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5篇
  免费   892篇
  国内免费   1508篇
测绘学   686篇
大气科学   676篇
地球物理   801篇
地质学   2365篇
海洋学   852篇
天文学   116篇
综合类   431篇
自然地理   57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前常用叠前深度偏移主要有四种:基于射线理论的Kirchhoff偏移和高斯束偏移以及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单程波偏移和逆时偏移.要想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好的成像效果,必须选取合理、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算法.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这四种常用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四种方法在陡倾角、速度依赖性、起伏地表、非规则数据、低信噪比数据等方面的优劣性以及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差异,然后利用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分析说明这四种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成像效果,最后给出不同情况下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选取建议.  相似文献   
992.
993.
将工业CT与数字体图像相关法相结合测量物体内部三维变形及应变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力学方法。本文介绍基于工业CT,自行研制的加载装置和数字体图像相关法(DVC)建立起的力学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基本原理模块、数字虚拟实验模块、原位加载扫描实验模块、变形计算模块和结果输出模块,可以实现单轴压缩、三点弯曲、四点弯曲、点加载及拉伸实验试件内部三维变形场的测量。针对岩石材料与复合材料介绍该平台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A new equivalent center of mass model of FPBs(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s) is introduced, and based on this model, coefficient j of the equivalent center of mass separating from the sliding surface is defined. It is thought in theory that j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isolation parameter of FPBs, since the equivalent post-yielding stiffness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s are not simply determined by sliding radius and sliding friction pair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using ABAQUS conducted on two groups of FPBs support this viewpoint. For FPBs with the same sliding radius and sliding friction pairs, the FPB module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software such as ETABS could only distinguish the equivalent transformation using j one by one. The seismic response data obtained in a base isolation calculation example of FPBs are very different, which reveals that j's impact on the isolation effectiveness of FPBs cannot be ignored. The introduction of j will help improve the classical structural theory of FPBs and the weak point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software based on this theory, which is important in achieving more accurate analyses in structural design.  相似文献   
995.
Diverse and rich fossil wood records have been documented from the Mesozoic of Liaoning Province, NE China. The Tiaojishan Formation(mainly distributed in Beipiao, Chaoyang, Fuxin and Jianchang region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horizons for the Jurassic petrified wood in Liaoning Province. Previously, wood fossils of this formation were mainly reported in Beipiao and Chaoyang regions, whereas fossil wood record was merely known in Jianchang region. Here we describe new fossil wood specimens from the Tiaojishan Formation in Jianchang County, western Liaoning. Two fossil wood taxa, i.e., Protaxodioxylon jianchangense Tian et Wang sp. nov. and Xenoxylon peidense Zheng et Zhang were recognized on the basis of anatomical features. These fossil wood records add new data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ssil wood diversity, floral composition and palaeoclimate of the Tiaojishan Formation. The occurrence of Xenoxylon and Protaxodioxylon implies a cool temperate, wet and seasonal climate condition with interannual variations during the Middle to Late Jurassic transi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region.  相似文献   
996.
997.
1960-2012年江苏省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露  张强  孙宁  翟颖佳  王世华 《冰川冻土》2015,37(6):1480-1489
运用统计学方法, 引入气候趋势系数, 分析江苏地区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 气温、降水变化与时间序列的相关性, 得到从1960-2012年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的气候倾向趋势. 研究表明, 该时间段内, 江苏地区有明显增暖趋势; 年平均降水量也与年代呈正相关, 但是两者系数的地区分布却存在不同. 以长江为界区分, 江南较江北更加暖湿, 且江南经济发达地区此现象更为明显. 深层探究江苏地区升温的原因是最低温度的升高, 而江南比江北温度升高的原因则是江南最高气温的升高. 通过四季对比研究得出, 该地区春季升温最为明显, 其中以最低温度的升高最为显著. 春季及秋季降水都呈现减少趋势, 江南地区秋季降水减少最明显, 夏秋季降水增加, 其中江南地区夏季降水增加最显著. 对于气温、降水的EOF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该地区增温增湿的总体趋势. 进一步讨论得出, 江苏地区江南江北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程度的不同, 随着江南江北经济差距的缩小, 此差距预计将减少.  相似文献   
998.
沙鹏  伍法权  李响  梁宁  常金源 《岩土力学》2015,36(5):1407-1414
西部地区普遍出露层片状岩体。由于强度低、自稳能力差、结构强度呈现各向异性等特点,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常引起围岩大变形,导致初期支护结构强烈变形失稳而不得不频繁进行拆换。部分洞段二次衬砌混凝土甚至发生劈裂、掉块的破坏现象,严重影响隧道施工的进度与安全。以兰渝铁路两水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时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获取大断面隧道围岩与支护系统之间的接触压力,揭示开挖断面不同位置接触压力随时间发展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受围岩结构强度的各向异性控制,隧道开挖后支护受力极不均匀。空间上与围岩变形集中部位一致,时间上变化历时长,且由于开挖方式的影响不易稳定。初期支护钢拱架局部荷载过大而发生侧向扭曲失稳,且监测的失稳发生时间与收敛形变稳定时间相比而明显滞后。根据层状围岩的支护受力特征,提出针对此类岩体更为合理的隧道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99.
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与储层参数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海外区块遇到了大量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致使其孔隙结构十分复杂,储层参数难以准确计算,油气储量难以客观评价。文中针对研究靶区这一类型的碳酸盐岩储层,首先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得出在不同岩性之间,孔隙类型之间的差异是造成孔隙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在同种岩性之间,泥质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孔隙结构的品质。另外,成岩作用对颗粒粒径较大的岩石的影响更大一些。其次,讨论了储层参数的定量评价,由于不同类型孔隙的共存,导致孔隙度相似,而渗透率、饱和度等储层参数却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指出了可以采用核磁和成像等特殊测井资料来表征不同类型孔隙的数值分布,利用三维数字化成像技术来展示不同类型孔隙的空间分布,为储层参数的准确计算和油气储量的客观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高光谱遥感数据具有波段多、数据量大、处理复杂等特点, 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在遥感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高光谱数据的快速处理提供了硬件和技术条件。采用GPU对高光谱遥感数据常用的SAM、PPI等处理算法进行应用实验, 验证基于GPU的高光谱遥感数据快速处理技术。实验采用新疆东天山地区的一景星载Hyperion数据, 利用支持IDL开发语言的GPULib、CUDA运行时API库进行算法效率的验证, 结果表明, 基于GPU的高光谱数据处理效率比常规的多核CPU主机处理效率有较大提升, 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