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5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766篇
测绘学   139篇
大气科学   771篇
地球物理   612篇
地质学   1468篇
海洋学   254篇
天文学   140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3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A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an 11-year recovery mobile dune (RMD11) and a 20-year recovery mobile dune (RMD20), in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rn China, to determine plant distribution at the mobile dune scale and its relevance to soil properties and topographic fea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vegetation cover and species number increased from dune top to bottom in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of mobile dune; (2) the average value of soil organic C, total N, pH, relative height of sampling site, very fine sand content and soil water contents (40−60 and 60−80 cm) of RMD11 were less than that of RMD20,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etween the two dunes; (3) soil resources were redistributed by shrub restoration and relative height of sampling site on dune.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 pioneer plant, Agriophyllum squarrosum,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height of sampling site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hile that of other herbaceous plant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oil nutrients in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of mobile dun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t mobile dune scale, plant distributions are determined by a combination of soil properties and topographic feature. Much effort should be made to preserve the interdune lowland an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il nutrients on mobile dune.  相似文献   
12.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发育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及数据统计等工作,对研究区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不同类型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构成的混积层系,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所形成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主要为内潮汐沉积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次为深水原地沉积作用形成的渐变式混合沉积,但是不同成因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混合沉积类型往往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渐变式混合沉积的混合沉积复合体;混合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发育内波、内潮汐混合沉积微相、深水原地混合沉积微相和远源浊流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剖析了混合沉积的沉积机理;结合混合沉积的成因、沉积机理、产出部位及沉积环境等因素,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了研究区杷榔组三段的混合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南沙海区NS90-103柱样为例,利用各种古生产力指标物,如有机碳含量,有孔虫壳和有孔虫碳同位素,重建了200000a以来古生产力变化,并对结果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海鱼类生活史型与生态学参数地理变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85-1986年东海北部近海调查材料及其它有关文献,对43种鱼计74个种群或群体的生活史选择型及其生态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我国近海的主要鱼类大多偏于r选择型。对r-K选择鱼种的资源特征及其对捕捞的反应作了阐述。各鱼种的种群生态学参数在种间和空间分布均表现出地理变异。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现代沉积速率及其反映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珠江河口海区泥沙来源及淤积动态,采用以历史海图分析对比为主,~(210)Pb测年数据校核等方法,参考有关沉积速率定性方面的标志,推算出珠江口不同地段的现代沉积速率,并相应划分出高速率沉积、快速率沉积、中速率沉积和慢速率沉积或稍有侵蚀等4个分区.进而,还论述了沉积作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将高精度质子磁探仪和位场变换理论用于测量计算船舶磁场,以研究其在海洋中的分布。由质子磁探仪实测海面上10m处磁场的模(船的磁场与地磁场矢量的和的绝对值),用位场变换理论计算出船的磁场三个分量在水面和水下的分布;并采用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计算速度和结果的精度。将该方法和磁球理论严格解比较,在z=0面上误差小于0.1%,在z=-20m面上误差小于1%;还给出船的磁场强度在船的纵横向的分布曲线和平面立体  相似文献   
17.
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爱玉  陈松 《台湾海峡》1993,12(1):16-20
根据1984年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析资料,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主要来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Fe、Mn、Cu、Ni 的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3.21%、730×10~(-6)、19.4×10~(-6)、44×10~(-6)分布比较均匀,Pb、Zn 和Co 含量(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47.0×10~(-6)、25.8×10~(-6)和243×10~(-6))偏高,微量金属含量不受Fe-Mn 氧化物和有机物控制,本地区的金属来源受陆源输入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扇贝的养殖环境及其体内的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9月~1994年11月,对青岛胶州湾养殖的扇贝及环境中的细菌组成和某些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养殖区表层海水中异养菌和弧菌平均数各波动于(21.2~39.7)×102/cm3和(7.3~19.2)×102/cm3之间。其中1号和4号站位的菌数比其它越位都高,这和它们靠近码头,受到附近的排水污染有关。在扇贝的消化盲囊和性腺内也分离到异养菌和弧菌,分别为103~105个g和103~105个/g。这些细菌可能因扇贝遇到环境改变防御能力下降时,扩散到其它器官并大量繁殖,因而造成感染而死亡。从对分离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看,近年一些菌株对原来敏感的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如四环索和链霉素,今后在育苗过程中避免滥用抗菌药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河口只是河流与海洋之间的一小部分水域,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物的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生物种群繁殖、育幼和栖息的场所,而且是溯河和降海鱼类洄游的必经之路,因此,河口对生物种群的繁衍延续和资源补充,以及保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河口又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敏感的水域,同时也是受人类干扰最为严重的区域。因此,河口的生态环境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包括长江三峡水库的兴建对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位于河口两侧的我国著名两大渔场——舟山渔场和吕四渔场的影响问题。影响渔业资源的因子是多方面而且错综复杂的。本文主要通过长江径流的变化与环境因子变量的相关分析,并根据三峡水库不同蓄水方案,对河口近海渔业的影响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水资源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得出了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统计预报模式:(1)在春季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和夏季型厄尔尼诺事件的次年,金华站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2)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时间若超过5月1日,那么次年金华站年径流量的距平一般都大于零;(3)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越大。对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也越大。这对该流域长期及超长期的水资源预报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