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4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221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矢量图形与影像图像一体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建华  秦佐 《四川测绘》2009,32(3):103-105
本文在阐述影像金字塔相关理论(构建方法、影像切割等)的基础上,采用VC2005编程实现了在同一GIS系统中进行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叠加显示的功能模块。该模块可确定是否加载影像,并根据当前矢量图显示范围自动加载不同分辨率的影像图。  相似文献   
32.
经验模态法在中国沿岸海平面变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现代海平面变化的系统研究,开始于80年代前后,主要集中于海平面年变率和预测。早期所采用的方法有直线回归法、周期法外推预测等,之后有本征分析方法、随机动态预测模型及灰色系统方法等,以上方法各有利弊,但都因为不能较精确得到海平面变化中的各种周期变化而使得预测精度较差,尤其是对于海平面变化中较长周期的分辨方面。  相似文献   
33.
研究降水和氮沉降对荒漠草原植物叶形态性状的影响,对于预测未来全球变化下荒漠草原植物的生态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对增减雨(±50%)和氮添加(10 g·m-2.a-1)及其交互作用对乌拉特荒漠草原区优势植物叶形态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碱韭(Allium polyrhizum)...  相似文献   
34.
桂阳宝山西矿群孔抽水试验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阳宝山矿区主要含水层壶天群及梓门桥组白云岩,与桂阳县城联成一坎,据水文地质特征,矿区至县城可划分为3个水文地质单元,在矿区西矿段距县城1.1km以上的K23孔连续抽水55天,抽取水最21.1万吨,主孔水位自322.95m降至267.45m,主孔周围有29个观测孔,控制面积4.6km~2,圈定的降落漏斗为椭圆形,面积0.5km~2。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与曲线分析说明试验区含水体主要补给源为降雨渗入,在西矿水位降至267m时,与县城之间无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35.
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各个季节北方涛动和与其相联系的北太平洋海温同北半球温带大气环流遥相关的特征,并与南方涛动和赤道太平洋海温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同北半球温带大气环流的遥相关,不仅具有很强的地区性,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北方涛动和北太平洋海温与PNA型相关非常明显,且比南方涛动和赤道太平洋海温的更密切。除PNA型外,北方涛动还同500hPa高度的亚洲-北美(ANA)流型有联系。 夏季,PNA遥相关型的表现仍然非常清楚,但位置较冬季偏酉和偏北,并在北美西海岸具有特殊的分叉现象。  相似文献   
36.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备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我国旱涝发生的规律、成因和预测,事先掌握降水的气候型区和各区降水变化的气候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51—1986年中国东部14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下半年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等参量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综合应用逐级归并法和成批调整法,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区旱涝的频数和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黑河地区绿洲和戈壁小气候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对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3,他引:20  
左洪超  胡隐樵 《高原气象》1994,13(3):246-256
  相似文献   
38.
中国东部的降水区划及各区旱涝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陈烈庭  吴仁广 《大气科学》1994,18(5):586-595
为了研究我国旱涝发生的规律、成因和预测,事先掌握降水的气候型区和各区降水变化的气候特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1951-1986年中国东部14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下半年降水相对系数、月际和年际标准差等参量时空变化的特征,并综合应用逐级归并法和成批调整法,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降水气候区的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区旱涝的频数和长期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9.
浙江冰雹天气与边界层辐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七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分析,发现浙江地区大范围降雹过程之前,对流层中下层并不一定有大尺度辐合和上升运动,而是与边界层辐合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降雹前,边界层中都有辐合线存在,与此相应,有较强的质量和水汽通量辐合.无辐合线,则无大范围的冰雹天气发生.冰雹区的水汽通量散度垂直分布有明显特点,水汽辐合多集中于边界层内,辐合最大值在950百帕附近,850百帕以上辐合很小,甚至是辐散.还发现边界层辐合的强度与冷锋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0.
湖南强风暴暖盖环境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邹美恩  陶诗言 《大气科学》1984,8(2):135-142
本文通过对湘中、湘北地区42次强风暴资料的分析,建立了一个强风暴环境场的天气学模式,着重讨论了暖盖(即对流层中下层的逆温层)的形成和维持机理. 暖盖是由于绕过青藏高原两侧的两支西风波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的存在有利于低空急流在其东部边缘的低空加强,而低空急流引起的垂直环流反过来又有利于暖盖的维持,当暖盖下降到低空急流轴附近时因受扰动而破坏,引起强风暴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