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5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933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466篇
地质学   1657篇
海洋学   426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400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40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转换型构造及其在江汉盆地前白垩系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具有多旋回发育历史,地史期间始终处于较为复杂的区域构造背景之中,首尾相继但性质不同的两次构造变动之间以及同期异源的构造活动之间,均存在着转换型构造。它们既是承前启后阶段的过渡型产物,又是“居中”状态的折衷型遗迹,具有较为特殊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2.
1 Concept of transitional field tectono-metallogenesis On the basis of preliminary systemical elucidating the concept of crustobody, while making ahistoristic-dynamic integrated metal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of the mantle creep-flow andgeothermal energy coacervation-diffusion alternation as the deep dynamic source and mechanismto the evolution and movement of crustobodies (including intrabody and interbody), Chen Guodaproposed the technical terms of transitional field tectono-met…  相似文献   
993.
吴开滨  代国忠 《探矿工程》2004,31(12):12-13
结合长春市轻轨工程斜拉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实例,介绍了大漂石地层的筒钻法钻进原理、潜孔锤钻进工艺、岩心聚能爆破工艺及筒钻回转切石工艺等,为该类地层的顺利成孔成桩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94.
偏轴防斜钻具是一种新的防斜钻具,其井底钻具组合受力分析比较复杂。对偏轴钻具井底钻具组合受力分析模型进行了探讨。依据该理论模型研究设计的偏轴钻具组合在辽河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既控制了井斜,又保持了较高的机械钻速。  相似文献   
995.
太湖流域洪涝灾害评估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了太湖流域DEM模型,并建立了全流域12类共24种土地利用类型、2194个圩区、1012个乡镇和94个报汛站点的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根据实时报汛资料,通过插值得到各乡汛期圩外水位和降雨量。圩区采用排涝计算圩内内涝水量再与DEM叠加,非圩区用乡最高水位与DEM叠加,可获得全流域淹没水深栅格数据。统计不同乡镇、不同土地类型、不同淹没水深的淹没面积,并根据当年的社会经济数据,建立了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模型。对1999年太湖流域洪涝灾害评估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为流域防洪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南黄海南部与东海北部之间的深部构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南黄海南部与东海之间的深部构造,根据前一段地球物理研究的结果,与有关文献进行对比探讨,发现其差异.在重力和三维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该海域的深部构造,给出分布在南黄海南部与东海北部之间的苏浙-济州岛构造带的分布位置、形态特征,并讨论了该构造带的性质、与周边构造体系和构造演化的关系.并指出这一构造由于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的存在而并未延伸进入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997.
在华北陆块南部发现的下寒武统海相泥质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平均高达11.2%;于酪根碳同位素等多项分析表明,生源为低等生物茵藻类,属I型有机质类型;Ro(2%~3.5%)与tmax(500~600℃)反映的成熟度已进入过成熟早期乃至晚期阶段,但仍处于生气高峰期内。对我国下寒武统烃源岩综合对比表明,华北陆块南缘下寒武统烃源岩同塔里木陆块和扬子陆块相当层位的烃源岩具有显著的相似性。综合分析认为,华北陆块南缘下寒武统烃源岩具有形成深源气、裂解气和保留早期气的现实性。该套烃源岩的发现,为我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新观念——注重海相地层、新层位——寒武系、新领域——在华北陆块周缘寻找以石炭系为主储层的和田河式气藏、以震旦系为主储层的威远式气藏。  相似文献   
998.
运用单颗粒锆石逐层蒸发法和角闪石40Ar/39Ar阶段加热法研究了河南洛宁太华岩群斜长角闪岩的同位素年龄.获得锆石207Pb/206Pb年龄为2675±2 Ma,角闪石40Ar/39Ar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372.98±47.46 Ma和2349.10±46.98 Ma.锆石207Pb/206Pb年龄代表了斜长角闪岩原岩的形成时代,而角闪石40Ar/39Ar年龄则为其变质时代,与Sm-Nd等时线年龄(2351±103Ma)相一致.上述年龄数据表明河南洛宁地区太华岩群形成于新太古代,在古元古代遭受过一次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黔西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性质变异及特殊组构的火山灰成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运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衍射(XRD)、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及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黔西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性质变异及其特殊组构的火山灰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西部织金矿区9煤层中异常高含量的Fe(4.24%)、Cu(369.90μg/g)、U(49.6μg/g)、Mo(63.10μg/g)、Zn(33.97μg/g)等是来源于同沉积基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中所致;高含量的Fe、Cu并非以通常意义的煤中硫化物状态存在;除煤中有机质和陆源碎屑外,发现了由火山灰、有机质和陆源碎屑所形成的煤层中的特殊组构,暂定名为沉碳质火山胶凝物,它是一种有机—无机高度混合物质,根据沉碳质火山胶凝物的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厘定出6种组构类型,分别是:网状组构、细屑组构、基质组构、孔腔组构、均质组构和碎屑组构。  相似文献   
1000.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是一种基性麻粒岩,岩石中富含有大量CO_2、CH_4、H_2S、H_2O流体包裹体,及含子晶多相包裹体。首次在寄主矿物石榴石、透辉石发现有含固相的多相包裹体。经拉曼光谱及电镜分析,固相部分为石榴石,辉石、重晶石和铁的氧化物;气相成分为H_2O、CO、CO_2、H_2S、H_2、CH_4、C_2H_2等,均一温度分别为950℃、975℃。指示着石榴辉石麻粒岩在形成过程中,在还原气氛下曾经发生过局部深熔作用,产生在组成上近于石榴石、辉石的熔体。这种溶体被正在结晶的石榴石,透辉石所捕获。石榴石中早期的含石榴石子晶+CO_2多相包裹体其CO_2密度为0.65~0.626g/cm~3;二相的 CO_2包裹体,CO_2部分的均一温度26~28.2℃,为晚期捕获的低密度CO_2包裹体,密度为0.648~0.688g/cm~3。石英中三相H_2O-CO_2包裹体,Th=331~410℃,CO_2-水合物溶化温度7.3°~8.6℃,是一种低盐度包裹体,CO_2部分均一温度:25.7~28℃,CO_2密度0.65~0.698g/cm~3为早中期捕获的包裹体。整个岩石中未发现高密度CO_2流体包裹体。表明麻粒岩可以形成在低密度CO_2之中。H_2O-NaCl包体均一温度80~475℃,密度0.36~1.026g/cm~3,主要为晚期包裹体,少数高密度H_2O包裹体,为早期捕获的包裹体。通过流体包裹体等容线确立石榴辉石麻粒岩P-T轨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