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6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1319篇
测绘学   398篇
大气科学   1180篇
地球物理   963篇
地质学   2278篇
海洋学   612篇
天文学   126篇
综合类   334篇
自然地理   56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10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31.
安山岩中黄铜矿矿石分析和制硫酸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山岩中的黄铜矿是庐江中生代陆相火山热液型铜矿床的原生矿,矿石中主要伴生黄铁矿及少量斑铜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物相分析结果,黄铜矿的粒度很细,只有细磨才能单体解离;它在矿石中分布极不均匀,且与脉石矿物接触疏松,适于粗磨抛尾。物性分析结果,黄铜矿在400~530℃、斑铜矿在450~600℃、黄铁矿在500~680℃氧化分解。实验研究表明,矿石经磨碎磁选,大部分的粗粒级的铁矿物能够回收;粗磨抛尾可获得铜、硫的粗精矿;然后再经硫酸化焙烧、酸浸、过滤、提纯、浓缩结晶可制得工业级硫酸铜。浸渣做炼铁原料,黄钾铁矾做Fe2O3颜料,有时还可回收金、银。  相似文献   
132.
脉金矿床控矿条件及源区性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对脉金矿床,特别是大型金矿床的形成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表明:大型脉金矿床的形成与特定的地质背景有密切关系,矿源具有深源性质,而与探矿岩系金的丰度值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33.
螺旋泵可用来输送高粘性液体,该过程中由于液体的温度升高而粘度降低,因而其粘性耗散不能忽略。本文介绍一种上述情况下计算液体粘度、泵的功率和压力降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134.
煤中黄铁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四川晚二叠世高硫煤中黄铁矿矿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电子探针、中子活化、X光电子能谱和硫同位素等多 种方法综合地研究煤中黄铁矿的结构、成分、价态及同位素等成因标型特征,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成因探讨,有效地判别了成岩期形成的I型脉状黄铁矿及后生热液Ⅱ型脉状黄铁矿。同时提出直接沉淀系列(自形晶→集合→聚晶)和复杂成因(微粒、莓粒→圆球→结核→团块)等两大类成因演化模式。它不仅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35.
绵阳地区白垩系岩石风化过程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四川绵阳地区白垩系七曲寺组砂岩、泥岩风化过程的信息动态及其对森林植被的生态效应,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防护林提供开发信息。  相似文献   
136.
金场金铜矿床是沂沐断裂带西侧与中生代次火山作用有关金铜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其成矿岩体具有富碱、富钾、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是由成熟度较高的中-下部地壳物质经重熔再生的 产物。  相似文献   
137.
The shoshonite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extensive distribution (ca. 80000 km2) of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165-100 Ma) shoshonite series with subordinate high-K calc-alkali series. It was formed in a dominantly tensile stress field. In comparison with their analogues in island arcs and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 in other countries, the volcanic rocks in the shoshonite province have thei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in petrology,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as well as related mineralization association, which are th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special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mantle and crus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special Mesozoic regional tectonic setting.  相似文献   
138.
In this paper210 Pb and 137Cs dat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sedimentation rates of lakes Dianchi, Erhai and Poyanghu, and to establish the time scale of the sediments. Also based on geochemical records in the sediment column, the historical variation in heavy metal content over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was determined. Some eleme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the 1970s, such as Cu, Zn and Mn in the sediments of northern Lake Dianchi, Cd and Mn in southern Lake Erhai and in the west central parts of Lake Poyanghu, Our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in element concentration is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xtent of the effect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we have calculated the flux of Zn, Cd and Mn.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x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is seven times greater than the natural one and the ratio is about 2 times in Lake Erhai and Lake Poyanghu.  相似文献   
139.
夯扩桩半模夯扩试验及夯扩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荣  俞季民 《岩土力学》1996,17(2):16-22
设计了夯扩桩半模夯扩试验,采用读数显微镜直接测读上体质点位移,获得了不同密度的均匀砂土中砂粒的位移,由此确定土体的位移场和密度场。借鉴魏西克(Vesic)球形孔穴膨胀理论和梅耶霍夫(Meyerhof)塑性剪切理论,结合模型试验成果,对夯扩机理作了探讨,并定性地提出了夯扩机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0.
开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综合分析地学信息进行矿产预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众所周知,矿产资源预测是综合地学信息,进行优选靶区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地学工作的深入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已获取了大量的多源地学信息,如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资料。怎样从这众多的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达到矿产资源预测的目的,一直是地学界探索的课题。过去,应用人工的方法来进行此项工作,不但费力、投资大,而且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方法技术也不利于推广。如今,高速、高质量的计算机已趋于普及,使应用计算机技术高效地处理堆积如山的资料成为可能,尤其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综合处理地学资料的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技术,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应用软件,它集数据库管理和图像分析技术为一体,以空间数据迭加分析为重要特征。地学工作者进行矿产资源预测时,通常是从多源地学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再应用专家知识,结合数学方法,如逻辑运算、贝叶斯(Bayes)规则等,建立预测模型,以模型的推理网格为线索,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有效的空间分析手段,把各种证据图层综合迭加,最终产生以概率为指标的矿产资源预测图,高概率指示有利的矿产资源远景区,可作为勘探者和决策者进行勘查规划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