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653篇
地球物理   79篇
地质学   1124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4篇
  196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计算分析了七十年代全球地面气温变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全球有三个最大的变率中心:欧亚大陆中部、南极洲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它们的位置和强度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这些区域的温度变化与全球温度的异常有密切的联系,除了直接向周围一定区域扩展外,它们可能以三种主要方式向其它地区传播:(1)纬向温度距平波;(2)经向温度距平波;(3)“经向温度通道”。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敏点,并可能成为异常气候的源地。我国特别是东北地区的温度异常与最大变率中心的温度变化有相当密切的联系。 有意思的是,这三个最大变率中心都位于地球大气的主要热汇区,下垫面热力状况可能是它们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2.
本文第一次分析研究并给出了中国北京地区大气臭氧层的基本状态:它的总含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这些变化和大气环流及某些气象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  相似文献   
83.
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模型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本文建立三维流支--一维非线性固结地面沉降模型,在混合井流,降雨滞后补给,初始水头形成,人为边界刻画,水流-固结耦合及软土层固结滞后于地下水开采层水头变化等方面有所改进,所建模型用于苏州市,模拟出若干地面沉降重要特征,地面沉降中心偏离地下水漏斗中心,地面沉降动态滞后于地下水的水头动态,软土层渗透系数随固结过程的变化及头在软土层中的传递特征。  相似文献   
84.
疏勒河流域中游生态环境变化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近三十年来,疏勒河流域中游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为绿色生产严重退化,湿地面积缩小,盐碱地,沙地迅速增加。通过不同时段的遥感解译,分析了不同生态景观的定量变化及成因。恶劣的地理环境加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利用量的不断增加是造成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因素。保护地下水平衡和合理用水结构,实行水资源优化管理,提高水的利用率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5.
软基固结度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对解决高速公路软基沉降预测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讨论固结度时空变化的实质与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某软基试验资料,初步探讨了高速公路砂井地基固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别提出固结的滞后效应及其对固结沉降曲线形态的影响,并简要讨论了砂井直径和间距对固结度的影响,认为软基沉降中地下水微观动力学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固结度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6.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边坡稳定问题涉及到各类水利、港工、铁路和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由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而且其变形破坏机理复杂,边坡稳定性问题迄今仍然受到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关注。本文采用非线性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并建立稳定性评价模型。以分叉和突变理论引出突变级数来表征边坡的状态,并用神经网络从中获取稳定性评价和判断的知识,进而构建系统,并对各类边坡稳定状态做出分析评价。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一种求解动应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地震波的耗损能量等于土体产生的变形能这一原理,对动应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Voigit粘弹性模型,应用能量分析法,提出了一个求解动应力的简化公式。通过对比分析1976年唐山地震实例,表明文中提出的动应力公式比较简单实用,其计算结果合理,便于工程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8.
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土体结构和力学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地区土层中隧道开挖所引起的渗透变形问题。经研究认为可通过控制所构筑地下防渗墙深度、厚度及质量来防止渗透变形。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9.
长螺旋钻孔泵压灌注CFG桩缩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长螺旋钻孔泵压灌注CFG桩在层状土层的软硬分界处及软土中出现缩径,通过降低提钻速率和设置降水井点,缩径问题有所缓解,采取复打技术后彻底解决了缩径问题。  相似文献   
90.
中部地带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严重,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力低而不稳,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中部地带表现更为典型,探索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途径对于研究和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途径主要是: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极点突破;改革城乡户口隔离机制,加速农村城镇化;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培育规模经济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机制,发挥高科技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