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53篇
海洋学   5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 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环流差异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重要因子,已提出的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图像大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2.
Antarctic krill (Euphasia superba Dana) is a key organism of the Antarctic marine ecosystem and a potential fishery resoure. Its ecology was the major biological project in the First Chinese Antarctic Expedition (1985). Acoustic observations and IKMT tows were madecin waters north and west of Antarctic Peninsula.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also observed. Analyses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i.e. the sex percentag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data obtained show that among the 3,640 individuals of determinable sex, only 38.1% were males and that the larger the body length the smaller the percentage of males, for example, male percentage dropped to 8.3% for size group >55 mm. The population's relation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re also discussed. Contribution No. 1711 from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Academia Sinica.  相似文献   
53.
54.
本文基于MODIS NDVI时问序列数据集,运用Sen+Mann-Kendall趋势检验、Hurst指数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2000—2018年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演化趋势可持续性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南省植被覆盖整体较高,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研究区植被与气温的相关性要强于降水.②近19年湖南省植被NDVI整体呈上升态势,增速为8.6%/10 a(P<0.001),其中显著和极显著上升的地区分别占10.3%、57.3%;主要分布在湘中与湘西北的林地、耕地区域;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等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及洞庭湖平原的局部耕地区域.③未来湖南省植被变化可能向退化的恶性方向发展的面积占80.1%.  相似文献   
55.
针对传统的磁力计校正算法中存在的误差模型复杂、计算时间长、需要保持水平姿态和已知航向信息等弊端,该文从磁力计误差特性入手,推导并建立了简化的磁力计非线性等效误差模型。基于动态调整策略对传统的LM算法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的LM算法求解误差模型,减少计算过程中的迭代次数,实现了磁力计误差的快速估计。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有效保证磁力计校正精度的前提下,迭代次数减少25%,计算速度提高了65.59%。  相似文献   
56.
Although the residual layer has already been noted in the classical diurnal cycle of th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its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has not been well studi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3-hourly20 th century reanalysis data, the residual layer is considered as a common layer capping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It is identified daily by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The region of interest is bounded by(30°–60° N, 80°–120° E), where a residual layer deeper than 2000 m has been reported using radiosondes. The lapse rate and wind shear within the residual layer are compared with th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by investigating their climatological means, interannual variations and daily variations. The lapse rate of the residual layer and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depth correspond well in their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climatological mean patterns.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ir regional averaged(40°–50°N, 90°–110° E) variations is higher than that between the surface sensible heat flux and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depth. On the daily scal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pse rate and the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depth in most months is sti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uring 1970–2012.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the existence of a deep neutral residual layer is crucial to the formation of a deep convective boundary layer near the Mongolian regions.  相似文献   
57.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徐家围子断陷深层的重点勘探区域为研究对象,对深部构造应力场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研究区在断陷期的应力场以张性为主,局部表现为挤压性质;挤压比较强烈的区域多位于现今的构造高位置,徐西斜坡、丰乐低隆起和宋站凸起等地方相对明显;营城组沉积期间不一定发生过区域性的挤压运动,在左旋的张性环境下也可以形成挤压构造。  相似文献   
58.
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的孔隙水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真空预压法处理吹填土时,孔隙水压力变化常常反映土体固结程度的好坏。通过6个模型箱试验,监测不同排水系统下孔隙水压力变化,确定有效排水体间距。研究发现0.4m间距的土内孔压下降效果比0.8m间距的土内孔压下降效果好;排水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与排水体类型有关,且距离排水体10 cm处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仅为排水体内孔隙水压力的1/2弱;滤膜排水系统中的吹填土孔隙水压力下降幅度最快,B型排水板系统次之,而砂井系统最慢。另外,对于吹填土而言,排水体有效间距介于0.4m与0.8m之间,其中滤膜的有效间距最大,B型排水板次之,砂井远小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59.
暴雨山洪灾害预警是中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控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决定山洪灾害防控成败的关键。论文围绕山洪灾害预警的核心问题,从中国山洪灾害区域差异特征、山洪灾害预警技术方法、山洪灾害概率预警现状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中国山洪灾害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有必要根据山洪灾害的区域差异发展有针对性的预警方法。以临界雨量为指标的雨量预警是目前中国中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预警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常规方法仅给出一个(组)确定的临界雨量阈值,导致预警结果存在突出的不确定性问题。概率预警可以定量评估诸多不确定性,给出山洪灾害概率预警结果,因此具备很好的理论优势与潜在应用价值。论文展望了山洪灾害概率预警未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1)充分挖掘暴雨洪水样本信息,开展山洪灾害概率预警基础方法与技术集成研究;(2)加强非平稳性条件下的临界雨量阈值估算与山洪灾害概率预警研究;(3)综合考虑预警阈值发生概率及其致灾概率,优化“多级预警、多级响应”技术方法,推进山洪灾害综合预警业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60.
元胞自动机具有能模拟复杂动态系统的强大能力,本文采用了多约束条件的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广东佛山市2000年、2006年和2012年建设用地的变化为例,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了高程、坡度、人口密度、道路交通、水系等对城市建设用地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诸多因子,利用马尔科夫概率矩阵计算2000年~2006年建设用地变化,推算建设用地转移总量。结合Logistic-CA模型和决策树-CA模型,预测模拟了2012年的建设用地分布并与实际相比较,分析其整体精度和误差来源。结果显示基于CA模型的建设用地动态发展模拟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城市的发展规划,过程演变提供虚拟的实验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