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321篇
海洋学   135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In this work, we study the coupled cross-flow and in-lin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of a fixedly mounted flexible pipe, which is free to move in cross-flow ( Y- ) and in-line ( X- ) direction in a fluid flow where the mass and natural frequencies are precisely the same in both X- and Y-direction. The fluid speed varies from low to high with the corresponding vortex shedding frequency varying from below the first natural frequency to above the second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flexible pipe. Particular emphasis was plac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line and cross-flow vib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alyzed by using these measurements exhibits several valuable features.  相似文献   
32.
编队卫星InSAR系统的相位同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队卫星InSAR系统属多基雷达系统,依靠编队卫星构型形成干涉所需的基线。一发多收工作模式下的编队卫星InSAR高程测量系统,协同工作的雷达间必须建立时间同步、相位同步和空间同步,其同步精度将影响InSAR系统的功能与性能。三大同步中,相位同步误差直接影响SAR复影像的相位误差,从而影响系统的高程测量精度。本文根据编队卫星条件下SAR成像的要求,对相位同步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由于相位不同步所引起的相位误差对InSAR高程测量精度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编队卫星InSAR系统对于相位同步的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保证被动雷达能够对回波实现相参成像,在整个合成孔径时间内,主动和被动两个雷达在载波相位上必须保持确定和可知的关系,且其差值随系统距离向分辨率的不同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在整个干涉数据的录取时间里,主动和被动两个雷达载波相位同步误差不能超过高程测量的精度要求所允许的误差。  相似文献   
33.
基于AJAX的数据分页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数据分页存在用户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JAX的数据分页方法,并成功地在设备管理系统的查询模块上得到应用,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在现有的Web应用中采用AJAX技术,能减轻服务器压力,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首先对比了传统Web和标准AJAX的交互过程,接着介绍了A-JAX概念及核心技术,同时给出了结合AJAX和J2EE技术实现数据分页的例子。  相似文献   
34.
InSAR技术是近年来在SA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机载InSAR系统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根据InSAR测量原理,在系统中需装有高精度的DGPS/IMU系统,测量雷达天线位置和基线倾角,用于求解地面目标点高程,但如何求解目标点平面坐标研究不多.在介绍了InSAR高程求解的基础上,结合SAR成像原理,使用高精度DGPS/IMU系统获取的数据,提出了平面坐标的求解方法,并使用实际的机载InSAR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提出的方法可以满足其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5.
The compliant vertical access riser(CVAR) is a new riser concept with good compliance;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operating costs by eliminating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machines to operate wells directly on the platform.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he optimal riser parameters in terms of the stress and riser weight by optimizing the CVAR, and we compared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static CVAR model was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virtual work and variation, and the model was verified using MATLAB. Design of experiments and Kriging method were us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ample calculations and improve the modeling accuracy. An appropriate selection of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P) and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helped to optimize the CVAR design.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 was used to solve the Pareto frontier of the optimizat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decision makers with more choices for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fter optimizing the riser parameters, the geometry of the riser was smoother, and the stress and stress differences were greatly reduced; the maximum equivalent stresses at the top and bottom were reduced by 36.6% and 44%,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stress difference in the buoyancy block area was reduced by 20.9%, and the weight of the riser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28.1%.  相似文献   
36.
研究东日本地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震中及其附近区域在地震前后的水汽时间序列变化。首先分析震中MODIS水汽序列和震中附近探空站点水汽序列在地震前后的变化;然后基于GNSS ZTD与水汽之间的高相关性,以GNSS ZTD代替GNSS水汽,讨论震源区周围IGS站点的ZTD序列变化。研究发现,震后震中及其附近区域水汽值变化出现异常,且距离越近所受影响越大;水汽不断聚积,达到峰值后发生降水。  相似文献   
37.
在基于精密单点定位(PPP)的授时方法中,卫星钟差产品的高精度时间基准至关重要.针对实时卫星钟差产品时间基准不够稳定的问题,本文采用一组具有原子钟外部输入的国际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服务(IGS)跟踪站建立了顾及原子钟变化特性的基准精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阿伦方差对不同的IGS跟踪站外接原子钟进行稳定度分析,挑选出一组稳定度高的原子钟用以精化时间基准.在此基础上,利用阿伦方差分析各台原子钟的噪声参数特征,并确定不同原子钟之间的权比关系.最终,建立时间基准改正量的随机模型,并计算出精化后的时间基准.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与IGS事后精密钟差产品定义的时间基准比较,改正后的实时钟差基准单天内的标准差(STD)优于0.1 ns,相比于改正前最高提升了93%.同时,基准改正后的天内万秒稳达到10-15量级,实现了一个量级的提高.此外,通过相对钟差精度的分析,表明钟差基准修正不影响PPP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8.
中国锂资源的分布具有卤水型与硬岩型相伴相随、若即若离的特点。“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锂理论,在多年三稀金属矿产找矿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中国锂矿的形成与“多旋回”构造运动密切相关,从前寒武纪到新生代均有成矿潜力,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多旋回成矿谱系。锂的“深循环”,一是锂深度参与成岩成矿的物质循环;二是需要一个“圈闭”的构造背景将锂“捕获”以避免其过度分散,锂从开始加入到岩浆与最终定位的深度之差,是硬岩型锂矿成矿的关键之一,压差越大越有利于伟晶岩型锂矿的形成。大量锂矿实例显示锂的物质循环是“内外生一体化”的统一过程,高海拔地区(山上)的含锂地质体(花岗岩类甚至直接就是含锂矿床)经风化剥蚀之后,可能成为沉积型锂矿的物质来源之一;而富含锂的沉积岩经过埋藏、变质、深熔也可以形成含锂的岩浆岩、伟晶岩。我国西部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扎布耶盆地及东部的江汉盆地、吉泰盆地、周田盆地等大小不一的盆地均含锂,而其周边造山带中也不同程度发育硬岩型锂矿,这就为区域找矿指明了方向。“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成锂理论是三稀矿产成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锂矿找矿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借鉴,在甲基卡、可尔因、阿尔金、幕阜山等锂矿矿集区的找矿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青岛奥运水域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确定了奥运水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污染物,然后在潮流模拟的基础上,利用物质输运方程数值模拟了2000~2003年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其结果与现状调查基本吻合。最后再利用该输运方程,预测了奥运帆船水域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4 -N)、总磷(TP)的环境容量(中潮时分别为:69.948 t/d,7.46 t/d,0.5455 t/d),为奥运水域的目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青藏高原东部壳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球动力学问题中,笔者在文中主要考虑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有关的问题,它涉及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和壳-幔的耦合-解耦模型。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支持存在下地壳流动的模型。青藏高原东部和川滇西部地区的上地幔各向异性(SKS波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延迟时间)的初步结果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壳-幔变形特征是不同的,尽管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同一个板块碰撞带。在青藏高原内部的壳幔变形属于垂直连贯变形,它以缩短为主,而高原外部的地壳(或岩石圈)则相对于其下方地幔运动。在高原内部和外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地幔变形过渡带。然而,高原内部的垂直连贯变形与高原内部存在大范围下地壳流动的模型不一致。笔者在该地区开展了近两年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试图从地震记录中确定过渡带的位置和探讨它的流变性质。文中扼要回顾已经取得的结果,并介绍正在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