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6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605篇
地球物理   2028篇
地质学   2199篇
海洋学   290篇
天文学   369篇
综合类   187篇
自然地理   25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884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3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Phreatic overgrowths on speleothems (POS) are carbonate formations deposited at the water table of caves in unique karstic coastal settings having morphologies that can be directly related to sea level at the time of formation. The U‐Th ages of calcite and aragonite overgrowths collected from the modern water table in coastal caves on Mallorca (Cova de Cala Varques A and Cova des Pas de Vallgornera) were determined using high‐precision MC‐ICPMS techniques. U‐Th ages indicate that phreatic carbonate deposition occurred between ca 2·8 and at least 0·6 ka BP and are in accord with an archeologically estimated age of 3·7–3·0 ka BP for a drowned prehistoric construction at a depth of 1 m below current sea level in a cave from the same area. Speleothem δ13C and δ18O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ave pools provide supportive evidence that POS reflect mixing between seawater and brackish water table.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3.
A major issue in tectonics and sedimentation is the role of cross‐stream tectonic tilting in steering channels. The general idea is that channels will be attracted to lateral maxima in subsidence rate. A physical experiment performed in 1999 at the St. Anthony Falls Laboratory, however, was in conflict with the idea and showed that fluvial channels and resulting stratigraphy can be insensitive to even relatively strong lateral variation in subsidence. Here,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an experiment which uses a simplified relay‐ramp geometry with laterally variable uplift and subsidence to test a hypothesis developed from the earlier experiment: Tectonic tilting steers channels only when the ratio of the time scales describing lateral channel mobility to tectonic deformation is sufficiently large. Occupation time by experimental channels and sand fraction in the deposit (a proxy for channel deposition) both increase with subsidence rate indicating strong steering of channels by tectonic forcing. We also found that, due to local incision, uplift lengthened the time scale for lateral channel migration relative to subsidence. Comparing channel mobil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periment, with no tectonic forcing, to later tectonic stages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active tectonics increased the channel time scale. The interplay of channel steering with uplift and subsidence led to cyclic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an autogenic lake in the hanging‐wall basin. This lake was associated with alternation between channels going around vs. across the adjoining upstream uplifted footwall region. This creation and filling of the lake under constant tectonic forcing (constant fault slip rate) in the hanging wall created subaerial fan‐delta parasequences separated by fluvial deposits.  相似文献   
994.
基于人体心脏电场信号的生命探测仪是目前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其困难之处在于从地震废墟中提取微弱的心脏电场信号。本文主要分析地震废墟中可能出现的对人体电场有干扰的信号情况,提出如何接收废墟中微弱的超低频心脏电场信号,并根据人体心脏电场的特征设计特殊滤波器滤除干扰信号,只保留因人体心脏跳动而产生的360度扩展的超低频非均匀电场。  相似文献   
995.
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前的地震空间长度的时空演变。在计算空间相关长度过程中采用长轴与孕震区主要断裂走向一致的椭圆型空间窗,并设计了优化程序。在本次特大地震前观测到了增长的地震空间相关长度。利用合成地震目录对结果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否定了零假设,表明观察到的模型不是由随机数据干扰造成的,这一观点的置信水平被证实为93.9%。  相似文献   
996.
计算了兰州台阵不同频率的台阵响应函数,对台阵附近不同方位的4个小震进行了FK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台阵2 Hz以下的台阵响应函数在原点附近呈现出对称的单主峰图样,而高于2Hz时台阵响应函数出现较多旁瓣,表明该台阵对于2 Hz以下的信号具有较好的分辨能力。小震的FK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目录和IASP91速度模型计算得到P波方位角和慢度与FK分析的结果总体上比较一致,但也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可能由所使用的理论模型和当地模型有差别以及未做台阵校正所引起。  相似文献   
997.
断裂区带变形分析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博  周伟  陈阜超  韩月萍 《地震工程学报》2010,32(3):215-219,225
应用GPS观测技术专门研究活动断裂区带的地壳形变及其服务于地震预测的数据处理方法目前还不够完善与充分。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并结合实际的需求,从场的角度提出了适合于断裂区带活动特征分析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以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带为例,依据1999-2004年的GPS资料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①经过这种处理与描述可使人们从多角度更清楚全面地了解断裂及两侧的相对活动,及在空间上的演化特征;②走滑运动等值线显示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两侧相对活动量最大达15 mm/a,分布宽度约400 km,然而活动量的2/3只分布在断层两侧近100km的范围内,清晰而定量地显现了高剪切应变的积累与存在的空间;③走滑运动梯度显示川滇形块体东边界带南段变形大于北段;④张压性运动结果显示断裂两侧没有明显的差异变化。  相似文献   
998.
同一震源区两次地震到达某台站的直达P波、S波零频观测谱值之比与其辐射图型因子之比线性相关,而后者取决于震源机制的几何特性。用波形记录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认为该系数是震源机制异同的归一化数值描述。据此对2003年青岛序列及冀鲁豫交界地区小震集中区地震事件进行聚类分组,给出序列事件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的时序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序列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时序曲线存在由一致到发散的变化过程,即震源区应力场强度由相对集中向逐步分散过度;冀鲁豫交界地区小震集中区谱振幅相关系数较低,震源机制各不相同,区域应力积累没有形成任何一个优势方向。  相似文献   
999.
汶川特大地震之北川县城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北川县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上万人死亡,整个北川县城变为废墟。现场地震科考分析显示,造成北川县城建筑物和道路严重损毁以及人员重大伤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为:活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破裂效应,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强地震动产生的振动破坏效应。北川县城主断裂和次级断裂沿线分布的建筑物震害较重,而邻近断裂的建筑物震害相对较轻;地震触发的王家岩滑坡和景家山崩塌对北川县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2000余人死亡;而振动破坏效应在北川县城普遍存在,它产生的水平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危害很严重。  相似文献   
1000.
汶川8.0级地震甘肃陇南地区建筑震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在甘肃陇南地区造成的农村房屋和城镇房屋的典型震害及其原因。考察发现,由于农村房屋一般未经抗震设防设计,在本次地震中即使在低烈度地区仍然震害严重;而城镇房屋震害较轻,一般均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严重破坏的大多是一些施工质量差,缺乏良好的抗震概念设计以及改建时未考虑抗震设计的建筑。建筑震害调查的几个地区设防烈度均为Ⅷ度,实际烈度为Ⅵ~Ⅸ度,因此这些地区的房屋震害情况刚好能反映这些地区房屋抵抗小震、中震及大震的能力。结果表明,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设计、并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基本都能达到三水准设防目标。最后本文对灾后重建和抗震设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