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4篇
  免费   889篇
  国内免费   1302篇
测绘学   387篇
大气科学   681篇
地球物理   841篇
地质学   2508篇
海洋学   774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410篇
自然地理   58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293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霍洛台花岗闪长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表明,霍洛台花岗闪长岩(145 Ma)为早白垩世岩浆侵入产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表明,为一套具埃达克岩特征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表现为高SiO_2(65.64%~66.00%)、高K_2O(3.67%~3.77%)、低MgO(0.09%~1.21%)、高Sr含量(814.00×10~(-6)~893.00×10~(-6)),低Yb(0.194×10~(-6)~0.536×10~(-6))和Y(6.38×10~(-6)~7.73×10~(-6)),A/CNK为0.94~0.958,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92.54~245.88)、Th/La(0.17~0.2)、Th/U(4.01~4.84)和Mg~#值(26.70~29.22)等特征显示霍洛台花岗闪长岩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认为霍洛台花岗闪长岩为受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影响下地壳加厚挤压-伸展转换阶段作用产物。  相似文献   
992.
探索珊瑚礁与海滩地貌之间动力地貌联系是认识珊瑚礁海岸变化的重要一环.本文以雷州半岛徐闻西落港珊瑚礁海岸为研究对象,应用RTK-GPS和无人船开展岸滩剖面和近岸水下地形的测量、结合海滩沉积物分析,基于FUNWAVE-TVD数值模型模拟并分析不同珊瑚礁地形地貌条件下波浪动力传播过程.结果显示,研究区珊瑚礁水下地形是影响礁后...  相似文献   
993.
随着GPS等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使得路网提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然而目前利用浮动车GPS轨迹数据提取路网的方法层出不穷,但是提取效果却并不能尽如人意。本文将基于网格密度因子的多密度聚类算法引入路网提取,通过该方法对疑似特征点进行聚类来提取道路特征点,来构建道路几何网络,并通过对比分析取得了不错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地图集作为反映一个地区或一种领域研究成果的地图集合,是测绘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地图集编制与发布的成果多为纸质版,制作与发布周期比较长,更新速度慢。该系统对在线地图集发布与服务系统进行开发,有效地缩短了地图集编制时间,提高了地图集编制与发布的效率。在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完整的设计后,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开发,并对系统主要功能做出展示。  相似文献   
995.
A new small-scale geotechnical physical model in 1-g and unconfined condition, combining the transparent soil,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an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 was employed, which provides a non-intrusively internal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approach to monitor the internal deformation of soil caused by expanded-base pile jacking with casing. The transparent soil was made of fused quartz and its refractive index matched blended oil, adding reflective particles (glass beads).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 was employed to record the images of the process of casing jacking and extraction in transparent soil, allowing the use of Matlab-based Geo-PIV to figure out the displacement field converted from image space to object space. 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caused by casing jacking for expanded-conical-base pile is decreased by 29% compared with that for expanded-flat-base pile. The main movement happens at the early stage of casing extraction.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caused by casing extraction for the conical base is about 43% of that for the flat base, while the affected zone caused by casing extraction for the conical base accounts for about 1/3 of that for the flat base. The contraction for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tends to decrease with the depth increasing. By contrast, the contraction under pile bas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displacement. The displacements generated by jacking a conventional pile having a diameter equal to the casing diameter of the expanded-base pile were comparable to the net displacement taking place due to expanded-base pile installation for the conical base pile.  相似文献   
996.
区域作为人类、自然、社会共同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复杂系统,对区域进行生态量化建模与模拟仿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对区域生态系统建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难以确定学习特征和实现时空模拟。深度学习不需事先确定训练特征,具有优异的特征学习能力,能够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因此利用深度学习进行建模具有显著优势。本文使用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人口格网数据,充分利用深度学习的优点,采用最优深度神经网络时空模拟,得到了河南省2007-2014年3 km分辨率的生态赤字空间分布图和河南省2015-2020年的生态赤字时间预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为区域生态的科学管理和建设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促进地区和谐发展的战略决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合肥市耕地非农化速度过快、耕地资源数量大幅降低等现实问题凸显,导致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适时开展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城镇化协同性关系研究,深入挖掘城镇化过程中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内在规律,对于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持续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9.
2009年7月辽宁3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1°×1°资料,对2009年7月辽宁省3次局地短时暴雨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θse场和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局地暴雨过程中,辽宁西部和北部的暴雨落区与上升速度中心对应,而辽宁东南部暴雨落区位于上升区边缘;露点锋、中α尺度低压和暖式切变线对三次短时暴雨过程起到触发作用;当T639降水产品预报降水时段内有大范围的小雨天气,说明将有弱的天气尺度强迫出现,此时应重点分析水汽辐合、高能舌和上升速度大值中心叠加的区域;如果该区域存在中尺度系统触发机制,则该区域可能是局地暴雨的落区。  相似文献   
1000.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一直以来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四川盆地含油气构造演化、南北地震带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重点地区,对新构造运动、油气勘探、地震研究均有重要意义。自从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以来,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利用已有的资料,基于各自对龙门山断裂带构造的认识,对该地震的发震构造问题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多种发震构造模式,但大部分仅提出了一个或是几个二维的发震构造剖面,部分三维发震构造模型也仅是不考虑断层相互切割关系的简单化的有限元模型,且部分模型仅仅是提出了起始破裂处的发震模型。鉴于汶川地震长达240km的地表破裂带,仅建立局部地区的构造模型是远远不够的,而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和中小震精定位结果、震源机制解均表明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存在较大的南北活动的差异。因此,研究地震发生和传播机制需要建立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复杂三维构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