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江苏泗洪及周边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沉积盆地演化及现今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受控于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多期构造活动。新近纪—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完整记录了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沉积基底起伏特征和沉积物堆积过程。文章以泗洪段SHJ02钻孔为例,在钻孔岩心特征分析及地层序列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古地理环境及构造演化特征。SHJ02钻孔孔深246.00 m,自上而下揭示的地层包括:第四系(埋深0~47.43 m)、新近系(埋深47.43~239.52 m)、晚白垩世红层(埋深239.52~242.70 m)及早白垩世火山岩(埋深>242.70 m)。该区晚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序列和沉积格架特征,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晚白垩世断陷沉积、古近纪隆升剥蚀、新近纪伸展环境下河-湖相沉积,以及第四纪晚期挤压背景下快速隆升的构造演化过程。新近纪—第四纪河道演化变迁、河-湖相频繁交替等沉积体系的快速转换是对郯庐断裂带泗洪段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2.
关于南国冰臼群成因的商榷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南国冰臼群的确定,是在发现大量古冰川遗迹的基础上提出的。依据前期气候地层法的分析、研究和对比,冰臼群大约形成于距今约2~3百万年的第四纪早期。根据我国2~2.4百万年考古学最新发现的旧石器的石质、岩石类型、保存条件等的对比,冰臼群历经2~3百万年的沧桑,完全可以保存至今。以南国遗植物、更新世动植物群化石,和试图在冰臼中及砾石表面发现“针头鼠尾”状擦痕的存在,来佐证“广东第四纪汉有冰川发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3.
班公湖-怒江断裂带是由4条断层组成的3个巨大弧形断裂带,带中发育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沉积地层。自北而南,各断裂带及其南北两盘,有相继隆升的剥蚀带和与之相伴的凹陷沉积带,表明该区地壳曾发生强弱起伏、缓慢交替的层波运动。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大量的K-Ar同位素年龄和硫、铅、氢-氧同位素数据统计、对比分析,认为燕山地区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银矿床与著名的环太平洋东带陆相火山岩型银矿床有着明显的差别.本区银矿成矿时代为195~100Ma;成矿物质以深部来源为主,兼有基底和盖层物质加入;成矿热液主要是岩浆水中混入大量天水的混合水.  相似文献   
105.
洛塔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特征及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劳文科  蒋忠诚  时坚  梁彬 《中国岩溶》2003,22(4):258-266
在简述洛塔地区自然地理、岩溶及水文地质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表层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及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查明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是研究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子系统调蓄能力的关键所在的观点。根据表层岩溶带的水动力条件类型、含水空间结构类型、碳酸盐岩类型及第四系土层覆盖情况,将区内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划分为12个具体类型。并对各表层岩溶带水文地质结构类型的主要水文地质特征、调蓄能力及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条件等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王清坚教授基于“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体系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获取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得到难治性面部痤疮的作用靶点;通过R语言将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的“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169种药物活性成分,对应2781个作用靶点,其中与难治性面部痤疮的共同靶点有77个。PPI网络筛选得到AP-1转录因子亚基、转录因子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等9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共1878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和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通路。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地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为进一步发掘其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结合降水实况、红外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8月8-11日发生在雷州半岛的致洪特大暴雨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模拟分析和研究,包括雨量、动力热力特征、三维结构以及发展变化。结果表明,模拟雨带与实况位置吻合,中心强度与实况基本一致,强降水中心出现的时间略偏迟。此次强降水是由于受“帕布”减弱后的外围环流及其西南伸展的辐合槽带的天气形势影响,具有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强降水落区与涡度场、散度场和垂直速度场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发生落区表现为明显的螺旋结构。在低层为正涡度区和负散度区,到中层后转为负涡度区和正散度区,强降水区域内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强烈的上升运动是导致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几何计算法判断三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几何原理,对三支不等高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几何结构进行分析求证,推导出避雷针的垂直保护范围和侧面保护范围的高度计算公式。通过公式计算,可直接确定某一点的避雷针保护高度。  相似文献   
109.
以在建的武汉绿地中心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超高层建筑物动态特性监测与分析技术方法。采用该方法获取监测时段内建筑物动态位移时间序列、振幅以及显著性频率等动态特性信息,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楼顶位移与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楼顶、楼高400 m以及楼高300 m处监测方向的水平位移最大振幅分别为5.12 mm、4.22 mm和3.11 mm,且标准差均为亚mm级;该建筑物固有频率为0.200 2 Hz,由于同时受施工震动、温度等影响,导致该大楼还受其他频率影响较明显,如楼顶处监测方向位移时间序列仍受频率0.308 2/8.033 9 Hz影响较显著;楼顶位移与温度变化时间序列的灰色关联度接近1,表明楼顶位移与温度变化存在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吕宋海峡浮标轨迹的拉格朗日拟序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