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黑牛洞铜矿床经历了早期韧性变形-变质作用和成矿期的韧-脆性变形作用。早期韧性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中围岩可能分异出含CO2流体,并形成顺片理发育的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矿化。成矿期为伴随江浪穹窿隆升的韧-脆性变形期,含矿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主要以富液相流体包裹体为主,次为纯气相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富液相流体包裹体主要成分为水,含少量CO2和甲烷等烃类碳质流体;纯气相流体包裹体主要为甲烷,表明成矿流体为富水含炭质流体。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黑牛洞矿床含矿流体中的水主要来源于围岩中的变质水。燕山期花岗岩侵位,江浪穹窿隆升,韧-脆性变形形成系列滑脱断层。在此减压、降温过程中,成矿流体被活化并聚集、填充到滑脱断层内。  相似文献   
92.
卜香萍  石永红  李忠 《沉积学报》2012,30(6):999-1009
以鲁西淄博、临朐、平邑、蒙阴盆地为重点研究区,通过盆地中生界砂岩中碎屑石榴石的成分分析,探讨鲁西隆起及周边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研究表明,鲁西盆地砂岩中石榴石成分在早中侏罗世和中晚侏罗世期间出现变化,暗示着物源的转变,早中侏罗世时期主要物源是鲁西隆起,中晚侏罗世时期转变为胶东地区和鲁西隆起。侏罗纪时期石榴石的物源转变显示,苏鲁苏鲁造山带可能在中晚侏罗世时期已经抬升至地表。白垩纪鲁西盆地物源主要为胶东地区,鲁西隆起的物源贡献较小,但是青山组中段和王氏组中段物源略有波动。白垩纪鲁西盆地石榴石物源显示,控制鲁西盆地沉积的主要是苏鲁造山带,古地理格架显示东高西低的特征,盆地物源的波动暗示鲁西隆起可能在早白垩世中晚期和晚白垩世中期经历过抬升。  相似文献   
93.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是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发现的第一个斑岩型矿床。通过对多不杂矿床蚀变钾长石进行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蚀变钾长石的坪年龄为(118.31±0.60)Ma,反等时线年龄为(118.30±0.79)Ma,它们代表多不杂矿床钾化蚀变的年龄为119~118 Ma,与成矿年龄同期。多不杂矿床形成的岩浆-热液过程为,由岩浆期(约120Ma)演化至钾化和成矿期(119~118 Ma),再演化至绢英岩化期(118~115 Ma)。  相似文献   
94.
黄沙坪为湘南地区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及室内光学显微镜观察、化学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等多种手段,对矿区矽卡岩型钨的工艺矿物学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矿石工艺类型以矽卡岩型钨-钼矿石为主,占总量的75%,w(WO3)=0.15%~1.8%.含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一般呈中粗粒浸染状及细脉状分布于透辉石、萤石、石榴石矽卡岩中.白钨矿普遍含钼,钼与钨呈明显的互消长关系,钼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白钨矿的晶格中.粒度分析显示:白钨矿平均粒度为0.12 mm,属中细粒嵌布.白钨矿趋于富集在细粒级中,当矿石综合样研磨至80目~200目和>200目时,白钨矿的单体解离度分别为85.14%和92.62%.以>200目下白钨矿的单体解离度作为钨的最大理想回收率,当矿石综合样中有80%和100%研磨至>200目时,钨的最大理想回收率分别为81.11%和92.62%.加大矿石综合样的磨矿细度能确保本区钨有较好的单独选矿回收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对加入不同浓度乙酸和碳酸的土样做室内土工试验,并进行机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乙酸根、碳酸根通过改变粘土颗粒双电层的厚度、极性水分子的吸附量,使土的结构发生凝聚或分散,引起压实粘土的塑性、渗透性等变化。其中,乙酸根是通过溶解粘土矿物中的铝,提高了粘土的渗透系数和塑性指数;而碳酸根是以其与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碳酸盐的方式,降低了粘土的渗透系数。这为判断垃圾堆放场粘土衬垫工程的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6.
约硫砷铅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硫盐矿物,本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盘龙铅锌矿区首次发现约硫砷铅矿,主要呈不规则粒状分布于黄铁矿中,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重晶石相伴生。在反光显微镜下,约硫砷铅矿双反射明显,白光下的反射率为R_1=38.6%,R_2=41.8%,反射色为白色略带蓝色色调,具微弱的反射多色性,强非均质性。利用电子探针确定其经验化学式为Pb_(14.05)(As_(2.66),Sb_(3.23))_(5.89)S_(22.99)。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获得了约硫砷铅矿的晶胞参数:a=8.91(2),b=31.96(6),c=8.47(2),β=117.77°,V=2 135.49~3,空间群为P2_1/m,Z=2。通过XRD、EPMA等现代岩矿测试分析技术,结合前人对盘龙铅锌矿成矿时代研究的相关资料,还对约硫砷铅矿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黑牛洞矿床中的石榴石有三个期次:早期的石榴石呈顺片理拉长的条带,中期的石榴石呈颗粒碎块发育,硫化物常沿早期和中期的石榴石的裂隙和颗粒边缘填充,晚期石榴石呈完整细粒变晶产出。本文测得晚期石榴石的Sm-Nd年龄为101±26M a(初始143Nd/144Nd=0.511765±0.000025),其可能代表黑牛洞矿床最后一期中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与形成富矿体的脆韧性变形作用同期。  相似文献   
98.
The purification property of pyrite was discussed by using in situ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might be dissolution–adsorption precipitation equilibrium of heavy metals on the surface of pyrite, which is dependent on the surface oxidation of pyrite and the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of carbonate within pyrite. If there was excessive carbonate within pyrite, the “dissolution” of metals would be less than that of the “adsorption precipitation,” making pyrite exhibit its purification property. Based on this property, pyrite was used to process simulated wastewater containing Pb2+, Hg2+, Cd2+, Cr(VI) and Cu2+.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iciencies of metal removal exceeded 96%. In addition,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n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were also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simulated metal-bea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Analysis by diffused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 confirmed that the superficial hydroxyl groups in pyrite reacted with metal ions during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in the visible region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variation in particle siz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pyrite during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hich explained its increasing activity when reutilized. Further, analysis b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indicated that the process involved when using pyrite for the treatment of Cr(VI)-containing wastewater was an adsorption–precipit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99.
鲁西隆起与临近盆地的新生代形成演化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博兴凹陷为研究靶区,通过对新生代各层位碎屑石榴石的高分辨率的精确定量分析,并根据石榴石成分的专属性和含量变化,探讨了鲁西隆起与临近盆地新生代的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博兴洼陷新生代的物源主要是来自鲁西隆起和胶东地区,其中胶东地区始终是其主要的物源。而石榴石含量的变化显示,鲁西隆起在新近纪早期大幅度隆升,推测古新世至始新世早期和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早期可能有两次小规模的抬升  相似文献   
100.
木孜塔格地区蛇绿岩位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所夹的昆仑结合带中.通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发现结合带中分布着畅流沟中元古代Sm-Nd等时线年龄为(950±82) Ma/(1 138±42) Ma及含二叠纪放射虫Pseudoalbaillella的蛇绿岩,反映了不同时期古洋壳的存在.其中,畅流沟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超镁铁堆积岩为富集的大洋岩石圈地幔残迹;镁铁岩部分具P-MORB性质,部分具有岛弧的性质,表明其形成于过渡型洋脊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