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6篇
  免费   1394篇
  国内免费   1952篇
测绘学   902篇
大气科学   1351篇
地球物理   1994篇
地质学   4668篇
海洋学   1315篇
天文学   132篇
综合类   854篇
自然地理   95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20篇
  2001年   336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07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330篇
  1992年   314篇
  1991年   297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14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146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34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87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58篇
  1980年   76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8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Killifish (Fundulus heteroclitus) from a highly contaminated site on the Elizabeth River are resistant to the acute toxicity and the cytochrome P4501A (CYP1A)-inducing activity of both the sediments from the site and chemically pur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hese effects are highly heritable for one generation, but heritable to a lesser degree by subsequent generations, in clean conditions in the laboratory. We show that offspring of this population of Elizabeth River killifish are also resistant to the teratogenicity and P4501A-inducing activity of PCB congener 126, a prototypical coplanar haloge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 (HAH). Furthermore, the pattern of greater resistance to acute toxicity and P4501A-inducing activity in the first generation and less i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is also observed upon exposure to PCB-126.  相似文献   
82.
台湾海峡1999年8月表层温盐的走航式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9年8月台湾海峡的调查资料中走航式温盐仪的资料,对该海区的表层温盐分布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在该海区存在多处上升流和冲淡水。台湾海峡调查海区的上升流区大致可分为两类:(1)海峡西部沿岸上升流区:平潭上升流区、东山上升流区和南澳上升流区;92)台湾浅滩附近的上升流区。冲淡水主要有九龙江冲淡水、珠江冲淡水和闽江冲淡水,此外还有粤东沿岸水。  相似文献   
83.
台湾海峡中北部夏季溶解氧饱和度分布与上升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据台湾海峡中北部1983年5月至1984年5月、1987年7,8月和1988年5~7月调查资料,讨论了该海域夏季溶解氧饱和度分布特征及其与上升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区夏季上升流的中心位置经常出现于海坛岛北侧至湄洲岛一带海域,西南季风是该区上升流产生的主要动力因子,该区上升流平均流速为4.4×10~(-3)cm/s。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首次探讨了珠江口海区颗粒有机碳(POC)和氮(PON)的来源、季节性分布;它们的浓度变化与大陆径流以及与悬浮物含量的关系。此外,还初步计算了珠江经虎门口入海的POC和PON迁移量。  相似文献   
86.
在过去10年中,通过国际合作,对大西洋中肯的热液矿泉及周围地质背景进行了研究。TAG热液矿泉位于26°N,45°W,距大西洋中脊轴数公里,它是世界卜已发现的最大热液矿泉之一.这个活动的热泉位于一直径为10m的烟囱上,该烟囱位于一直径为150-200m、高40m的椭圆形硫化矿山上.在这个硫化矿山附近几公里范围内还发现了几个不活动的热泉。TAG靠近两条转换断层之间的大西洋中脊.区域重力调查表明,TAG北部的剪切带在向北漂移.分析TAG海底玄武岩表明,源岩在10-15km深处.从旁侧声纳资料看出,TAG由两个复杂的烟囱组成.近海底地球…  相似文献   
87.
A contrasting study of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features responsible for months or seasons with many hurricanes and those with few hurricanes has reveal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hurricane formation over the North Atlantic Ocean is enhanced by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There exists a well-developed subtropical high-pressure belt displaced to the north; a deep Icelandic low; a stronger-than-normal polar vortex with a deep polar trough dipping far southward along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a dominant high-pressure ridge over wester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jet stream displaced northward over these regions. At 200 hPa, an anomalous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prevails over the subtropical North Atlantic. A stronger-than-normal upper easterly flow prevails. Positiv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prevailing on a seasonal or long-term basis tend to be favora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hurricanes.  相似文献   
88.
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行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视频记录分析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温度和盐度骤变条件下的运动行为、摄食行为及相关生理活动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温度由29℃骤降至18和23℃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明显下降,索饵时间显著增加(p<0.05);当温度由29℃骤升至36℃时,对虾的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显著升高(p<0.05),索饵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盐度由30骤降至5和10时,对虾表现出强烈的逃避行为,活动频率、游走速度和颚舟片的摆动频率均显著升高(p<0.05),并且在观察时间内没有发生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89.
林晓能 《海洋与湖沼》1993,24(3):319-324
根据1972和1974年经过黑潮区的两个台风个例,计算和分析了台风各部位在不同的海气条件下热量输送的垂直分布特点。表明,在台风前部信风带中,热量垂直输送限于700hPa以下,在1000hPa处有约167.47—209.34J/(cm~2·h)的最大值,700hPa以上热量向下输送;在台风中心区,热量输送量最大,在1000hPa处接近420J/(cm~2·h),在850hPa附近可能有热输送量的最大值,其上随高度减小;在台风后部偏南气流中,向上热输送量较小;各层最大值不超过84J/(cm~2·h)。  相似文献   
90.
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许爱玉  陈松 《台湾海峡》1993,12(1):16-20
根据1984年湄洲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析资料,讨论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主要来源。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Fe、Mn、Cu、Ni 的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3.21%、730×10~(-6)、19.4×10~(-6)、44×10~(-6)分布比较均匀,Pb、Zn 和Co 含量(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47.0×10~(-6)、25.8×10~(-6)和243×10~(-6))偏高,微量金属含量不受Fe-Mn 氧化物和有机物控制,本地区的金属来源受陆源输入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