩系金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滩间山金矿床为多因复成成因,黄铁矿是其最主要的矿石矿物。穆斯堡尔诺分析和金的浸取实验表明:滩间山金矿的黄铁矿中除存在大量金矿物(自然金或银金矿)外,尚存在1.27%的晶格金,这部分金是一种潜在的金矿资源。此外,文中还探讨了晶格金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