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7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326篇
测绘学   98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722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王佩  杨玲 《全球定位系统》2012,37(4):53-55,63
GPS虚拟参考站(VRS)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的一种高精度的快速定位技术。VRS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用户站周围多个参考站的观测数据融合生成虚拟参考站的观测值,其关键是正确模拟测量区域内的各相关误差项。推导了用于VRS定位的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虚拟观测值模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质量评定,试验采用上海市GPS基准站观测网络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证明了所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2.
考虑星间链路的星地时间同步与上注调度的启发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描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于星间链路的星地时间同步与上注任务过程,分析了基于星间链路的星地时间同步与上注任务约束复杂、星地链路资源紧缺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任务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规则的多阶段启发式算法,将出入境卫星与非出入境卫星任务按小时分步调度,设计了总体调度流程,并给出了算法流程中每一步的启发式规则。最后,设计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算例并进行测试,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3.
本文描述了基于网站群架构的河南省国土资源门户网站的建设背景,论述了网站群系统的四层技术架构,对网站群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它特有的整体性、控制性、继承性和独立性体现了传统门户网站无法比拟的优势,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门户网站的组成系统为例,对各子系统的应用模式进行定位,满足网站群架构中主站和子站不同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964.
挥发性氯代烷烃是大气中重要的短命氯源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具有重要贡献,在全球C和Cl元素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环境意义。分别于生长季(2004年7月)和非生长季(2005年1月)在苏北海岸带盐沼沿环境梯度采用静态箱技术原位测定氯代甲烷(CH3Cl、CH2Cl2、CHCl3和CCl4)和氯代乙烷(CH3CHCl2和CH3CCl3)6种单体成分通量。结果表明:海岸带盐沼生态系统氯代烷烃单体成分通量关系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海岸带盐沼高氯烷烃不同单体成分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低氯烷烃CH3Cl与各种高氯烷烃单体成分间相关性不显著。这表明海岸带盐沼低氯烷烃和高氯烷烃的源汇过程可能是不同的,而高氯烷烃间可能存在比较一致的源汇过程;二是高等植物对氯代烷烃不同单体成分贡献的差异性表现为对低氯烷烃CH3Cl表现为源效应,而对高氯烷烃则表现为汇效应;三是盐沼土壤对氯代烷烃不同单体成分的贡献均表现为汇效应,但是研究区低氯烷烃和高氯烷烃来源和生物降解模式不同。低氯烷烃CH3Cl可能源于盐沼植物及其枯落物排放和海洋排放的输入,而高氯烷烃含量既可能来自非生长季盐沼植物和凋落物腐解释放,也可能来自其他区域人类活动排放和海洋排放的外源输入。因此,海岸带盐沼对外源输入的高氯烷烃具有吸纳作用。  相似文献   
965.
岩石红外比辐射率简易测定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地表辐射 (亮温 )求取地面温度需要通过岩石比辐射率进行换算。地球上的岩石千差万别 ,即使岩石学上分类一致的岩石 ,比辐射率也可以显著不同 ,需要大量的比辐射率时 ,现有测量方法显得过于复杂或环境要求过高 ,发展简便的比辐射率测量方法十分必要。实际上 ,在室温情况下 ,比辐射率为常数 ,可以通过测量一系列的温度和相应的辐射值 ,仪器本身的辐射和环境辐射可直接当作未知量参加反演 ,最终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比辐射率 ,大大降低了测量的难度。文中测量了1 6种岩石标本的比辐射率 ,方差一般保持在 0 .0 1左右 ,大多数 <0 .0 1 ;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均 >0 99  相似文献   
966.
中国地表亮度温度年变基准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欲从热红外辐射中找到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的信息 ,需要考虑 2个基本问题 ,即大气的影响和地表热红外辐射的稳定场。通过以下方面的工作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 :1 )提出了地表亮度温度及年变基准场的概念。 2 )利用NOAA卫星 2 0年的观测资料 ,文中在获得地表亮温 (LSBT)的基础上 ,借用分离窗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 ,提取了中国地表亮温的年变基准场 ,为进一步分析异常场打下了基础。计算表明 ,大气的影响一般在± 1 0K范围内  相似文献   
967.
地表岩石变形引起热红外辐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地表常见的 5种岩石样品和应力变温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 ,岩石弹性变形的压力温度关系均表现为加压升温 ,减压降温 ,同经典热力学理论完全一致。在常温常压的地表环境下 ,开放观测系统记录到的岩石材料弹性变形所引起的最高温升在 0 .2K左右 ,升温率一般在 3mK/MPa左右。破裂或摩擦瞬间岩石有显著升温 ,温度变化量从几至十几摄氏度不等。弹性变形导致的温度变化量极其微小 ,不但远远小于气候影响的幅度 ,而且超出了卫星红外的直接探测能力。因此 ,需要探索新的红外图像分析方法 ,考察其它的热异常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68.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定单个包裹体盐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丁俊英  倪培  饶冰  周进  朱筱婷 《地质论评》2004,50(2):203-209
水溶液激光拉曼光谱上 O-H 展宽区(2800~3800 cm~(-1))对盐浓度的改变非常敏感,通过计算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的偏移参数,就可以确定包裹体溶液(室温)的盐度。已有实验证明这种方法适合于标准溶液。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作为天然包裹体的参照物,可以被用来验证许多涉及流体包裹体的假设的有效性,人工合成包裹体是检验激光拉曼光谱测定单个流体包裹体盐度可行性的关键。本文采用 Sterner 等(1984a)提出的方法,在50MPa/100 MPa,500~600℃范围内合成纯 H_2O 体系及 NaCl-H_2O 体系的包裹体,利用合成包裹体对单个流体包裹体盐度的激光拉曼光谱测定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确定单个不饱和流体包裹体盐度是可行的,而且较精确(相差 1%±),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的盐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69.
不同阻尼体系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复阻尼体系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计算公式。利用天津、E1Centro、迁安记录及Mexico地震Cale记录计算了复阻尼及粘性阻尼体系的地震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并绘制了相应的时程曲线。计算所用阻尼比取0.1及0.05,周期分别取0.3s,0.5s,1s,1.5s及5s。通过计算我们观察到,除迁安记录外,在其它几个地震作用下,对固有周期小于1s的短周期结构,复阻尼体系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时程曲线值高于相应的粘性阻尼体系(对迁安记录固有周期需小于0.5s)。对中周期结构,两组曲线相近,对于长周期结构,复阻尼体系的能量时程曲线值低于相应的粘性阻尼体系值。对于每个地震记录,有一个临界值,体系的固有周期小于此值时,不同阻尼模型的能量输入、阻尼能量耗散时程曲线值无大差异,当周期大于此值时,不同阻尼模型的能量输入及阻尼能量耗散时程曲线差异较大。复阻尼体系对周期的敏感程度远大于粘性阻尼体系。当周期不变,阻尼比增大时,在峰值点之后,复阻尼体系能量时程曲线基本无大的变化,粘性阻尼体系能量时程曲线有抬高趋势。  相似文献   
970.
濮阳地区土壤(断层)气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地震地球化学前兆观测中,土壤(断层)气观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了利用水氡、水质、气体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土壤(断层)气的实验观测。对濮阳地区土壤(断层)气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