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6篇
  免费   2155篇
  国内免费   3118篇
测绘学   1412篇
大气科学   1560篇
地球物理   1821篇
地质学   6095篇
海洋学   1380篇
天文学   122篇
综合类   812篇
自然地理   1277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638篇
  2018年   488篇
  2017年   457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710篇
  2012年   878篇
  2011年   794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748篇
  2007年   773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507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在分析iPhone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对面向iPhone基于WebGIS应用系统的实现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功能设计及布局、Ajax、canvas绘图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形成相关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该系统满足了大众对于在iPhone上实现WebGIS应用系统的需求,同时,该系统的实现对面向iPhone的Web应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2.
岷江上游第四纪叠溪古堰塞湖的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岩性相和沉积体系的分析方法对岷江上游流域的阶地进行了研究.发现叠溪较场到太平村以北约28km的沿江河段内断续分布有湖相沉积。对太平村一带的三级阶地沉积识别出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河流沉积体系和风成、表生沉积体系。认为古堰塞湖发育2期高湖平面,其间存在低湖面期形成的古土壤层。根据最高湖泊沉积与堵江滑坡体的顶部高度对比和堰塞湖发育的时间计算,太平村地区相对叠溪校场地区存在着平均3.18m/ka的抬升运动。  相似文献   
133.
利用DInSAR和GPS综合方法估计地表3维形变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基于贝叶斯统计和马尔科夫随机场理论的解析优化法的基础上,提出以GPS提供的高精度的水平形变速率作为约束,利用直接分解法,将DInSAR的斜距向形变速率分解成垂直形变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分解法有效地综合了GPS的高水平精度与DInSAR的高垂直精度优点,且计算简单,克服了解析优化法可能出现的数值不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4.
1996年春,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地质研究所参加了新疆地矿局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下水勘查工作,负责沙漠中心区KT1孔(塔中南侧38km处,38°47′N,83°57′E,孔深653.8m)的野外岩芯编录、取样和综合研究。KT1孔基本上是砂层与泥质沉积的互层,大致划分为212层、106个互层、53个中  相似文献   
135.
We have performed a detailed Mössbauer study of synthetic annites on the (OH, F)-join. Recently developed data treatment and spectr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extract true intrinsic Fe2+ quadrupole splitting distributions (QSDs) that represent the most information that can be resolved from the spectra. The overall room temperature (RT) QSDs can be consistently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four QSD contributions (or populations) centered at: QSHH2.55 mm/s for Fe2+O4(OH)2 octahedra (cis and trans not resolved), QSHF 2.35 mm/s for Fe2+O4(OH)F octahedra (cis and trans not resolved), QScFF2.15 mm/s for cis-Fe2+O4F2 octahedra, and QStFF 1.5 mm/s for trans-Fe2+O4F2 octahedra. Each such contribution has a width ( 0.2 mm/s) caused by distortions of the octahedra. Minor contributions due to Fe2+O5(OH) and Fe2+O5F octahedra probably also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Fe2+ QSDs. The ferric iron spectral component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Here, two distinct types of octahedral Fe3+ contributions are seen and interpreted as being due mainly to Fe3+O5OH and Fe3+O5F octahedra, respectively. Tetrahedral Fe3+ is seen only in the OH-annite end-member and the total Fe3+ content drops significantly on addition of F. On leave from: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Beijing, China  相似文献   
136.
与中上地壳相比,对下地壳组成、结构的认识受限于样品的获取,然而天然火山作用携带的下地壳捕虏体可以为了解下地壳提供关键样品。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显生宙以来的火山作用携带有丰富的下地壳捕虏体,为探测华北下地壳组成、结构及其形成过程提供了可能。通过对这些捕虏体定深、定性及定年的综合研究,构建了以信阳,莒南,汉诺坝和女山等典型地区为代表的下地壳组成、结构剖面模型。这些剖面表明,华北克拉通下地壳具有分层的特点,且上老下新,暗示可能与底侵作用有关。其中捕虏体的锆石U- Pb年龄和Hf同位素的研究,揭示了该克拉通下地壳复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最古老的组成部分可能老至~4. 0 Ga冥古宙,此后经历了3. 80~3. 65 Ga古太古代的再造作用,2. 8~2. 5 Ga 新太古代和2. 3~1. 8 Ga 古元古代的增生与再造共存,同时还经历了显生宙以来包括462~220 Ma,140~90 Ma和47~45 Ma的增生与再造事件。  相似文献   
137.
桩基施工将引起周边地层位移和邻近隧道结构变形,以南京龙津桥改建项目桩基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分析研究钻孔灌注桩施工全过程各工况条件对地层位移场和邻近既有隧道结构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钢套管的护壁作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地层位移和隧道结构变形较小,说明采用“钢套管边旋压边取土”、“群桩间跳施工”等工艺,对周围土体扰动影响程度较小,建议近隧桩基工程采用全套管灌注桩的施工方法,监测分析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8.
Researchon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evolutionarycharacterandmechanismofcrustaldeformationfieldbeforeandaftertheTangshan...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在《中国震例》资料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17次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得到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短临异常的三个综合特征,在归纳出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判定孕震过程、前兆异常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定量的综合标志。据中期异常的追踪分析和短临异常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义并计算了综合预报指标S值,以此值作为是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判据。本文的重点是在分析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用  相似文献   
140.
城乡一体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准确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根据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点,采用回归方法预测了城市化发展水平,并借鉴国际城市和国内沿海城市的发展经验,提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应采取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模式,结合成都市城市化水平预测结果,提出其分阶段、分步骤实施的时间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