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74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利用2017年6—11月宁夏六盘山区收集的微雨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等探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六盘山区山脊和山谷对流云降水、层状云和浅积云降水过程中的云微物理特征及亮带,针对典型层状云降水事件山脊和山谷站的亮带及以下各层的雨滴谱分布特征,探索了亮带以上几层水凝物的分类。结果发现:六盘山区三类降水云山脊的反射率及反射率衰减程度均高于山谷,表明地形强迫使得山脊降水云的物理和动力过程较山谷更剧烈,层状云降水过程中山脊0℃等温线以上的反射率明显高于山谷,表明山脊在0℃等温线以上有更多水凝物。分析一次典型层状云降水过程发现:六盘山区降水液滴自亮带下落的过程中,碰并过程占主导;亮带以下各层DSD符合Gamma分布,山脊站Gamma分布的相关性比山谷站强且拟合优度更优;降水开始的前3 min,推测-4~0℃等温线之间的水凝物主要是霰,此后水凝物主要是雪颗粒和霰,而山谷在降水开始的前5 min,-4~0℃等温线层之间的水凝物主要是雪颗粒和较大的霰,此后水凝物主要是霰。  相似文献   
92.
煤系含气系统特征影响了煤层气井多产层合采的工程效果。基于铁法盆地阜新组层序地层、含气单元及其分隔层特征,划分了叠置的多套含气系统,分析了发育煤层群煤系多套含气系统的含气性、渗流条件和流体压力特征,探讨了其对上、下含煤段分采及合采工程效果的影响。研究认为,白垩系阜新组上含煤段5个含气单元为一套统一的含气系统,下含煤段7个含气单元可划分为三套含气系统。湖进体系域下,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形成的含气单元资源丰度较大,滨浅湖沉积环境形成的(泥质)粉砂岩厚度大且构成稳定的隔水阻气层,是研究区含气系统划分的关键层。随埋深的增加,各含气系统储层孔隙度、平均渗流孔容、裂隙发育情况、储层渗流能力降低趋势明显。上下含煤段分属明显不同的含气系统,其储层压力、解吸压力差异较大,煤层气合采时上下含煤段储层产出气液具不同步性,气水产出层间干扰大。阜新组煤层气合采效果由好到差的相对顺序是上含煤段合采、上下含煤段合采、下含煤段合采。阜新组上含煤段独立开发的效果最好,是由于各个含气单元形成了一套兼容性含气系统,储层具有明显地富气高渗优势。  相似文献   
93.
Using the outputs from 16 chemistry-climate models(CCMs), the trends of lower- to mid-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WV)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05 were studied.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CCM results and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 Interim Reanalysis(ERA-Interim).The results of most of the CCMs, and those based on ERA-Interim, showed the trends of lower- to mid-stratospheric WV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05 to be positive, with the extent of the trend increasing with altitude. The trend of lower- to mid-stratospheric WV in the ensemble mean of the CCMs was 0.03 ppmv per decade,which was about twice as large as that based on ERA-Interim. The authors also used a state-of-the-art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greenhouse gas(GHG)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and ozone depletion on stratospheric WV.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s of lower- to mid-stratospheric WV affect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HG and ozone changes happened mainly via warming of the tropopause and enhancement of the Brewer-Dobson circulation(BDC), with the former being the greater contributor.GHG increase led to a higher and warmer tropopause with stronger BDC, which in turn led to more WV entering the stratosphere; while ozone depletion led to a higher and cooler tropopause, which caused the decreases of lowerto mid-stratospheric WV, despite also causing stronger BDC.  相似文献   
94.
内河航行船舶需要比电子海图更大比例尺和更详细的导航信息,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协调组(IEHG)基于电子海图标准发布了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将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标准与IHO ENC标准间的差异,在产品规范与要素目录、编码指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并归纳分析其生产与应用情况,展望其标准在我国应用前景,指出我国规范的缺失和需要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安芳  翟亮  桑会勇  张英  周阳  袁捷 《测绘科学》2015,40(7):58-63
针对对PM2.5和与其相关的测绘成果进行的相关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相对不足的问题,该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研究对象,在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与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对石家庄市PM2.5浓度与扬尘地表、工业企业分布、地表覆盖以及道路等地理国情数据进行回归建模,并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判定系数R2得到最优建模方法及PM2.5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该实验中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能获得较好的拟合效果,由模型可以看出扬尘地表、未利用地、人造覆盖面积与PM2.5呈正相关,是影响PM2.5的重要因素。该研究结果对于认识空气中PM2.5的来源与分布特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针对采用单卫星定位系统时,在城市高楼密集区和位于深山峡谷的水库、电站、矿山等环境下,GNSS用户接收到的卫星个数少且卫星分布不佳导致的可用性下降、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提出多系统组合的定位方法。利用GPS、GLONASS及GALILE0系统的轨道参数模拟卫星星座,计算不同卫星高度角下单系统及组合系统的DOP值,根据DOP值分析其可用性。研究表明:在全球时空范围内、相同卫星高度角下,组合系统的可用性高于单系统,三系统组合的可用性高于双系统组合。  相似文献   
9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288K时Li+,Mg2+//SO42-,B4O72--H2O四元体系的固液相平衡关系,测定了该四元体系在288K时平衡液相的溶解度和密度。依据实验测定的平衡溶解度数据及对应的平衡固相,绘制了该四元体系的平衡相图及密度组成图。研究结果表明:交互四元体系Li+,Mg2+//SO42-,B4O27--H2O288K时平衡相图中有2个共饱点,5条单变量曲线,4个结晶区对应的平衡固相分别为Li2B4O7.3H2O,Li2SO4.H2O,MgB4O7.9H2O和MgSO4.7H2O。  相似文献   
98.
MTCLIM模型是许多生态、生理模型的分析工具。它能解释模型的结果,分析一些生态、水文过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也是其它模型的辅助管理工具,辅助建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态管理方案。本文介绍了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各变量较详细的计算方法,概述其研究历史及发展现状,及模型应用的几个重要方面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经历了前期楔入和后期垮塌变形.楔入事件发生于~60Ma、~23Ma和~13 Ma,垮塌开始于6~7Ma.哀牢山红河构造带同样经历早期走滑和后期正断,走滑年代分别为58~56Ma、23Ma和13Ma,后期正断开始于5.5 Ma.上述年龄的意义在于~60Ma的变形代表印度与欧亚大陆的初期碰撞;2 Ma为青藏高原及邻区的主变形期;13Ma的变形也代表一次汇聚事件,并形成青藏高原的东西向伸展.6~7Ma以后的垮塌作用代表了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100.
沈晓玲  桑明慧 《气象科技》2020,48(2):274-283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资料及NCEP(1°×1°)再分析资料,对1812号台风“云雀”和1818号台风“温比亚”在上海和浙江产生的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云雀”受副高南侧偏东气流引导,降水集中在台风南侧,“温比亚”受大陆高压南侧偏东气流引导,降水在台风两侧分布均匀,暴雨范围比“云雀”广,但暴雨中心强度比“云雀”弱。②“云雀”后期南侧杭州湾一带有弱冷空气侵入,大气对流不稳性增强,降水再次增强,“温比亚”后期大气为弱对流不稳定状态,降水逐渐减弱。③“温比亚”两侧水汽分布均匀,水汽通量大值区范围和强度比“云雀”大,但垂直方向上“云雀”辐合高度到达了对流层中上层。④ “云雀”暴雨中心正好位于南亚高压主体南侧偏东气流中,更有利于高层辐散加强,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