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86篇
  免费   2284篇
  国内免费   3189篇
测绘学   1252篇
大气科学   2015篇
地球物理   2465篇
地质学   5783篇
海洋学   1524篇
天文学   333篇
综合类   1047篇
自然地理   1340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676篇
  2021年   781篇
  2020年   553篇
  2019年   763篇
  2018年   708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741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770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853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693篇
  2008年   631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论述了晚第三纪塔里木盆地至藏、滇一带古构造和古地理气候背景及地层沉积特征。重点讨论了古气候对煤和盐类矿产沉积作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找矿工作的动步建议。  相似文献   
992.
祁连山北坡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波动及其对河西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7,他引:16  
祁连山北坡各流域发育有现代冰川 2 166条 ,总面积 13 0 8km2 ,冰储量 60km3,冰川融水补给河流约 8× 10 8m3·a-1,占河西地表总径流量的 11% .近 4 0a来 ,东段石羊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 (Bn)呈较大负平衡 ,Bn在 - 80~ - 12 0mm间 ;西段的讨勒河、疏勒河和党河流域冰川具正物质平衡 ,Bn在+ 5 0~ + 90mm ;黑河流域的冰川处于过渡区 ,其冰川物质平衡多年平均在 - 4 0~ + 4 0mm间 .冰川物质平衡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河流径流的变化 ,洪水坝河、党河和昌马河的冰川融水补给率达 3 0~ 4 0 %以上 ,东大河、大渚马河、马营河和讨勒河的补给率在 12 %~ 14 %之间 ,而西营河和梨园河仅有 7%左右 .冰川物质平衡逐年变化显示 ,2 0世纪 5 0~ 70年代冰川以负物质平衡为主 ,80年代开始向正的平衡开始转化 ,90年代以正平衡为主 ,主要是冬季气温上升引起的降雪量增加的结果 .在全球气温变暖情景下 ,东段冰川物质平衡将呈增加的趋势 ,西段冰川物质平衡将呈下降的趋势 ,将使西段以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增加 ,而东段石羊河流域径流下降明显 .  相似文献   
993.
基于遗传算法的土性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工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中,土性参数的合理估计非常重要,根据工程中实测值反演土性参数不失为一种有效会计参数的新思路,文章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Biot固结有限元数值法对一假设路堤的双层地基的一些主要土性参数进行反演,结果显示误差很小,收敛速度也很快,说明遗传算法这种新型的优化算法在土性参数优化估计中具有精度高、反演快的优越性,克服了传统优化方法一些缺点,因此值得在岩土工程领域参数优化中推广。  相似文献   
994.
常伟  钱世龙 《物探与化探》2001,25(4):300-305
笔者从地下地质工程和上水库工程地质调查这两个特殊问题论述了工程物探应用的对策和实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理论依据,对今后在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工程物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的福建深沪湾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徐起浩  冯炎基  施建生 《地震地质》2001,23(3):367-380,T001,T002
福建深沪湾海底古森林是强古地震遗迹。研究结果表明 ,全新世早期该处海底古森林生长在由松散的晚更新世含砾砂粘土构成的低凹洼地内。距今 70 0 0a左右的强古地震导致古森林沉没于海并形成泻湖环境 ,约距今 2 0 0 0a的又一次强古地震使海底古森林沉没到更深的海底 ,推测这两次古地震的震级都超过 7级  相似文献   
996.
The Mössbauer spectra of natural megacrystal clinopyroxene are usually fitted by 4 sets of symmetric doublets, A‐A', B‐B', C‐C' and D‐D',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increasing Qs value in literature. But the assignments of those doublets are quite different, except the D‐D' doublet assigned to Fe3+at the lattice site M***1 in previous papers. Particularly, the assignment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C' doublet are diverse. The oxidation experiments of natural megacrystal clinopyroxene collected from the Hannuoba basalt, North China, were perform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of temperature at 1000°C and oxygen fugacity of FMQ buffer in 1, 2, ***3 and 5 days respectively. The oxidized samples were then measured by X‐ray diffraction spectrometry and Mössbauer spectrometry. The oxidation of clinopyroxene is characterized by Fe2+ → Fe3+at M1 under the subsolidus condition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rea of the D‐D' doublet when the heating time increases. Accordingly, the area of the A‐A' and B‐B' doublet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heating time. However, the area of C‐C' keeps almost constant. Therefore, the 4 sets of doublets can be assigned correctly as follows: A‐A' doublet to Fe+2at M1, B‐B' Fe2+at M1, C‐C' Fe2+at M2, and D‐D' Fe3+at M1. The M1 site splitting is due to the NNN (Next Nearest Neighbour) effect of the M2 site. The amount of Fe3+at the tetrohedral site of megacrystal clinopyroxene is negligible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997.
lNTRODUCTIONThe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of structural contr()l tlcveloped rapidly in the last 20 years. As one of the additiona1 I)asslve control technologY' TMD is used in practice and can suppress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wind or machinery shake (Ayorinde and Warburton, 1980; Den Hartog, l956 ). The TMDsystem has been used in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lngs t() rc-duce structural vibration in some European and American ()o[lntries (Ayorinde and Warburton, l980; Warburton. ] f)…  相似文献   
998.
数字式智能化锚索预应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应力传感器是锚固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桥梁工程等领域进行监测,研究与试验必不可少的测量用传感器,在分析预应力传感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了介绍了数字式智能化锚索预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论设计,计量检定结果,主要特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99.
年代际气候变率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年代际气候变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果作了综合评述,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利用南京北郊164米气象塔实测资料对一次非降水弱冷锋过程的边界层风场结构一三维风速、横锋向水平散度、湍流通量和能量的时空分布,以及多尺度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冷暖空气的过渡区(锋区)风场各参量具有明显的梯度,锋区前线的强上升气流与强冷锋相近,但锋区宽度较强冷锋宽得多,其时间尺度为30分钟,水平距离为35公里。锋面过境对风温场的影响时段为24小时,在这期间,出现阵风浪涌和多种中、小尺度(时间尺度为3-4小时、1-20分钟)的湍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