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3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1322篇
测绘学   565篇
大气科学   709篇
地球物理   921篇
地质学   2593篇
海洋学   893篇
天文学   187篇
综合类   322篇
自然地理   622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265篇
  2017年   294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Abstract. We describe the basic ecology of two key-hole limpets, Fissurella crassa and Fissurella limbata , which are heavily harvested by coastal shellfishermen (mariscadores) at the rocky intertidal of central Chile. The ecological role of human predation on these species was assessed. Anthropic exclusion from a stretch of the rocky intertidal at Las Cruces (non-harvested area) for about two and a half years resulted in changes of the densities and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se fissurelid species as compared to populations in control zones (harvested area). Differential human predation generates, on key-hole limpets, responses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related to the accessibility of man to the mesohabitats (sheltered platforms, exposed platforms and vertical walls) and fringes of the intertidal (mid-low intertidal and Lessonia nigrescens fringe). Thus, size distributions and mean densities of both fissurelids differ widely between the harvested and non-harvested areas on both platform habitats but not on vertical walls. In the mid-low intertidal fringe, differences are greater than in the less accessible L. nigrescens intertidal fringe. Moreover, we discuss the way in which other species, directly harvested by mariscadores (i. e., the mollusc Concholepas concholepas) can affect the keyhole limpet populations of central Chile rocky shores. Finally, we highlight the ecological role of these limpets on the dynamics of intertidal ecosystems and how they can modify community landscape.  相似文献   
52.
黄河尾闾河道1996年改道的意义及黄河三角洲演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黄河三角洲由几个亚三角洲组成。 1 85 5 -1 93 4年 ,形成了以宁海为顶点的第一亚三角洲 ;1 93 4-1 996年 ,三角洲冲积扇顶点进一步下移 ,形成了以渔洼为顶点的第二亚三角洲。最近的一次改道是在 1 996年 6月 ,改道后的河流沿清水沟流路的清 8剖面附近东流入海。这次改道可能是第三亚三角洲形成的开始。以后数十年内的黄河尾闾摆动将在清 8剖面附近进行。虽然人类活动将对三角洲的发展演化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但这些亚三角洲的发育演化仍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3.
The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ropical cyclones (CTCs) generated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from 1948 to 2003 is analyzed. It peaks in occurrence in August and few generate in late winter (from January to March). The seasonal activity is attributed to the variability of atmosphere and ocean environ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monsoon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monso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S basically determine the region of tropical cyclone (TC) genesis in each month.  相似文献   
54.
倪星航  齐华  肖利 《四川测绘》2008,31(1):30-33
在总结云、陆地、植被、水体等目标光谱特性以及云和不同目标间光谱差异的基础上,改进了一种下垫面多光谱云检测算法,并采用MODIS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改进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5.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过程中会出现斑点噪声,一般用多视处理减少图像的斑点噪声,这对合成孔径雷达船只探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不同视数SAR图像的等效视数、空间分辨率和船只海面对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多视处理增加了等效视数,改善了图像质量,更有利于船只探测;但另一方面,多视处理又降低了图像空间分辨率和船只海面对比度,对船只探测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本文选取了窗口滤波法和K分布法两种典型的SAR船只探测方法对多视处理的SIR-C SAR图像进行了船只探测试验,得到了最适合船只探测的多视处理的视数.  相似文献   
56.
华北地台中元古界主要由环潮坪石英砂岩、浅海碳酸盐岩和浅海—泻湖相暗色页岩3种沉积相组合构成,以陆表海浅水碳酸盐岩占主导。碳酸盐岩中除含有丰富的微古植物、宏观藻类和微生物建隆外,还发育大量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SS)和微生物诱发的碳酸盐沉淀(MMCP)。微生物席和MISS构造在高于庄组上部(约1.6 Ga)和雾迷山组下部(约1.45 Ga)碳酸盐岩中尤为发育,表明活跃的微生物活动和高有机质产量。在石化微生物席中,发现有丝状、球状细菌化石和草莓状黄铁矿;围岩中发现有针状文石、花瓣状重晶石、放射状菱铁矿、铁白云石和葡萄状碳酸盐胶结物等多种自生碳酸盐矿物,指示甲烷厌氧氧化(AOM)导致的自生碳酸盐沉淀。中元古代的温暖气候和海洋分层、缺氧、硫化条件有利于微生物的高生产量和高有机质埋藏率。气隆构造和核形石状碳酸盐结核反映浅埋藏条件下活跃的成烷作用和甲烷排放,围岩和MMCP中富沥青质。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富微生物席碳酸盐岩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有可能形成重要的烃源岩。据微生物席、MISS构造及MMCP的研究,初步估算华北地台中元古代碳酸盐岩的概略生烃潜力约为10×108t石油当量。  相似文献   
57.
新疆北部石炭纪地层、岩相古地理与烃源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依据近几年新疆区域地质调查结果,结合新疆油田与吐哈油田最新勘探成果,通过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充填演化特征推断石炭系沉积建造样式,理顺了新疆北疆地区石炭纪地层层序,目的是推断石炭纪烃源岩发育层段与主力生烃区范围。下石炭统有效烃源岩分布较广,主要发育于北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山前、博格达山前、准噶尔东部陆东—五彩湾地区早石炭世被动陆缘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上石炭统有效烃源岩分布相对局限,主要发育于东准噶尔克拉美丽山前石钱滩区、布尔津—吉木乃区及库普—三塘湖区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内。石炭系油气成藏严格遵循"源控论",有效生烃区决定其有效成藏范围,所伴随发育的火山岩体决定其富集程度。优选西准噶尔、东准噶尔、库普—三塘湖区、博格达山前区、布尔津—吉木乃区石炭系烃源岩发育区及其相邻构造带,作为今后石炭系油气勘探战略选区的重要领域和区带。  相似文献   
58.
地下水土石油类污染修复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油工业在开采、加工、运输、储备过程中石油及其初加工产品泄漏,进入环境造成污染。本文根据国内外现有异位修复技术和原位修复技术研究成果,提出“加强场地调查,有效控制污染源,阻断污染途径,同时开展受污染地下水土修复,优化组合多种修复技术方法”路线,表明可修复地下水土石油类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59.
基于BPM-BM算法的地名数据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基于过滤方法的中文字符串模糊匹配算法BPM-BM的基本原理、特点和计算流程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与地名数据匹配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地名快速匹配方法。以"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地理信息系统(乡级)建设工程"作为一个具体实例,使用C语言来完成地名数据的匹配。  相似文献   
60.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进展,集中在混合作用的验证及地幔物质参与对混合作用的影响。从能量、物质运移的角度认识岩浆混合作用,以揭示上地幔、地壳的信息,并为认识区域构造一岩浆演化提供约束。综合归纳了岩浆混合作用主要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混合作用发生的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应用已有理论和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值模拟,合理解释岩脉的不混合特征。作为壳一幔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阐述了岩浆混合与底侵作用的关系,并介绍了常见的岩浆混合作用岩石成因模型。最后说明了岩浆混合作用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