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7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252篇
大气科学   685篇
地球物理   2097篇
地质学   2465篇
海洋学   311篇
天文学   461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28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46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274篇
  2015年   16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664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862篇
  2004年   892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15篇
  1973年   12篇
  1971年   10篇
  1968年   8篇
  1967年   9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51.
In an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rock moisture content on Schmidt hammer readings, rebound (R) values ar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moisture content. For samples of basalt, sandstone and dolerite the maximum decrease in R‐values is found between oven dry values and saturated rock rebound values, the magnitude of which varies from 2 to 10 points on the R‐scale. A quartzite block has the greatest decline of 6 points at 60 per cent saturation. For certain rock types under differing site‐to‐site field moisture conditions the moisture effect can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ve state of weathering from rebound value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2.
A combined volcanological, geochemical, paleo-oceanological,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study was undertaken on the Kurile Basin,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is basin. Very high rates of subsidence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northeastern floor and margin of the Kurile Basin. Dredged volcanic samples from the Geophysicist Seamount, which were formed under subaerial or shallow water conditions but are presently located at depths in excess of 2300 m, were dated at 0.84±0.06 and 1.07±0.04 Ma with the laser 40Ar/39Ar single crystal method, yielding a minimum average subsidence rate of 1.6 mm/year for the northeast basin floor in the Quaternary. Trace element and Sr–Nd–Pb isotope data from the volcanic rocks show evidence for contamination within lower continental crust and/or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indicating that the basement presently at 6-km depth is likely to represent thinned continental crust. Average subsidence rates of 0.5–2.0 mm/year were estimated for the northeastern slope of the Kurile Basin during the Pliocene and Quaternary through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age and paleo-environment (depth) of formation of sediments from a canyon wall. Taken together, the data from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Kurile Basin indicate that subsidence began in or prior to the Early Pliocene and that subsidence rates have increased in the Quaternary. Similar rates of subsidence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published studies on the Sakhalin Shelf and Slope and from volcanoes in the rear of the Kurile Arc. The recent stress field of the Kurile Basin is inferred from the analysis of seismic activity,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and from the structure of the sedimentary cover and of the Alaid back-arc volcano. Integration of these results suggests that compress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subsidence of the Kurile Basin and that subsidence may be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transition from basin formation to its destruction. The compression of the Kurile Basin results from squeezing of the Okhotsk Plate between four major plates: the Pacific, North American, Eurasian and Amur. We predict that continued compression could lead to subduction of the Kurile Basin floor beneath Hokkaido and the Kurile Arc in the future and thus to basin closure.  相似文献   
53.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时期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领域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文章根据学习和实践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体会,初步提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思维方法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发展见解,并指出区域创新系统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学科应注意拓展的重要实践领域,最后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文章以广东省新兴县为例,从凉果资源分布与加工能力的匹配关系角度对华南地区凉果资源的分布,凉果加工业的分布与布局,凉果市场分布与竞争力,凉果加工业与资源的匹配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华南地区凉果加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5.
成都市民消费结构与休闲活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会影响其休闲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方式,消费态度和休闲时空结构,文章以成都市7个城区歌舞,茶棋牌,电影及城市公园休闲活动调查为基础,探讨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与休闲活动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对歌舞,茶棋牌娱乐活动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与河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水资源供需平衡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对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的影响论述,提出了在拟定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方案中,应通过强化节水,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将水资源作为商品等措施,促进河南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7.
区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的浪潮,但如何把区域形象信息系统地传递出去,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实践。文章就区域形象信息传递的有效工具-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基本流程等在理论与实践上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就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案的经济学论证作了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58.
文章阐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根据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入WTO后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环境营造,运行机制,筹资方式,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9.
土地持续利用的五维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文章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时间,空间,用途,技术和制度是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五维空间,并对各维度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其中,土地持续利用的时间维主要表现为从伦理角度考虑如何在代际间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使代际间利益之和最大;空间维则要求实现土地利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胜任维要求将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到各种用途上,从而使人们从土地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各中获得的总效用最大;技术维选择意味着土地利用的直接或间接技术的选用能够保证土地的永续使用;制度维要求制度建设适应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通过消除不同的土地制度之间存在着的外部利润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60.
旅游信息系统建设模式探讨——以佛山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当前旅游信息系统开发的两种主要基础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媒体制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多媒体制作系统缺乏旅游地图的有效管理,空间查询,分析和统计功能,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则缺乏旅游信息的多媒体表达能力。从实用性和普及性出发,集合二者优点开发模式具有更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因此,论文提出在同一界面下基于GIS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信息系统开发模式;(1)在GIS中增加多媒体信息表达能力,以关系数据库为核心,把多媒体文件名信息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属性库,依靠多媒休段实现多媒体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和属性的关联,实现查询的基本概念;(2)在多媒体系统中开发部分GIS空间查询功能。以此思路,佛山科技学院GIS技术实验室利用VB进行GIS和多媒体二次开发,成功地完成了佛山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