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济南市南部山区渗漏带汇水区景观恢复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红  秦艳红 《山地学报》2004,22(4):433-438
通过分析龙洞和渴马渗漏带所在汇水区地表景观格局,发现龙洞流域自然景观占优势,植被覆盖良好、景观聚集度高、林地破碎度低,景观空间布局合理;渴马流域虽然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性高,但农田等半自然景观占优势,植被覆盖率低,景观聚集度低,而林地破碎度高,地表景观呈退化趋势。前者的景观格局明显优于后者。这两个流域都有地表水汇流、入渗的生态功能,地表景观格局的优劣影响到地表水源涵养和渗漏带入渗功能的发挥,因而龙洞渗漏带的渗漏功能好于渴马渗漏带。从熵值角度,通过两个流域间的比较分析找出了致使渴马流域景观格局不合理的驱动因素,继而提出了在该流域内的景观格局空间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2.
It is found by experiment that under the thermal convection condition, the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in the urban canopy layer turbulence has the hard state character,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points has the exponential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distribu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urbulent energy dissipation rate fits the log-normal distribution, and is in accord with the hypothesis proposed by Kolmogorov in 1962 and lots of repor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is paper, the scaling law of hard state temperature n order structure function is educed by the self-similar multiplicative cascade models. The theory formula is Sn = n/3μ{n(n+6)/72+[2lnn!-nln2]/2ln6}, and μ Is intermittent exponent. The formula can fi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up to order 8 exponents, is superior to the predictions by the Kolmogorov theory, the β And log-normal model.  相似文献   
93.
Since the discovery from the ice-core record of South Pole revealed that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CO2 of the last glacial was 80―100 ppm less than that of Holocene[1], many researchers[2―6] have obtain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findings to seek the dominant fac- tors controlling its change from marin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mong which the view has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that phosphorus, as a macronutrient, is a crucial limitation to marine primary production, a…  相似文献   
94.
论述了截水帷幕的形式及应用条件,并在实际的基坑工程中应用了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治理地下水,实例证明效果非常好,既保证了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土方开挖、结构施工的安全,又保护了基坑周边建(构)筑物。  相似文献   
95.
六盘山森林资源动态遥感与GIS监测及其马尔可夫链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两个时期遥感图像解译制图,在GIS支持下,建立空间数据库,获得六盘山地区森林资源变化转移矩阵,并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未来森林资源演变趋势进行预估。  相似文献   
96.
基于MapX的厦门市PHS基站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电信部门对PHS基站管理的需求,通过对Mapinfo公司的MapX结构的分析,利用组件技术建立了一个Client/Server模式的GIS和MIS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97.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在青藏高原地区,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文章在西藏阿里、四川康定、云南腾冲、昆明小哨等多个机场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实践基础上,探讨“3S”技术在高原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提出基于“3S”技术的高原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关键技术方法,为高原机场建设创优工程与现代化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在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3S”技术,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等高科技,制作测区的高精度正射遥感影像地图以及各个拟选机场的遥感图像三维虚拟动态系列动画图(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区的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等特征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为机场建设工程决策者和具体的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文中建立了含22个变量的强迫、耗散、非线性的斜压大气动力系统。该系统包含了超长波、长波和纬向气流三者的相互作用;反映了北半球两大洋、两大陆的“二波型”的纬向和经向非均匀热力强迫;采用相轨线图、流函数图以及Poincar啨图相结合的方法,归纳出若干典型的流动体制和环流型式;用长方形通道中的流动近似地表征北半球环流。结果表明:(1)该系统能很好地刻画斜压大气中7种流动体制及其转换;随着夏季热力强迫的增大,系统状态经历了R1R12V-NVR12的变化。(2)刻画了4种主要的环流型式及其转换;随着夏季热力强迫的增大,环流型从G2转G3,即副高季节性北移西伸。(3)系统的流动体制和环流型式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夏季副热带高压北移西伸即G2转G3的变化,对应着流动体制由Rossby流转振荡态(R12V-NV);副热带高压在偏北位置上的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振荡活动,则对应着系统振荡态的维持。  相似文献   
99.
剖析了GIS中的模型分类问题,提出三模型分类的观点,并提出利用面向对象思想建立空间数据处理模型库系统,用于快速开发模型库,为各方面用户提供一个模型维护、创建、支持空间分析和模拟功能的通用工具,以缓解GIS发展中空间分析能力差、决策支持能力弱的现状。本文详细分析了GIS模型库系统中模型的表示方法、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与外界GIS集成的典型问题,为面向对象的G0IS模型库系统建立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00.
地球表层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为了更精确地表达地球表层系统各种过程的动态演进,解决数据同化系统观测误差的估计与处理已经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地球科学系统数值模拟中,一般采用集合数据同化来探讨地学变量预报时的各种误差。集合类卡尔曼滤波通常会由于集合数过小而带来欠采样、协方差低估、滤波发散和远距离虚假相关等问题。针对背景误差协方差被低估问题,局地分析方法(Local Analysis, LA)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抑制作用,但无法彻底解决背景误差协方差的虚假相关问题。因此,本文在集合卡尔曼滤波的算法框架下提出了一种与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相耦合的局地化分析方法(Fuzzy Analysis, FA)。在强非线性Lorenz-96模型中,对不同模型误差下的LA和FA方法进行了性能优劣方面的探讨,并比较分析了2种方法在集合数、观测数和观测位置、放大因子以及强迫参数变化时的同化性能。实验采用均方根误差作为算法评判依据,同时用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更直接地对2种算法性能优劣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完美模型下,FA相对于LA降低了17.5%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随着模型误差增大,RMSE减小的百分比和减小幅度都在降低;在严重模型误差下,FA降低了8.6%的RMSE。总体而言,新算法FA的有效性和鲁棒性都得到了验证,并且在EnKF同化基础下有效改进了传统的局地化分析方案,优化了观测误差处理,为今后的数据同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观测误差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