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72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901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1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7 毫秒
901.
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起源于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内发育的同沉积断裂,这些断裂近等间距平行分布,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多期次左旋走滑活动,进而导致了右江地区整体发生简单剪切变形。利用三维沙箱模型展开了物理模拟实验,对新生代右江地区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在红河断裂的左旋剪切错动和印支地块的顺时针旋转联合作用下,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复活,并发生明显的左旋走滑活动;随后川滇地块发生东南向的挤出运动,对右江地区产生侧向挤压,导致了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新一轮的快速左旋走滑活动,同时还导致了右江地区西部的地壳压缩增厚。实验证实新生代右江地区的简单剪切变形以及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活动是印支地块和川滇地块挤出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连锁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902.
大青山河谷地貌特征及新构造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大青山河谷地貌的基本特征,河谷地貌的形成和演化明显地受大青山山前断裂带的控制。在山前断裂强烈活动的地段,河流深发呈峡谷,发育多级河流阶地,河谷纵剖面为上凸形,谷底宽度与谷肩山高度之比Vf值较小;在山前断裂活动较弱的地段,河流侧蚀呈宽谷,河流阶地级数较少,河谷纵剖面为下凹形,Vf值较大。河谷纵剖面凹度与大青山抬升幅度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903.
内蒙古北山及邻区金属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金属矿床围岩岩性组合和成矿作用特征,将内蒙古北山及邻区分布的各类金属矿床(点)划分为6种类型,即①斑岩型钼—金和铜矿床(点);②夕卡岩型铁—铜矿床(点);③火山气液型铁和锑矿床(点);④热液脉型钨、锡和稀有金属矿床(点);⑤岩浆岩型铬和钒—钛—铁矿床(点)和⑥变质热液型金和铁矿床(点)。在较详细剖析各类金属矿床(点)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4个成矿带和9个矿化集中区,并且讨论了区域地壳演化与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本区金属矿床(点)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前寒武纪和晚古生代,但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与海西期板块活动高峰期相吻合,是地壳特定演化阶段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04.
水力压裂缝延伸方向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力压裂是油井增产通常采用的一种措施.对地层压裂时产生的裂缝形态、走向进行了阐述;根据井孔周围应力集中现象,利用地层破裂机理分析了发育有直劈裂缝的地层压裂时人工裂缝产生条件,定量分析了压裂缝延伸与地层应力状态、天然裂缝走向、施工压力、岩石抗张强度的关系.并在沙南油田梧桐沟组油藏开发生产中,应用该方法来判断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以及预测它们的延伸状况得到了非常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905.
西南某水电站左坝肩岩体卸荷分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某水电站坝区由蛾眉山玄武岩组成,岩体卸荷较发育。本文从卸荷形成及特征入手,利用卸荷裂隙条数、岩体纵波速度等代表性指标定量对左坝肩作出了强弱卸荷带的划分,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906.
冀西北水泉沟杂岩体成因的Nd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思宏  聂凤军 《地质论评》2003,49(4):355-360
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是冀西北金矿集中区最重要的赋矿岩体。长期以来,关于水泉沟杂岩体的成因一直争议很大,严重制约了本区金矿床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本文对水泉沟杂岩体及其围岩太古宙变质岩进行了系统的Nd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泉沟杂岩体不可能是太古宙变质岩混合岩化或重熔的产物,而是由来自地幔的岩浆与下地壳局部熔融的物质不均匀混合形成的。  相似文献   
907.
基于RS与GIS的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985年和1995年的二期遥感图像,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数量统计方法,研究了1985-199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揭示了该地区各类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的幅度、速度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特点,为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08.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图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延军  王海涛  聂晓红 《内陆地震》2002,16(2):101-107,T001,T002
通过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较大范围的5级以上地震活动性研究,发现地震前空间上存在着5级地震围空和条带现象,时间进程上出现了5级地震活动增强以及GL值高值波动变化现象。还分析讨论了中国大陆几次8级地震后中国西部强震活动特点,认为新疆地区今后几年6级以上地震活动可能处于相对活跃状态。  相似文献   
909.
依据不同构造岩浆区单元,江西中南部中新元古代-晚三叠世的侵入岩可划分为武夷山构造岩浆区、赣西南构造岩浆区。其中武夷山构造岩浆区共划分了43个单元,归并为11个超单元;赣西南构造岩浆区共划分为34个单元,归并为10个超单元。这样较系统地建立了江西省中南部中新元古代-晚三叠世岩石谱系单位和等级体制,为今后开展全省侵入岩谱系单位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0.
用加压氰化浸出法提取金和银的工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常规氰化浸出提取Au、Ag工艺中浸出时间长,药品消耗大,金、银回收率低等现状,在保持原有选矿工艺流程不变的基础上,在氰化浸出环节上采用自行设计的高压浸出装置,对矿石进行加压氰化浸出提取Au、Ag工艺试验。通过改变浸出过程的压力,增加浸出溶液的O2含量,浸出时间由原来的一个流程24h缩短到45min;Au、Ag浸出率指标达到93.2%和73.0%,分别提高了19.6%和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