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9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35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488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北京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的中尺度通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大气所325 m铁塔的湍流资料和梯度资料,对2003年3月20~23日影响北京的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的中尺度通量和湍流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的影响是从上层开始的.沙尘爆发前,边界层有强逆温存在,动量以中尺度输送为主,湍流很弱.沙尘爆发时,向下的湍流动量通量明显加大.湍流动量通量是沙尘沉降的主要原因,但沙尘爆发前的中尺度过程不能忽略.沙尘爆发前后,感热通量均以小尺度的湍流输送为主,中尺度输送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2.
国际珊瑚礁领域研究现状及知识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计量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对1902—2017年期间国际珊瑚礁研究领域的科技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西方海洋研究领域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珊瑚礁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但近5年发展迅速,并在论文影响力、国际合作和研究技术发展方面有待加强。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珊瑚礁研究的发展建议,本研究将为了解当前国际珊瑚礁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以及我国今后珊瑚礁保护方面的政策制定、项目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983.
硅藻不仅对全球初级生产力有重要贡献,还在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结合新兴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硅藻固碳途径进行研究,已经证明其在基因组层次上C_4途径所需关键基因的存在,而转录组测序技术则可以在基因组的基础上,结合一系列特定的环境因子展开更深一步的研究。虽然一些硅藻种类中的单细胞C_4途径在其体内的作用仍存在争议,但随着同位素标记,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一领域的相关证据不断积累,并发现这一机制除了可以提高Rubisco酶的CO_2固定效率以外,还具有降低光呼吸强度,为碳代谢相关的途径提供还原力和中间代谢产物的重要意义。通过C_4途径与不同生态学尺度相结合的研究,不仅明确了该过程在代谢产物运输和能量流动方面的运行情况,还可以更好得解释硅藻在海洋环境中取得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984.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及其与太平洋板块运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刚 《地球学报》1990,11(1):56-59
<正> 作为东亚一部分,中国东部自印支旋回以来进入滨太平洋构造域发展阶段,发生强烈岩浆活动和金属成矿作用。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作用始于晚三叠世,在早-中侏罗世渐趋增强,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达到最烈,并于早白垩世晚期起渐趋减弱,至晚白垩世接近尾声。 根据火山岩的分布、岩石组合、化学成分及受控构造,笔者将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分为三个北北东向火山岩带和一个东西向火山岩带(图1)。 西部火山岩带主要发育中酸性和酸性火山岩,平均成分为英安岩(SiO_267.97,Na_2O3.46,K_2O 3.89,里特曼指数σ  相似文献   
985.
申欣  吴志刚 《海洋科学》2010,34(12):26-29
由于具有单基因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线粒体基因组现已成为后生动物种群遗传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本研究选取螠虫动物的代表物种——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详细阐述了利用长PCR方法扩增其线粒体DNA,获得约15 kb的扩增产物,进而构建shotgun文库,最终成功获得单环刺螠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流程。本实验流程样品需求量少、设备要求低、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986.
在国内外深海光缆线路维修中,由于现有专用设备性能的局限,对海光缆的打捞一直是一项耗时、耗财、耗力且难度较大的作业。文章介绍了一种以双握切割、两端同持方式剪切打捞海缆的新型设备,它不仅能在2 000 m水深的海底对海光缆进行可靠剪切,还能在剪切后将海缆的两个断头牢固握持,并自行辅接深海打捞所需的钢缆。证明了使用该设备可取代常规打捞的断头打捞,不仅大大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更有效地提高了维修打捞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7.
深海富REY泥中稀土元素赋存载体及其富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前人发表的关于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等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的数据,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全球深海富REY泥(REY-rich mud)的分布,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下富REY泥中稀土元素的赋存载体及其控制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赋存载体中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研究发现深海富REY泥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深海盆地中,其中西北太平洋南鸟岛附近海域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最为富集,是较为有利的稀土资源勘探潜力区。邻近热液区,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受热液活动影响较大,稀土元素的主要赋存相是Fe-Mn水合(氢)氧化物,可能是热液流体扩散过程中,颗粒物中的Fe-Mn水合(氢)氧化物等吸附(scavenge)海水中的稀土元素所致。而在远离热液区的正常深海富REY泥中,高磷含量以及低沉积速率是导致其稀土含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因素,赋存载体主要是生物成因磷灰石(鱼牙骨碎屑)。在磷灰石早期成岩阶段,海水和孔隙水中的REY进入磷灰石,在羟基磷灰石晶格中REE~(3+)与磷灰石中的Ca~(2+)发生类质同象替代:REE~(3+)+Na~+?2Ca~(2+)和REE~(3+)+Si~(4+)?Ca~(2+)+P~(5+),使其不断地富集稀土元素,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8.
王亚辉  全华  王亚力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2):1903-1916
近年来交叉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主流范式。入境旅游研究一直以来又是旅游交叉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际友城关系是一种重要的城市外交关系。探讨国际友城关系的入境游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有助于挖掘入境旅游的驱动力。基于此,论文将国际友城关系(城市外交)纳入城市入境旅游影响因素模型,以中国60个典型城市197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回归法实证检验了城市缔结国际友城、国际友城累计数对城市外国游客规模增长的推动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是否因城市的区位差异而呈现出异质性。研究发现:① 城市缔结国际友城关系,显著增加了城市外国游客接待规模。平均而言,城市缔结国际友城比未缔结国际友城接待的外国游客多约150%~160%。② 城市缔结的国际友城累计数的增加对城市外国游客接待规模的正向促进作用平均达3.6%~3.9%,即城市缔结的国际友城累计数每增加1%,城市接待的外国游客规模平均将增加3.6~3.9个百分点。③ 缔结国际友城以及国际友城数量的增加对城市外国游客规模的推动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其中,中西部城市的异质性强于东部和东北部城市,这主要源于不同区域城市开展国际友城关系的时间长短以及与国际友城外方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密切程度等因素所致。④ 理论上城市缔结的国际友城累计超过50对时,再增加国际友城数量对城市外国游客规模的推动作用将不再明显。研究成果不仅拓宽了传统入境旅游的研究视角,更丰富了入境旅游驱动力理论,同时为中国城市借助国际友城关系推动外国游客规模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9.
一类多参数分形插值曲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一类多参数插值曲面的构造,与传统的迭代函数系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证明了这类吸引子是经过给定插值点集的分形插值曲面.  相似文献   
990.
To obtain information on food web structure in salt marshes of the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the δ13C and δ15N values of primary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were determined. The mean δ13C values of 31 dominant consumers ranged from -23.13‰ to -14.37‰. Except for several species (Eriocheir sinensi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nd Potamocorbula ustulata), consumers had intermediate δ13C values between those of benthic microalgae and Spartina alterniflora. The mean δ15N values of 31 dominant consumers vari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