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32篇
测绘学   204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339篇
地质学   603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2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9年   1篇
  196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利用双阳台水管观测资料检测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双阳台水管倾斜仪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准确获得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激发的0S3~0S31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与PREM模型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实测振荡周期与PREM预测的振荡周期相吻合,除0S3、0S4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于0.3%外,其他振型的观测周期和PREM模型理论周期的相对误差大都集中在0.1%左右。同时还检测到了5个谐频球型振荡和8个环型振荡。  相似文献   
112.
����ο���ܵ�ʵ�ֺ�ά��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ITRF??WGS84??ο?????????????ο???????????????????????????????????Щ?????????????? ????????,??????°汾ITRF2005??????????  相似文献   
113.
往复压缩机振动信号具有复杂的多源冲击特性,表现较强的非平稳性,传统的时频分析方法难以提取有效的故障特征.以傅氏变换为基础的传统频率概念和以希尔伯特变换为基础的瞬时频率概念存在固有缺陷,提出一种广义局部频率的概念,并结合自适应峰值分解方法,实现信号时频分布的构造途径;与HHT时频分析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并应用到往复压缩机振动信号故障特征提取.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峰值分解的广义局部频率方法有效揭示往复压缩机不同故障的多源冲击振动信号时频特征,为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4.
陈娜  任安之  马伯  黎璟玉  向辉 《地理学报》2021,76(1):153-166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城市雨洪灾害.聚焦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新旧城区的关联性问题,提出"现状评估-低影响开发指标分解-建设效果模拟验证"的雨洪管控路径.以湖南省凤凰县为例,基于城市内涝模型,对新旧城区进行雨洪风险性评估与改造可行性评估,在现状评估基础上,构建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分解...  相似文献   
115.
北黄海温盐分布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利用2006~2007年夏冬春秋4个季节北黄海的大面调查资料,分析了4个季节北黄海温度和盐度大面以及典型断面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2007年冷水团势力范围强于2006年,北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受地形影响.黄海暖流冬春季较强,冬季最强,夏季最弱,秋季开始形成.鲁北沿岸流冬季最强,春季减弱,夏秋季消失,但夏季鲁北沿岸存在冬季鲁北沿岸流水的残余体,即鲁北沿岸水.辽南沿岸水4个季节都以低盐为特征,除夏季低盐中心位于庄河口外,其它3个季节低盐中心均位于调查区域的东北角.渤海与北黄海之间的水交换4个季节都存在.春季,断面盐跃层形成滞后于温跃层;秋季,断面盐跃层消失滞后于温跃层.  相似文献   
116.
云参数法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原有的云参数法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的基础上,对云参数进行时间空间修正,得到了具有时间空间普适性的新型云参数法干旱遥感监测模型.首先分析了云参数随时空变化的规律即云参数影响函数,并分析确定修正函教的函数形式,然后联合遥感数据和同步地面实测20 cm深度土壤湿度数据确定修正函数,最后通过定权方式确定改进型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利用FY-2C数据进行了全国范围干旱遥感监测实验,同时与传统方法的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新型模型对空间时间大尺度条件下的干旱监测结果更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117.
Data for the post-Serravallian, ‘neo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ontides in northern Turkey indicate predominant ENE-WSW shortening with complementary NNW-SSE extension. We present a new fault plane solution for the Bartin earthquake (3 September 1968) and compare its mechanism with the movement picture of other neotectonic faults in the Pontides and northern Greece together with that of the Thessaloniki earthquake (20 May 1978). The general strain pattern exhibited by these structures agrees remarkably well with that inferred from early Tortonian-early Pleistocene structures reported from within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zone, which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indicating a possible reversal of the sense of movement along the North Anatolian transform fault. Here, we argue that such ‘incompatible’ structures may be related to the overall E-W shortening of Anatolia and the southern parts of the Black Sea resulting from the sideways continental escape from around the African and the Arabian promontories, rather than to hypothetical reversal of motion along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for which there is no evidence other than the above-mentioned ‘incompatible’ structures. This new model also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eismicity and earthquake risk in regions contained with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Black Sea plate.  相似文献   
118.
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利用宇宙成因核素10 Be和26 Al对西昆仑和可可西里北部地表基岩的剥蚀速率进行了测定,得到的结果是:西昆仑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2m/Ma, 可可西里北部的平均剥蚀速率为15m/Ma。裂变径迹和宇宙成因核素这两种手段所得到的平均剥蚀速率的时间尺度是不同的,前者得到的是几个至数十百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而后者得到的是十几至几十万年的平均剥蚀速率。比较通过这两种手段得到的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平均剥蚀速率可以发现其平均剥蚀速率从20Ma以来的100m/Ma以上减少到了最近几十万年以来的10m/Ma,我们认为这一剥蚀速率下降的趋势反映了青藏高原从中新世到第四纪晚期构造活动的减弱,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北部和中部的隆升应该主要发生在第四纪晚期之前,而不是在最近的几十万年。  相似文献   
119.
曲希玉  刘立  刘娜  吴文波 《世界地质》2007,26(4):484-491
通过对大港滩海区埕北断阶带层序地层的研究,将研究区古近系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总结了5种识别层序界面的方法:①地震识别法;②钻井识别法;③测井识别法;④古生物组合识别法;⑤地球化学识别法。在研究区,方法①表现为区域性的上超和削截;方法②表现为岩性和泥岩颜色的突变;方法③表现为各种曲线和地层倾角的突变;方法④表现为古生物组合类型的变化;方法⑤表现为Fe^2+/Mn^2+值由下向上由逐渐增大,转为突然变小。其中方法①、③、④是层序界面的主要识别标志,方法②可作为参考标志,而方法⑤的应用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0.
陈娜  朱磊  从常奎 《陕西地质》2007,25(2):66-71
在厚松散层中进行钻孔施工较常规钻孔存在一些技术难题,按照常规方法达不到钻孔目的或者花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本文通过分析松散层钻孔正常钻进的影响因素,采用正循环钻孔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提出钻孔防偏和纠偏措施,最后给出了厚松散层钻孔施工技术措施,对厚松散层钻探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