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8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902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574篇
地球物理   750篇
地质学   1901篇
海洋学   440篇
天文学   186篇
综合类   247篇
自然地理   38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65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6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991.
基于生境质量的城市增长边界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生态优先”理念,提出一种利用生境质量评估策略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结合ArcGIS和InVEST模型,通过综合评估生境自身及其在威胁情境下的质量,模拟各市独立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再分配及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三类建设用地扩张情景,分别划定2024和2034年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增长边界。结果表明:研究区生境质量总体呈南高北低格局,平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密度为10 770.604元/(hm2·a),高质生境位于西南地区;根据指标再分配及一体化发展情景模拟的2024年研究区建设用地总量分别为10 583.273 km2和10 489.090 km2,2034年达到13 603.535 km2和13 252.370 km2;模拟的建设用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并向北部及环杭州湾区域拓展;建设用地指标再分配能从整体上减少建设用地对优质生境的占用,区域一体化发展则能进一步降低城市发展造成的生态压力。  相似文献   
992.
我国西部冬季扰动源涡与东部夏季雨带分布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柳艳香  汤懋苍 《高原气象》2001,20(1):109-112
我国西部 (85°10 5°E)冬季“扰动源涡”的位置对夏季东部雨带的配置具有支配作用。当西部“源涡”位于 35°N以北时 ,东部雨带多出现在黄河流域及其以北 (Ⅰ类雨型 ) ;源涡位于 32°35°N之间时 ,夏季雨带多出现在淮河流域 (Ⅱ类雨型 ) ;当源涡位于 32°N以南时 ,雨带多出现在长江流域或江南 (Ⅲ类雨型 )。藏东南热点区冬季的中强地热脉冲对我国夏季江淮和川黔的大水具有很强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前兆地电阻率资料处理的剥皮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先进  钱家栋 《地震学报》2001,24(6):645-650
在台址下电阻率分层均匀的前提下,针对我国绝大多数前兆地电台单极距观测的事实与现状,提出一种试图从这种观测所获得的视电阻率时间序列中识别电阻率表层变化和深部变化的等效模型方法.分析表明,在保持布极方式和观测结果不变的前提下,任意多层的地电结构都可以视为一个二层地电结构——等效模型.本文中,等效模型上层的地电参数(电阻率和厚度)与实际模型第一层相同,下层的地电参数(电阻率)则根据等效要求,由实际模型第二层及其以下各层的地电参数经计算得到,因此,等效模型的下层包含了实际模型第二层及其以下各层的综合影响.初步研究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4.
用TRMM资料研究1998年长江流域暴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热带测雨卫星TRMM资料于1998年6月起向公众用户开放。本文使用了1998年7月20日世界时21:40分的TRMM资料对长江流域暴雨作了初步研究。TRMM导出的降水产品亦与雨量计,地面雷达观测以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由此得出,TRMM资料非常适合于暴雨监测研究。此外,它们还有其他广泛得用途。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针对云南洱源县振戎中学食堂钢钢筋混凝土耗能减振体系,首先建立了耗能减振结构构件的恢复力模型,其次,结合文献[10]提出的“三水准”地震损伤性能目标和文献[11]中的简化设计方法以及ATC-40报告中的能力谱法,对此结构在大震下的地震损伤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验算,最后考察了耗能关振装置对结构损伤性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川滇地区7级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 70年代以来 ,川滇地区发生的 8次 7级大震前 5年内 ,发生在大震孕震区和震源区内的中强震震源机制解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最早中强震发生在大震震源区或其附近 ,其发震应力场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 ,与大多数大震发震应力场一致或接近。大多数中强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大震明显不同。之后有多次中强震发生在距大震震源区较远的大震孕震区内其他地方 ,它们的发震应力场往往经历了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大震应力场一致与不一致的多次交替变化。大震前最后 1个中强震也发生在距大震震源区较近的地方 ,其发震应力场与大震发震应力场明显不一致 ,偏转了 30°~ 5 0° ,或更多 ,大多数也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不一致 ,有的中强震发震断裂破裂特征与大震不一致。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的变化 ,反映了大震孕育过程的不同阶段 ,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时空调整变化和增强过程 ,以及由此引发的构造断裂异常活动 ,揭示出与大震发生有关的应力场和震源破裂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997.
目前对雪冰中痕量有机物的研究,主要涉及雪冰中的甲烷气体、可溶性有机酸、痕量人为有机污染物等。研究表明,这些痕量有机物主要为天然来源,对环境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随着雪冰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将会推动雪冰中痕量有机物的环境气候变化记录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8.
毛可  石特临 《地震》1997,17(2):195-204
在对1987~1995年度地震预测意见作回顾性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甘肃省及邻区6~7级地震前兆异常的共性特征及地区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前兆异常时空分布不仅与强震大小有关,还与前兆台网布局和扣续强振的相关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999.
The paper concerns a flood/drought prediction model involving the continuation of time series of a predictand and the phys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hange of predictand.Attempt is made to construct the model by the neural network scheme for the nonlinear mapping relation based on multi-input and single output.The model is found of steadily higher predictive accuracy by testing the output from one and multiple stepwise predictions against observations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to those from a traditional statistical model.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美国的CERES玉米模拟模式对河南省伊川县1992、1993年共6期玉米分期播种资料进行了模拟,对生育期和籽粒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经对播种密度、播种日期、播种深度与籽粒产量关系的数值试验,提出高产密度标准为8.25(高肥水田块可达9.75)株·m-2,最佳播期为5月31日~6月5日和最适播种深度为6cm左右。经对河南省南阳市大田玉米生长发育的模拟验证,平均相对误差率为5.6%,并可用理论计算的逐日太阳辐射代替实测太阳辐射进行生长模拟。所以CERES玉米模拟模式作某些参数调整后可应用于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