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335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0年   4篇
  1938年   2篇
  1937年   3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41.
Ubendian造山运动影响了中非东部很大区域,它产生于早元古代期间,在马拉维、坦桑尼亚、扎伊尔和赞比亚境内发育成一条主要呈NW—SE向特征的带。在东北部的沙巴(扎伊尔),常见到新鲜的、保存完好的、裸露的Ubendian侵入岩和火山岩,本文对它们进行了描述。深成—火山杂岩研究结果,显示出3个岩浆旋  相似文献   
42.
采自西德Eifel东Laachef Sce晚第四系具不同成份分带的火山碎屑岩层的二十六个全岩、七个基质和五十三个单矿物样品用中子活化仪器进行了分析。这些资料表明喷发前Laacher See岩浆房内的化学变化与其它资料导出的一致。岩浆房顶部是高度分异的晌岩,底部是富含铁镁质的响岩。一些不相容元素如Zn、Zr、Nb、Hf、U、LREE和HREE在顶部相当富集,而相容元素如Sr、Sc、Co、Eu强烈地亏损。中等可溶元素Ta和一些MREE在中间层位被耗损。全岩和基质资料表明,响岩溶体在化学成分上的分带性与斑晶含量无关。混染岩(响岩—碧玄岩)中相容元素的丰度最大。所有元素(除Rb外)对于浮岩地层层位来说,都出现连续的成份变化。依据这些资料我们能划分出三个主要的单元:早期喷出的高度分异岩浆,发生演化的响主体和作为最终产物的铁镁质响岩。九个矿物相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数(K)的巨大变化就地层层位而论不能用常规的机制进行解释。我们假定响向岩熔体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明显变化由结晶作用控制着分异作用,而分异同时和(或)之后的液—液两相分异作用所控制。这又引起了斑晶和主岩基质之间不平衡。所以分配系数不同于平衡分配系数,相当于后期结晶作用总和。不同于基质成份。这样,就能利用△K—△M图(K的变化相对于M的变化关系图)讨论变化的分配系数K和基质M之间的关系。这个图的不同部分与不同参数有关(T、P、聚合作用,杂岩建造,分带岩浆柱中的平衡结晶作用晚期结晶作用和非平衡效应),这些参数能大体说明分配系数变化的原因。△K—△M图能够区别由分异岩浆系统产生的天然火山岩中影响分配系数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43.
这次研究中的取样程序是简单易行的。在每个取样点,使用家用簸箕和刷子,清扫收集0.25—1米~2范围内的疏松表层物质。经过筛后,保留-6+2(即2—6,译者注)毫米粒度的部分。用聚四氟乙烯板栅所制成的孔径为6毫米的粗网,来剔除样品中引起过大取样误差的极粗碎屑,以及有机碎屑杂物。2毫米的细筛只用于选择与基岩有关的滞留沉积物碎屑的最佳保留物,且只允许淋滤和搬运物质(如风成或冲积形成的泥沙)通过。为适应在不同环境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两个筛子的网度大小可以改变,这要视测量的具体要求而定。  相似文献   
44.
地表—地下水水文系统动态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5.
46.
从钻孔温度看气候变化──方法介绍及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壳浅层的地温分布与过去一定时期的地表温度变化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地温场记录着地表温度变化的历史。由于地表温度是描述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钻孔地温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达到研究古气候变化的目的。美国东北部、加拿大东南部和中国四川攀西地区若干钻孔地温剖面的反演结果一致表明,这些区域在过去数百年间地表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研究古气候的其他方法相比,地热方法具有理论基础牢固和现成数据基础庞大的突出特点,这一研究方法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必将有助于揭开全球气候变化的奥秘。  相似文献   
47.
The counter-gradient terms in the computations of turbulent fluxes of heat and moisture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PBL parameterization of a regional model for monsoon predic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clusion of counter-gra-dient terms has a marginal impact in the prediction of large scale monsoon circulation and rainfall rates.  相似文献   
48.
49.
<正> 普纳(Puna)高原北部新近发现的洛马布兰卡(Loma Blanca)第三纪硼砂矿床,位于阿根廷的胡胡伊(Jujuy)省,距阿根廷、玻利维亚和智利三国交界处SE约70km,即南纬23°03′,西经66°27′之间。海拔约4150m。该矿床形成于第三纪(晚中新世)的干盐湖环境中,它是在世界范围内继克尔卡(Kirka)(土耳其)、博伦(Boron)(美国)和廷卡拉尤(Tincalayu)(阿根廷)之后的第四个被确认为具有工业储量的硼砂矿床。洛马布兰卡矿床中的主要矿物有:硼砂、板硼钙石、钠硼解石及少量的硬硼钙石和微量的砷硼镁钙石。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