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79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The Chepaizi-Mosuowan paleo-uplift is a large-scale uplift stretching across the Junggar Basin formed during the Yanshanian. It has experienced four evolutionary stages: the initial forming stage (J1), the intense development stage (J2+3), the waning and burial stage (K-E), and the tilting and extinction stage (N-Q). The most intense period of activities is the Middle Jurassic. Dur-ing the Early Jurassic, the Chepaizi-Mosuowan paleo-structure was a low amplitude uplift. Because of the subsequent strong upli...  相似文献   
142.
为探讨盆地两侧可容纳空间和层序叠加模式的非一致性变化,利用SEDPAK二维层序模拟软件,通过考虑控制层序沉积过程的不同参数,对可容纳空间转换系统进行定量模拟并提出新的认识.模拟结果表明,盆地两侧同期层序叠加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和"非同步"两种,同步叠加模式多出现在层序的低位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后期,非同步叠加模式多出现在层序的水进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初期.多种地质参数的合理组合,盆地两侧同期层序均可形成非同步叠加模式.非同步叠加模式对体系域界面的识别、层序对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3.
礁滩体与建设性成岩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礁、礁丘、丘同属碳酸盐建隆,礁、滩是重要勘探目的层。但各自在沉积组分、组构、环境和时空分布,以及油气地质条件上迥然不同,因而无论从理论还是勘探实践上,都有必要将其各成体系划分开来。礁滩自身为好储集岩,当建设性成岩作用叠加后可形成好的储层。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主要受沉积微相与建设性成岩作用两大因素控制。前者是基础,并以高能的礁滩相带为最好;后者主要包括破裂、白云石化和溶蚀三大类,并以白云石化或溶蚀为最优,其中的溶蚀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刻而对优质储层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礁滩储层中的古岩溶类型最为丰富多彩,包括同生期、准同生期、表生期和埋藏期热流体岩溶的所有类型,白云岩化礁滩体也不例外。其中,同生-准同生期岩溶的形成机制与礁滩沉积时高频层序旋回向上变浅序列的短暂暴露淋溶有关,表生期岩溶则受控于礁滩沉积后三级层序旋回Ⅰ型界面的暴露淋溶。由此,导致礁滩储层中除了可以也是(碳酸盐岩中)唯一保存原生孔隙外,还发育了次生溶蚀孔洞缝和大型溶洞。礁丘、灰泥丘尤其是丘间洼地中发育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它们自身没有有效的原生孔隙,但岩溶作用可以形成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144.
对比分析了太平洋(Site 806)、大西洋(Site 664)和加勒比海地区(Site 999)末次冰期最盛期和全新世钻孔顶部不同尺寸大小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500~600μm和300~355μm)和Globi-gerinoides ruber(300~355μm和250~300μm)的硼同位素组分变化,发现个体相对较小的有孔虫样品由于受到样品量以及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影响,其硼同位素在末次冰期最盛期出现异常,浮游有孔虫硼同位素分析,尤其是冰期-间冰期时间尺度上的硼同位素分析,适合用个体相对较大的有孔虫。末次冰期最盛期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溶解作用可能加强,其G.sacculifer的硼同位素偏低,但G.ruber的硼同位素不受溶解作用的影响,能够反映末次冰期海水pH值的变化。三个钻孔末次冰期最盛期G.ruber的硼同位素比全新世的硼同位素平均高(1.3±1.2)‰(2s.e.),与理论预测值1.6‰一致。  相似文献   
145.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速率及其气候环境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岩性、粒度以及AMS14C年代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研究区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速率变化,划分出4个大的沉积阶段和4次快速沉积事件.千年时间尺度上大的沉积阶段主要受控于物源供应、海平面变化以及可容空间的大小.百年时间尺度上揭示的4次快速沉积事件主要受控于东亚冬季风的增强或...  相似文献   
146.
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古沙漠沉积地层主要为冲积扇、湖泊、河流、三角洲及沙漠沉积体系.风成沉积和沙漠沉积、风成沉积体系和沙漠沉积体系等概念有必要予以区分.基准面变化是沙漠和河流、湖泊等其他陆相地层对比的基础.鄂尔多斯盆地志丹群划分为上下两个三级层序单元,反映了两期古沙漠由风成沉积强盛期到衰退期的演化,且每个层序可划分为低位、...  相似文献   
147.
王志章  韩海英 《地学前缘》2011,18(5):296-302
现代油藏描述提倡勘探开发一体化,真正实现测井与地震信息匹配,实现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结合,最终由定性走向定量。重点阐述了现代油藏描述中,通过集成高分辨率的岩石物理数据、中分辨率的测井数据及低分辨率的地震数据,采用储层自动划分对比及储层结构分析技术、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技术、波形差异分析法预测高产气区技术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不...  相似文献   
148.
运用地层厚度印模法(延9+延10+富县组地层厚度)恢复出了陇东上里塬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其形态为一级甘陕古河呈近东西向分布,二级庆西古河位于研究区南部向北注入甘陕古河,研究区的北部和南部分别发育姬塬和演武高地,在高地和河谷的过度带分别发育姬塬南斜坡和演武北斜坡,此外,在一级河谷中央还发育有河间丘,在斜坡上发育残丘、...  相似文献   
149.
In this article,the backstripping technique was used in studying the subsidence charac-ters of the Qiongdongnan(琼东南) basin(QDNB) in order to underst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of formation and evolution.Meanwhile,the geo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 were summarized,and the stretching factors(β) of the upper crust,the whole crust,and the whole lithosphere were calculated.The QDNB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subsidence rate,high geothermal gradient,high geothermal heat flow,and the lithosphere stretching an...  相似文献   
150.
High quality marine source rock (HQMSR) is the key prerequisite for medium to larg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However, the forming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for the geodynamic setting of the Middle-Upper Yangtze during the Early Cambrian in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and the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marine source rock are discussed, with specific consideration of the burial rate of the organic matter. The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