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103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01.
讨论了CSAMT电场x方向全区视电阻率定义及应用。采用积分方法将多个电偶极子叠加,获得双极源电磁场,均匀半空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对二、三层电性断面的视电阻率计算,并与卡尼亚视电阻率、波区视电阻率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实测CSAMT资料的计算结果表明,用电偶极子定义的CSAMT电场Ex方向全区视电阻率较好地反映了电性断面的特征。该方法对CSAMT深部探测具有实用价值,对于简化野外工作方法、减轻野外数据采集的强度及解决卡尼亚视电阻率的近场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分析常年土壤干湿状况及其影响因子,是监测评价四川盆地区土壤水分变化的基础,有利于农业干旱防灾减灾.利用四川盆地区农业气象站近17年0~20cm的逐旬土壤湿度观测资料,运用旋转正交函数分解(RE-OF)、相关分析、趋势倾向率分析等方法,对四川盆地区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分区域选取代表站建立表层土壤湿度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盆地表层土壤相对湿度空间分布大致是从南到北逐渐减小;年际变化呈现弱的上升趋势;常年季节变化呈双峰型特点,秋季高,春季低,夏季波动明显,初夏高盛夏低;表层土壤干湿状况总体呈现出冬春季相对偏干、夏秋季相对偏湿的季节变化.盆地表层土壤湿度变化与气温、日照显著负相关,与降水显著正相关性,气温、日照、降水因子分别对盆地东北部、中南部、西北部表层土壤湿度变化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3.
???????Ч????????????????????????????????????????????·??????????  相似文献   
104.
为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实现合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目标,结合泰来县风沙土面积较大的实际状况,泰来县国土资源局把防风治沙、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工作放到了国土治理的首要位置。按照“统筹规划、合得布局、重点突破、规模推进”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探索沙化土地的治理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极大地促进了泰来县农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当前从气象风险角度开展小麦条锈病与气象关系研究甚少的状况,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出发,采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和极差正规化等方法,建立了包含气候条件和寄主存在数量两个环境因子的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农业气候风险模型,并划分了高、中、低风险等级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的农业气候风险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四川省的川西高原地区、川西南山地和盆地西南部是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低风险区,盆地大部地区是中、高风险的集中区.区划结果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的分区预报和综合防治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南沙东部岛礁战略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群岛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亚欧大陆的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目前南沙众多岛礁被南海周边国家非法占据的背景下,控制未占领岛礁是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有效手段,评价未占领岛礁的战略价值具有深远意义。研究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选取五方礁、信义礁、海口礁、半月礁、舰长礁5座环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评价要素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主权价值、军事价值、航道控制价值和资源控制价值4个方面对岛礁战略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战略意义和建设潜力结果显示,5个环礁的岛礁战略价值从高到低分别为五方礁(90.57)、半月礁(86.99)、信义礁(74.09)、舰长礁(65.94)、海口礁(58.12),其中五方礁和半月礁战略价值最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7.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道路车辆监测在交通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受成像条件及车辆本身颜色多样性的影响,很难从遥感影像中直接提取道路车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遗传算法和数学形态学的遥感影像道路车辆提取方法。首先利用模糊聚类方法建立影像分割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从而实现影像中道路、车辆及环境的精确分割;然后对分割结果中不同层进行赋值,实现分割结果的二值化;最后利用数学形态学操作从分割的道路-车辆的二值结果中剔除道路,从而实现道路车辆的提取。利用本文方法对航空影像进行了道路车辆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能够准确识别地面车辆位置,还能精确提取其轮廓线。  相似文献   
108.
林松  唐启家  李媛  罗登贵  廖武林  王秋良 《地球科学》2017,42(10):1830-1841
鄂西地区位于中国大陆构造演化的关键节点上,地质构造十分复杂,而其中的丹江口水库区域更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区域.在此处开展断裂构造研究对于深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地震安全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波勘探技术对丹江口水库周边的3条主要断裂,即丹江、两郧和白河-谷城断裂进行分析,将各断裂内的断层构造进行地震剖面成像,得到了0~300 m深度范围内的断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3条断裂内的断层多为北东走向,丹江和白河-谷城断裂内的断层型态以正断层为主,但两郧断裂以逆断层为主,此特征可能与水库蓄水后,局部应力分布受到影响有关.研究成果不仅刻画出鄂西丹江口地区的断层形态,同时也对将来深入剖析此区域内背景应力及其周边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地震学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9.
在前期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郧西盆地进行针对性的浅层地震反射勘探,并利用地震发射结果来确定断层位置及构造特征。该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地震安全系统的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0.
西南地区气候季节划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西南地区进行分区讨论,研究了各区域的气候季节及其变化特征。我国西南地区5个区域夏季和秋季的分配基本一致,而冬春两季差异明显;而降水场和温度场四季划分也有一定相关和相异性,均按照云南区-川西高原区-贵州区-四川盆地区-川东区的顺序逐级递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