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230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347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黑云母与氯化物热水溶液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500℃和1×108Pa条件下,利用冷封口高温高压水热系统和焊封金管技术实验研究了黑云母和Na-Ca-氯化物溶液的相互作用,着重考察反应不同时间的黑云母表面和溶液化学的变化。黑云母中的K、Fe和Si不同程度地进入溶液相,而溶液中原有的Na和Ca含量降低;SEM/EDAX和EMAX研究表明,反应后的黑云母边缘部分明显失去K和Fe,应得到相当数量的H2O和一些Ca。黑云母中Fe活化的控制反应可能是H+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802.
“98.7”鄂东连续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分析(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使用10分钟间隔的武汉WSR-81S数字化雷达回波资料,结合逐时地面风场及雨量,对1998年7月20-21日出现在湖北省东部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中尺度分析。结果指出:地形对地面中-β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流回波的发生发展则与地面中-β尺度系统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对流层低层低钠的组织作用下,回波系统呈现出明显的涡旋运动,通过多次合并加强,最终造成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803.
上海地区淤泥质粘性土固结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上海地区具有最大压缩性的淤泥质粘性土的固结试验,进行了四种方法的探讨,针对软土结构特征,在加荷速率和荷重率方面作了优化选择,为提高试验效率、保证成果质量,提出了适合上海淤泥质粘性土的固结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04.
曾贻善  艾瑞英 《矿物学报》1994,14(1):40-45,T001
利用金袋热设备,于300℃,50MPa和流动条件下(流速:7ml/h和1ml/h研究了斜长石与1mol/kgNaCl溶液的相互作用,还在同一温度压力下进行了静态实验,着重考察反应后溶液化学和长石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以探讨钠交代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反溶液的PH值升高,Na含量降低;Si,Ca,K和Al转入溶液的特征与反应状态以及溶液流速有关;斜长石的钠交代作用涉及及钙长石组分溶解和钠长石组分结  相似文献   
805.
周瑞琦  谷一山 《地震研究》1990,13(4):402-410
本文介绍了耿马7.2级地震的某些震害现象,通过简单的机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竖向力作用比较突出。和发震构造的活动性状联系起来考虑,估计这次地震强烈的竖向震动可能与发震断层垂直运动分量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806.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面温度锋的卫星遥感观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使用1989~2001年的NOAA AVHRR图像,研究了我国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海面温度锋.卫星遥感观测表明,该海域海面温度锋终年存在,锋面沿50~100 m等深线分布,西段呈西南西-东北东走向,东段以舌状向北突出,长约470 km.给出了该海域海面温度锋的多年月平均、季平均和年平均特征值.统计结果显示,锋的平均强度、平均最大强度和平均宽度分别为0.147,0.281℃/km和15.15 km.锋的各种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锋的不稳定性普遍存在,沿锋面常形成半环状的锋波,使锋面呈半环状波动分布.锋波形成的时间尺度约为1~7 d,锋的波长约为35~133 km,年平均波长为63 km,波幅为25~70 km.锋面的波动向北东北方向传播,并存在锋面整体向北东北的平移现象.  相似文献   
807.
GPS精密卫星钟差估计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了GPS精密卫星钟差的估计方法,并分析了伪距与相位观测值对估计精度的影响。基于PAN-DA软件,采用全球均匀分布的40个IGS跟踪站的实测数据,对GPS精密钟差进行估计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目前采用PANDA软件估计的GPS精密卫星钟差与IGS事后精密卫星钟差比较,互差优于0.2 ns,与国际IGS各分析中心估计的卫星钟差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808.
胶州湾前湾填海对其水动力影响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ECOM-SED模式、算子分裂法和“干、湿”点法建立了胶州湾变边界数值模型。从潮、余流、潮波系统和潮流能几方面预测分析了胶州湾前湾追地对海洋水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湾填海对胶州湾的潮波系统影响甚微,振幅和位相的变化都在1%以内。但是在前湾和工程附近海域潮流和余流变化比较大,其他海域的潮流和余流变化不大,潮流流速变化为1%左右,余流流速变化为3.14%~9.16%。填海后,内湾口和外湾口附近潮能通量增加2.6%~5.24%,前湾和工程局部区域潮能通量减小20.21%~87.23%。  相似文献   
809.
近年,在安徽金寨银山地区,发现了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赋矿岩石为中酸性岩浆岩.岩浆岩中的黑云母和角闪石单矿物的40Ar-39Ar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表明,矿区内的中粒二长花岗岩、细粒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分别形成于(136.8±1.6)Ma、(130.4±1.2)Ma和(125.4±1.0)Ma,为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侵入岩.根据岩体产状和接触关系,赋矿石英正长(斑)岩和爆发角砾岩的形成晚于二长花岗岩和细晶闪长岩脉.矿区内,钼矿体和铅锌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不同岩性的岩浆岩体中,钼矿体主要发育于爆发角砾岩中心附近的石英正长斑岩中,铅锌矿体则主要赋存在二长花岗岩体中.钼矿床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12.6±1.3)Ma和(113.5±1.3)Ma.根据矿体与岩浆岩的相互关系以及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矿区内的钼-铅-锌多金属矿床与石英正长斑岩的形成时间接近,成矿与浅成-超浅成偏碱性岩浆的侵入和相关的热液作用有关,属于斑岩-隐爆角砾岩型矿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该区的岩浆岩和钼-多金属矿床形成于中国东部大规模岩石圈减薄、拆沉和热侵蚀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大别造山带应力场由挤压转化至伸展阶段以后;区内的钼-多金属矿床归属东秦岭-大别钼成矿带的东延部分,是中国东部EW向大规模成矿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10.
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和NOAA相关资料,研究了与2014年浙江夏季低温多雨事件相关的大尺度环流特征和海温因子。结果表明:中纬度我国东部到日本南部气旋性环流异常的存在有利于浙江夏季出现低温多雨,异常偏强偏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8月罕见低温多雨的直接原因;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和欧亚型遥相关(EU)是影响浙江夏季低温阴雨的主要遥相关型,当EAP负位相和EU正位相时,冷空气容易堆积和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有利于降水降温,8月罕见低温阴雨是EAP负位相和EU正位相协同作用的结果。进一步的分析表明ENSO暖位相激发了西太平洋上空强烈的异常下沉气流和反气旋,使得副高偏南偏强,东亚地区呈EAP波列型响应;热带印度洋海温全区一致模态(IOBW)暖位相的维持进一步减弱了8月海洋性大陆地区的对流活动;北大西洋中部海温季内的变化或许与EU位相的转变有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