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3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559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632篇
地球物理   667篇
地质学   1147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141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大指标体系;简评了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系统的设想,并简要介绍了该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值得重视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2.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于学元  郭健 《地球化学》1996,25(2):140-149
八卦庙大型金矿床是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与碳酸盐岩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本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石、围岩、含金石英脉、酸性岩脉、铁的硫化物中的稀土元素组成、关系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这个金矿床的形成与围岩、酸性岩脉、地壳深部金的矿源层有关。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化了的Gresens方程-Grant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并分析了样品中出现Ce和Eu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73.
中国火成岩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鄢明才  迟清华 《地球化学》1996,25(5):409-424
在中国各构造单元构选采了10364件火成岩样品合成1131个分析样,采用仪器中子活化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催化波极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等15种可靠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对一些难测痕量元素采用了最新的分析研究成果,以同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监控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74.
地幔热柱的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以冀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冀北地区金、银金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表明,金、银等成矿元素除部分萃取自含矿围岩外,主要来自深源。幔枝构造是重要的热源释放体系,控制着深源含矿流 体的迁移,聚集和成矿,从而构成了以幔枝构为中心,内带为金、外带为银金金属的构造-岩浆成矿系列,并据此归纳出幔枝构造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5.
A peraluminous granite belt occurs along the connecting zone between the Turpan-Hami Precambrian block and the Upper Paleozoic island arc belt. Muscovite granite and twomica granite are the essential lithological components of that belt. All the potassium feldspars in these granites are microcline. Heavy minerals are dominated by magnetite. SiO2 contents of these granites are greater than 73% with most of the A/NKC values greater than 1.1, normative corundum values greater than 1. Plots of CIPW norms in the (Al-K-Na)-Ca-(Fe2++ Mg) diagram are mostly situated in the plagioclase-cordierite-muscovite region. The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very low contents of minor elements and ΣREE with strong Eu depletion, δ18O values between 6.6‰ and 7.0‰, Rb-Sr isochron age of 260.2 ± 6.2 Ma and an initial87Sr/86 Sr ratio of 0.7052. These granites might have been produc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moderately acidic volcanites and low-maturity sediments in the basement sequences and could be gene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outhward A-type subduction of the Turpan-Hami block following the closure of the Middle Carboniferous back-arc basin.  相似文献   
76.
张旗  陈龙红 《地质科学》1997,32(1):88-95
用质子探针技术对双沟地幔交代熔融物的微区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地幔橄榄岩中的残留矿物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仅含Ni和Zn,而Ga、Ge、Sr、Rb、Zr、Y、As、Pb等微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地幔部分熔融所产生的矿物(尤其是尖晶石和绿泥石)中。微区范围内微量元素的分布表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不均一性的尺度可达微米级,通常解释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开放系统下地幔交代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upper crust in eastern Chi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n an area of 3.3×106 km2 within eastern China, 28 253 r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systematically and combined into 2718 composite samples which were analyzed by 15 reliable methods using national preliminary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CRMs) for data quality monitoring. The averag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he exposed crust, the sedimentary cover and the exposed basement as well as the upper crust for 76 chemical elements in eastern China are given. A key basic geology projcct supported by Ministr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China.  相似文献   
78.
地幔热柱具有多级演化特征。河淮亚热柱顶部地幔物质以薄板状斜插至燕山造山带之下,燕山造山带轴部东西向尚义-赤城韧性剪切带与太行山构造岩浆带轴部北北东向乌龙沟-上黄旗韧性剪切带交汇叠加,使深部中下地壳应变软化岩石及深部幔源物质减压释荷产生深熔岩浆并上侵,从而加速了造山带的上隆速度,并可形成地幔热柱的第三级构造单元——幔枝构造。其中隆升较快的地段发育成为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幔枝构造控制着构造变形-岩浆活动-蚀变变质-成矿作用统一体系,并形成与幔枝构造密切相关的内带为金(铜钼)、外带为银(铅锌)多金属的成矿系列。论述了不同构造部位的成矿特征及其相关性、统一性。据此提出了在有利构造部位(参照已有矿点分布)扩大找矿和向深部扩大找矿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强震的孕育、发生涉及大尺度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形变的分布.中国大陆西部现今构造形变强烈,一些强烈活动的深大断裂的分布,把地壳分割成了若干活动地块.GPS观测获得的大范围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分布具有较好的空间有序性和协调性.大区域水平相对运动和变形的协调与平衡,主要是通过一些大的断裂带(活动地块的边界带)的剧烈运动和变形来调整实现的.大区域的继承性构造运动决定了这些大的活动断裂带的相对运动与变形的性质及其空间分布趋势.强震前局部区域的相对运动和变形的异常是与大区域的地壳运动和整体变形相联系的.强震活动引起的调整总体上是维护大区域地壳运动和变形的协调与平衡的趋势.研究大断裂带构造变形的趋势背景和识别异常区段,是预测未来强震地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0.
地震前兆现象的分析研究是开展地震预测的重要途径.在地震预测尚处于经验性预报的现阶段,积累可靠的前兆数据尤为重要.虽然我国的前兆台网观测技术已基本进入数字化发展阶段,但大量的模拟观测仍在运行,几十年来积累的模拟观测数据仍是十分宝贵的科研资料.如何对已有的模拟数据进行科学管理、使未来采集的模拟数据与已有数据进行科学的衔接、为分析预报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服务、使前兆模拟数据的产出和使用真正实现网络数据库的管理等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并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