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21篇
  免费   2975篇
  国内免费   3920篇
测绘学   1195篇
大气科学   2950篇
地球物理   3924篇
地质学   8098篇
海洋学   2019篇
天文学   610篇
综合类   1606篇
自然地理   2014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849篇
  2021年   962篇
  2020年   819篇
  2019年   914篇
  2018年   1030篇
  2017年   879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817篇
  2014年   1018篇
  2013年   997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995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891篇
  2008年   813篇
  2007年   710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431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617篇
  1998年   515篇
  1997年   467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57篇
  1993年   302篇
  1992年   275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97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黄淮海地区1961~2006年干湿状况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出现了降水减少、气温升高的变化趋势,分析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合理规划水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干燥度指数对该地区的干湿状况进行了分析,将该地区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半干旱5个干湿气候区,其中以半干旱区范围最大.不同干湿类型区域间有明显的纬向分布特征,地势起伏亦对于湿区域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对季节间干湿状况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夏季最为湿润,而冬春两季最为干燥.对年代间干湿状况变化分析表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半干旱区的范围相对较大,80年代半湿润和半湿润半干旱区的范围最大.对逐年干燥度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淮海地区干湿区域间的差异有变得更加显著的趋势,即半干旱区干燥度指数逐渐增大,而半湿润和湿润区的干燥度指数趋向减小.  相似文献   
962.
根据潍坊酸雨监测站2003~2006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研究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在186个降水样本中.pH值小于5.6的酸性样本39个,占21.0%,pH值大于等于5.6的样本147个,占79.0%;酸雨在秋季出现频率最高.春季较少;酸雨多出现在夜间,菲酸性降水多出现在白天,酸性物质多集中在大气边界层中上部,而碱性物质多漂浮在大气边界层的中下部.分析得出,酸雨的形成与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混合层的高度、风向风速,以及降水量和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6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利用2017年该沙漠克拉美丽站辐射资料,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地表辐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沙漠辐射收支各分量月平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但极值大小及出现时间存在差异.各分量曝辐量季节变化明显:太阳总辐射表现为生长期(4-9月)>积雪期...  相似文献   
964.
杨占峰 《化工矿产地质》2006,28(1):57-60,64
皂土是用于葡萄酒行业的一种膨润土,其主要成分蒙脱石具有的晶格置换性能、负电性、离子交换性、水体系特性(膨胀性、悬浮性)等,使其成为葡萄酒澄清剂优质原料。通过在涿州皂土应用实践中对其性能的进一步认识,认为它仍有进一步扩展的应用及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965.
杨忍  张菁  陈燕纯 《地理科学》2021,41(2):232-242
基于村庄规划详细调查数据库,采用空间集中度和功能识别等方法,深度剖析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尺度乡村发展的类型分化及其动力机制.结果 表明:①广州都市边缘区村域乡村功能的空间梯度差异特征明显.乡村经济发展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呈现出由城区向城郊逐渐减弱的分异特征,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则由城区向城郊逐渐增强态势.以乡村主导功...  相似文献   
966.
基于Mycat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采用了 Mycat+Mysql+Haproxy+Keepalived的技术架构,实现了一个高可用、高性能和高扩展的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系统,并对单机版Mysql数据库和基于Mycat分布式数据库集群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基于Mycat的分布式技术研发数据库集群系统具有高效性和可行性,可以...  相似文献   
967.
塔中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勘探始于1989年,直至2005年发现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凝析气田,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1.5×108t(油当量),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第一个奥陶系生物礁型大油气田。油气的主力产层位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上部,储层为受坡折带控制的陆棚边缘礁滩体石灰岩。油气沿坡折带呈带状展布,为整体含油的大型准层状岩性油气藏。论述了塔中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勘探历程、主要地质特征,以及对海相碳酸盐岩勘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8.
油藏地球化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与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油藏地球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油气藏内流体非均质性成因、烃充注成藏及混合作用模式、储层内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油藏内烃的地球化学变化等,阐述了烃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结合实例介绍了油藏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油藏评价与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应用领域与研究现状。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烃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研究、烃成藏时间及期次的确定、古油水界面的判别等;在油藏评价和油田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油藏流体的连通性和分隔性研究、混合开采油藏单层产能贡献研究以及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识别等。  相似文献   
969.
中哈俄阿尔泰发育许多大型—超大型稀有金属矿床,是世界著名的稀有金属成矿省.该成矿省可分为3个稀有金属成矿带,自西南向东北依次为哈萨克斯坦Kalba-Narym、中国阿尔泰和俄罗斯山区阿尔泰等.这3个成矿带稀有金属矿床以伟晶岩型为主,但伟晶岩与花岗岩关系及其伟晶岩成因不一致:在哈萨克斯坦Kalba-Narym成矿带和俄罗...  相似文献   
970.
考虑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张力腿平台动力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种考虑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张力腿平台(TLP)分析模型,其中包括六自由度有限位移,各自由度之间的耦合,瞬时湿表面,瞬时位置,自由表面效应及粘性力等因素引起的非线性。推导出TLP六自由度非线性运动方程。对某典型张力腿平台ISSC TLP进行了时域上的数值计算,求得该平台在规则波作用下的六自由度运动响应。用退化到线性范围的解与已有解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数值结果表明,综合考虑非线性因素后响应明显改变,建议在设计TLP平台的时候,考虑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