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01.
减隔震桥梁设计方法及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桥梁作为交通系统中的生命线工程,其抗震性能问题尤为重要。桥梁减隔震技术主要通过减隔震装置来降低结构的地震损伤,目前已发展成为提高强震区桥梁抗震能力的重要措施。为促进减隔震技术在中国桥梁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首先总结减隔震桥梁的设计方法,归纳其地震反应和震害情况,对采用不同减隔震装置桥梁的非线性动力性能、减隔震效果、地震随机响应、易损性及性能优化方法等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其次,概述减隔震技术在斜交桥、曲线桥及铁路桥梁中的应用情况与研究进展,并介绍新型韧性抗震设计理念在桥梁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最后,总结减隔震桥梁的试验研究情况,指出目前减隔震桥梁研究中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02.
谢强  余贤斌  张永兴  纳裕康 《岩土力学》2007,28(10):2155-2160
介绍了一种可对同一岩石试样分别进行单轴压缩和单轴拉伸实验的试验装置,该装置改变了因岩样不同而导致的压拉试验结果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分析的现状,为岩石从受压转向受拉或从受拉转向受压的过渡特性的试验研究提供了可能。以云南大姚铜矿紫色砂岩为例,研究了其在压拉试验条件下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该种岩石从压缩到拉伸阶段弹模变化不大,但压缩泊松比与拉伸泊松比的变化较为复杂。试验同时证明该类岩石的压缩与拉伸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过程,单轴压缩试验的卸载曲线与直接拉伸试验的加载曲线具有很好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403.
陆相盆地主要沉积微相的测井特征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研究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曲线的响应特征,将我国陆相盆地的3个陆相组:冲积相组、过渡相组、湖泊相组,进一步划分出27个沉积微相。并论述了它们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了测井沉积微相模式。它们具有在自然电位曲线和视电阻率曲线上的可识别特征。测井沉积微相模式为陆相盆地沉积学和定量测井沉积学的深入研究可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404.
Response rates to mail-based surveys have declined in recent decades, and survey response rates for farmers tend to be low overall. Maintaining high response rates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non-response bias. Historically, incentives have been an effective tool to increase response rates with general populations. However, the effect of incentives on farmers has not been well tested. In this study, we experimentally manipulated the use of a $2 incentive in two surveys targeted at farmers. We tested both the use of the incentive and the timing of incentive distribution in the survey process. We found the incenti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esponse rates with farmer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when the incentive was distributed. Additionally, we evaluated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using the incentive. While the incentive increased response rate, the cost per survey response also increased and the cost of the incentive was not offset by the increased response rate.  相似文献   
405.
针对PRO-4SAIL辐射传输模型耦合BP神经网络反演叶绿素时存在过拟合、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本文以研究区内实测的高光谱数据和模拟光谱数据为数据源,在模拟样本数据构成的训练集中添加部分实测样本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叶绿素反演模型,然后利用剩余的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与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向训练集中加入少量实测数据,可以解决叶绿素反演模型过拟合的问题,叶绿素含量的预测精度得到提升,实现准确的反演路域植被信息,为路域环境植被环境遥感监测评价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06.
马建华  韩昌序  姜玉玲 《地理研究》2020,39(6):1233-1241
收集2001—2018年有关Hå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应用论文2323篇,重点分析2008年以来发表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的论文203篇,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① Hå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是基于水环境沉积学理论建立的一种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不适合土壤潜在生态风险或污染评价,更不能被应用于水相溶质、大气颗粒物、地表灰尘、植物或作物等介质的生态风险或污染评价,但现实研究中评价对象错位的论文占2323篇论文的49.29%。② 不能生搬硬套Håkanson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分级标准,必须根据具体参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整。Er第一级界限值应为所有参评污染物毒性系数(St)的最大值,RI第一级界限值可用∑St i×1.13并取十位整数得到。但是多数研究罔顾其参评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照搬Håkanson的ErRI分级标准而出现错误的论文分别占203篇论文的45.32%和61.08%;虽然有些学者对RI分级标准进行了调整,但调整正确的论文只占23.81%。③ 只评价Hg单项生态风险或包括Hg在内的多个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时,不能用St Hg代替其毒性响应系数(Tr Hg)。  相似文献   
407.
近30年来安固里淖湖面监测与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SS、TM、ETM和CBERS-2遥感数据和G IS技术对安固里淖湖,近30年来水体分布变化进行调查与监测,结果是调查区安固里淖湖面积,在30年来变化比较大。1975~2007年间,水域面积逐年萎缩,并在2004年秋干涸;2005年短暂的蓄水后,2006年、2007年又再度干涸;而其上游水库的水域面积在30年间变化不大。综合分析认为,安固里淖湖干涸有三个主要原因:(1)降水量逐年减少和气温逐年增高;(2)安固里淖湖上游过多水库的修建和蓄水;(3)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408.
红砂岩板材作建筑物幕墙,在国内外非常少见,其测试评价方法标准和验收规程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本文参照《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33-2001)和根据红砂岩的特性,提出了红砂岩作幕墙板材需进行测试的指标,包括物性指标和强度指标等;对初步选定的满足设计要求的红砂岩石材,特别需进行大气稳定性试验。同时对其有关指标进行必要的鉴定和评价,才能找出符合要求的红砂岩板材作幕墙。  相似文献   
409.
那静 《测绘工程》2021,30(4):53-58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随着近年来的自然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发展,以及迪庆州北部地质土壤岩层不稳定,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周围地表形变时而发生,进而导致了崩塌、碎石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文中通过SBAS监测技术对迪庆州北部大面积区域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监测周期覆盖2018年1月12日至2020年2月1...  相似文献   
4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