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58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云南强震活动的“免疫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新民  周瑞琦 《地震研究》1996,19(3):246-252
  相似文献   
32.
沂沭泗防汛水情信息系统是防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系统的开放性、水情信息处理的自适应性、水情信息图形化、图形漫游、水情信息综合显示、多窗口结合、图形叠加、人机对话、历史资料检索以及屏幕绘图与绘图仪绘图相对应等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33.
据广西有史记载的地震资料表明:广西的中强地震存在明显的迁移规律。即逐步地由桂东北向桂西南迁移的规律。  相似文献   
34.
巴士系构造的地震危险性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丁原章  梁劳 《华南地震》1992,12(2):1-14
在北东东向分布的华南地震带内,从巴士海峡到闽粤赣三省交界有呈北西向分布的地震密集带。它与北西向分布的巴士系断裂构造相一致。此组构造与华南地区其他北西向构造的重要区别在于,它起自菲律宾海板块的边缘,其动力主要来自该板块向欧亚板块不均匀的推挤作用。巴士系构造是华南地区新构造活动性最强的构造,沿着此组断裂曾有过大量强烈的地震活(?),包括6级、7级和8级地震。在未来10年内,此带的强震活动有逼近粤东、闽南沿海地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35.
内蒙造山带南部古板块构造演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琦  邹新民 《地质论评》1993,39(6):478-483
对内蒙造山带南部构造岩石组合、构造序列和部分岩石的同位素年龄研究表明,华北板块北缘在中元古代由大陆裂谷发展成被动陆缘,晚元古代开始转为活动陆缘,延续至早古生代转为俯冲-左旋走滑。随着温都尔庙蛇绿岩的定位和俯冲带北移、贺根山蛇绿岩的定位,内蒙造山带南部分别经历了两次均衡抬升-裂陷。海西末期华北-西伯利亚两大板块已缝合,进入超碰撞阶段,区内花岗岩大量侵位并形成了一系列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36.
地下水资源系统多目标管理模型与模糊带权二次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济南地下水资源系统保泉供水管理课题为例,分析研究地下水资源系统多目标管理问题。首先建立起地下水资源系统多目标管理模型;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权重概念,提出一种求解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模糊带权二次规划方法,此方法可以同时解决互为竞争、互为矛盾的各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和主次性问题。实际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和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37.
石渠5.1级地震的Ⅶ度(弱)区达160km~2,Ⅵ度区达2470km~2,震害损失值达4300余万元,在对其产生的背景条件和具体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的同时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鉴于我国目前正面临着本世纪第五个地震活动期,探索地震的发生规律,是个很重要的地学问题。作者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提取了不同分量、不同阶次的区域地磁异常的特征线,并对比了 20 世纪以来大地震( Ms≥60)的分布,发现大地震多数分布在特征线上,特别是交叉点处。说明这些特征线反映了地壳深部构造特征,故对中、长期地震预报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Mafic granulite xenolith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many volcanoes (especially alkali basalt and kimberlite) all over the world. They formed generally in lower crust, and recorded lots of in- formation on the lithosphere formation and crust-mantle interacti…  相似文献   
40.
鄂东南地区印支期以来构造变形特征及油气意义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区域地震大剖面及MT资料,结合地面地质调查成果,对鄂东南地区的深部地质结构及典型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发育以基底岩系顶面和志留系顶面为主滑脱面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并识别出双重逆冲构造、叠瓦状构造、台阶式结构、对冲构造及反冲断层等典型构造样式;同时对上下地质结构的变异进行了探讨,提出志留系滑脱层之下的“原地体”具有变形相对较弱、褶皱宽缓开阔的特点,在后期拉张改造中受到上盘“异地体”的保护,应是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双重逆冲构造内部发育的断层相关褶皱(如随阳构造)是重点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