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35篇
  免费   28579篇
  国内免费   53267篇
测绘学   12779篇
大气科学   26198篇
地球物理   21617篇
地质学   63868篇
海洋学   23079篇
天文学   1780篇
综合类   8631篇
自然地理   10829篇
  2024年   515篇
  2023年   1511篇
  2022年   3931篇
  2021年   4893篇
  2020年   4810篇
  2019年   8100篇
  2018年   7754篇
  2017年   7246篇
  2016年   7360篇
  2015年   7679篇
  2014年   7229篇
  2013年   8475篇
  2012年   9039篇
  2011年   9023篇
  2010年   9017篇
  2009年   8038篇
  2008年   7293篇
  2007年   7020篇
  2006年   6521篇
  2005年   5500篇
  2004年   4991篇
  2003年   4011篇
  2002年   3853篇
  2001年   3559篇
  2000年   2941篇
  1999年   2269篇
  1998年   1963篇
  1997年   1981篇
  1996年   1552篇
  1995年   1459篇
  1994年   1338篇
  1993年   1266篇
  1992年   1098篇
  1991年   777篇
  1990年   748篇
  1989年   610篇
  1988年   530篇
  1987年   429篇
  1986年   343篇
  1985年   274篇
  1984年   300篇
  1983年   181篇
  1982年   235篇
  1981年   162篇
  1980年   128篇
  1979年   152篇
  1978年   60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48篇
  1971年   5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沂水崔家峪玻璃用石英砂岩矿床赋存于早寒武世李官组砂岩段中.呈近水平的层状产出。因其岩石坚硬.矿体呈环山的平台状分布。矿体厚度大,矿石品级高,特级品矿石二氧化硅平均含量98.47%,铁杂质平均含量0.043%(选矿后,铁杂质含量可降至0.02%以下),为一优质玻璃硅质原料矿床。矿石为细一中粒石英砂岩,粒度以中粒为主,矿石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碎屑成分含量为97%~98%.其中绝大部分是石英颗粒.具典型的砂屑结掏。该矿床属滨海陆源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2.
双酶法制备低黏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双酶法制备用作微胶囊壁材的低黏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的工艺路线与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在酯化淀粉乳质量浓度 2 0 %、每 g淀粉α 淀粉酶的用量为 6SKBU的条件下 ,影响产品性能的各因素中 ,糖化酶的用量对产品的DE值和流度的影响最大 ,各因素的重要性依次是 :糖化酶的用量、糖化酶作用时间、α 淀粉酶保温作用时间。最佳工艺条件是 :α 淀粉酶保温作用时间 4min ,每 g淀粉糖化酶用量 0 .2GAU ,糖化酶作用时间 2 .5h ,此时产品的DE值为 30 ,流度为 80左右  相似文献   
23.
地壳对海洋潮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三维动态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中国北部地区的地壳对邻近的渤海与黄海海平面变化的响应。虽然此应力场过于微弱不足以引发地震,但发现应力集中的位置及应力场变化较大的位置恰好与某些现代地震的震中一致。这一结果表明研究地壳对广泛分布的载荷的响应对研究区域地震构造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4.
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隧道实际,首先阐述了隧道工程的基本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然后针对隧道工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和可采取的工程措施,从大气降水、围岩稳定、围岩压力、洞口稳定、隧道比选等角度探讨隧道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方法和一般内容,进行隧道工程地质评价,为隧道施工、支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5.
黄土高原古植被与再造山川秀美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要想恢复秀美的山川,主要在于恢复被人类严重破坏的原始植被.黄土高原的原始植被到底是什么样子,学者们说法不一.孢粉分析是最重要的方法.目前,研究结果已揭示出黄土高原古植被在第四纪以来显示着时间上、空间上的变化.古土壤代表间冰期夏季风盛行的湿热气候,植被比较繁盛;黄土代表冰期冬季风盛行的干冷气候,植被凋凌.全新世中期5000~6000年前,现代间冰期气候最佳时期,半坡人生存之时,森林茂密并有亚热带植物入侵,但兰州一带1万年来一直保持着荒漠草原的面貌.因此,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应参照各地的原始植被并考虑现代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在东南部可以恢复森林,中西部可以恢复森林草原,西北部只能种草恢复草原.  相似文献   
26.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与中强地震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祁连山-海原断裂带近期断层形变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是中等强度地震发生的显著背景,并且往往与大陆地震活动的阶段性总体状况相呼应;区域形变存在明显的特征量,包括特征形态和特征时间,同一场地在不同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具有重复性,但会受到背景差异显著的不同地震的影响,目前形变状况表明研究区仍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地壳运动背景。  相似文献   
27.
济宁市嘉祥县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嘉祥县石灰岩矿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其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为2个评价指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分为2种要素3个指标,同时将矿山恢复治理难易程度也作为一个评价因子。评价过程中对各指标危害性大、中、小程度均单独赋值,然后将各指标的分值进行叠加,确定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等级,将概划出的13个评价单元分为极差、差、一般3个区。提出了强化矿山管理、植树造林、科学避让、修建拦水坝等保护与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8.
样品在分解过程中 ,亚铁易被空气部分氧化 ,致使测试结果偏低 ,采用在HF H2 SO4溶矿过程中加入邻菲卟罗啉 ,与亚铁形成络合物 ,对保护亚铁具有较好的效果。拟定了在塑料坩埚中加邻菲卟罗啉、H2 SO4及HF ,中高温电热板溶矿 ,容量法测定样品中的亚铁 ,方法精密度为 0 .2 3% ,样品加标准回收率 98.8%~ 10 1.9%。此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9.
Prediction Test for the Two Extremely Strong Solar Storms in October 200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late October and early November 2003, a series of space weather hazard events erupted in solar-terrestrial space. Aiming at two intense storm (shock) events on 28 and 29 Octob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Two-Step method, which combines synoptic analysis of space weather–`observing’ and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 ‘palpating’, and uses it to test predictions. In the first step, ‘observing’, 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s of the source surface magnetic field, interplanetary scintillation (IPS) and ACE spacecraft, we find that the propagation of the shock waves is asymmetric and northward relative to the normal direction of their solar sources due to the large-scal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ronal magnetic fields, and the Earth is located near the direction of the fastest speed and greatest energy of the shocks. Being two fast ejection shock events, the fast explosion of extremely high temperature and strong magnetic field, and background solar wind velocity as high as 600 and 1000 km s−1, are also helpful to their rapid propagation. According to the synoptic analysis, the shock travel times can be estimated as 21 and 20 h, which are close to the observational results of 19.97 and 19.63 h, respectively. In the second step, ‘palpating’, we adopt a new membership function of the fast shock events for the ISF method. The predicted results here show that for the onset time of the geomagnetic disturbance, the relative error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al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1.8 and 6.7%,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stimated results of the first step; and for the magnetic disturbance magnitude, the relative error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al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4.1 and 3.1%,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comparison among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our Two-Step method with those of five other prevailing methods shows that the Two-Step method is advantageous in predicting such strong shock event. It can predict not only shock arrival time, but also the magnitude of magnetic disturbance.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paper tell us that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features of shock propagation thoroughl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improving the prediction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30.
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的构造应变背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网络工程”1998~2001年累积的1181个测站的GPS重复观测资料,采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建立中国大陆水平运动模型速度场,用大地坐标在椭球面上计算各类应变场,详细分析了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前中国大陆水平构造应变场空间分布特征。各类构造应变场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喜马拉雅构造带与昆仑山地块内(地震断裂带南侧),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次之。分析表明,昆仑山8.1级地震正好发生在张性面膨胀应变率的高值区,第一、第二和最大剪应变率高值区边缘的突变区和最大、最小主应变率的高值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