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3篇
  免费   1869篇
  国内免费   2807篇
测绘学   1249篇
大气科学   1454篇
地球物理   1517篇
地质学   5002篇
海洋学   1238篇
天文学   200篇
综合类   764篇
自然地理   1125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638篇
  2021年   704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589篇
  2016年   622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696篇
  2012年   766篇
  2011年   709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01.
成矿作用研究表明 ,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中 ,成矿数量有从少到多 ,聚矿能力有由弱到强的演化趋势。中生代为全球规模的成矿大爆发阶段 ,究其原因可能与地球的发展演化密切相关。地球形成的早期 ,由于地球物质尚未充分分异 ,成矿强度不大。当然 ,有部分在地球演化早期形成的矿床 ,在后来的多次构造改造过程中被改造迁移 ,甚至消失。中生代地球进入了一个强烈的地幔热柱活动时期 ,聚集于D”层及外核的成矿物质可通过地幔热柱多级演化向上迁移 ,并在幔枝构造的有利构造扩容带中成矿 ,幔枝构造则成为中生代主要的成矿控矿构造类型  相似文献   
10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螺旋CT三维重建评价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骨盆骨折17例,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结果:17例检查均取得清晰立体图像,且可消除某一骨性结构,单独观察骨盆某一组成骨的骨折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案的设计及教学等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西南及邻区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建设  周蕙兰 《地震学报》2002,24(2):126-134
利用ISC报告以及中国和NEIC基本测震台网报告中的80974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地震数为7053,台站数为165,且地震和台站都分布在研究区内),对中国西南及邻区(北纬10~36、东经70~110)的深至400km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分辨率达22.初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虽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但至400km深度时仍很明显;②在北纬16和24的纵剖面上,可以看到与印度板块向东和欧亚板块相碰撞挤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速度结构的差异.在东经90的纵剖面上,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欧亚板块(青藏高原)之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也比较明显;③在90km深度的横剖面上,由缅甸的密支那至越南的洞海的低速条带,可能与红河断裂带有关;④ 提出并使用了能够更为准确直观地描述分辨率好坏的图示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   总被引:59,自引:8,他引:59  
曾磊  雷军  鲁奇 《地理研究》2002,21(6):763-771
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城乡一体化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城乡融合诸多因素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用以反映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特征及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用此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对我国 31个省 (直辖市 ) 2 0 0 0年城乡关系发展状态进行了静态评价 ,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城乡两大开放系统之间的要素流转情况和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的实际水平。文中对城乡关联度概念及其评价方法的提出是对城乡关系及其量化评价研究所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从凉果资源分布与加工能力的匹配关系角度对华南地区凉果资源的分布,凉果加工业的分布与布局,凉果市场分布与竞争力,凉果加工业与资源的匹配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华南地区凉果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吕宾  张小雷 《干旱区地理》2002,25(2):189-192
从新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变化的吻合度或偏离度,来论述新疆的城市化水平是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求证新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预测城市化率;剖析新疆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出新疆正处于城市化由初期向快速发展期的过渡阶段,加快城市化的关键是推进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7.
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近20年来,毛乌素沙地东北缘伊金霍洛旗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林地和草地面积的比例增加,耕地面积有所减少;相应地,沙漠化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这种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随着工业与经济的发展,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单位面积耕地产量增加。沙漠化防治措施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该区的潜在沙漠化因素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8.
煤矿采空区是工程建设中不良地质条件之一,其地质特征评价和如何治理是两个关键问题。笔者结合高速公路建设中某采空区的治理实践,对这两方面进行了探索,对工程建筑中所遇各类采空区的地质特征评价及其治理方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9.
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   总被引:61,自引:4,他引:61  
在华北、华南板块碰撞期间,郯庐断裂带究竟是何种边界仍是没有解决的重大地学问题,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构造解释模式。关于郯庐断裂的平移距离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与有待深入研究之处。在华北、华南板块拼合之后,郯庐断裂带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左行平移,其糜棱岩的^40Ar/^39Ar年龄为132~119Ma,指示为早白垩世的平移活动,平移活动中伴生了强烈的岩浆活动。这期左行平移标志着中国东部构造的重大转折,是滨太平洋构造对前期古特提斯构造的叠加,其动力学机制为太平洋区伊侨奈岐板块突然出现的高速斜向俯冲。  相似文献   
110.
三叠纪结扎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根据基本层序、沉积环境和层序界面特征,结扎群至少可划分出四个三级层序。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南浅北深的特点。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北部雀莫错一带因远离中央隆起,陆源物质供应相对较少,以泥岩、灰岩为主,生物化石丰富,沉积环境以陆棚为主,在相对稳定的沉积水体中以双壳类、菊石类等生物群得以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